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工合成材料在大秦线路基病害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秦线路基病害的成因分析 ,结合工程实例 ,阐述土工合成材料整治路基病害的机理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阜阳工务段管内京九线膨胀土路基边坡坍塌,翻浆冒泥等病害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土工格室组合体综合整治该段膨胀土路基病害,使管内突出路基病害得到有效整治。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论述了采用注浆技术处理铁路路基下沉病害的机理及技术要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黄土地区病害整治措施、施工工艺和治理效果,对类似病害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京九线路基边坡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粉质粘土和膨胀土路基边坡的病害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京九线路基工程出现的病害问题,对路基粉土物理化学成分、击实性、渗透性及增湿变形规律等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路基病害产生的主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固路基,恢复路堤标准横断面,采用高分子聚合筑路剂封闭基床表层等处理方法。实践证明,该套综合整治方法对于粉土路基的病害整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京九线济南局管内,路基填料为黄河冲积形成的粉质土,填料级配不良,路基施工质量差,导致路基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京九线的行车安全。对粉质土路基水害整治过程中,研究开发出的P.P.T、UFA两种优质高分子聚合筑路剂在京九线应用的成功经验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及化学加固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铁路路基病害的常用整治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较系统地介绍了可用于路基病害整治的各种化学加固材料,并结合铁道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的试验研究情况,重点介绍国内外一些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加固材料。  相似文献   

8.
路基工程一般是在桥梁建成后施工,路桥过渡段在铺轨前集中填筑,几乎没有静置沉降和趋于稳定的时间,运营后初期沉落变形较大,需进行频繁维修才能保证线路的平顺性,随着铁路运营速度不断提高,路桥过渡段桥头下沉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影响列车安全.因此,分析路桥过渡段桥头下沉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治,以满足列车提速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铁路路基作为铁路的基础,对行车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铁路路基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等病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营。目前我局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基本依靠人力,并受施工天窗等限制,作业难度越来越大,且质量较难保证。通过对路基处理车作业原理和施工过程的研究,探索引入路基处理机械化作业车,改善既有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困难的现状,提高路基病害整治的施工能力,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京九线粉土路基病害表现类型,通过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病害形成的力学机理,得出京九线粉土路基基床表层的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路肩的压实系数不低于0.85的结论。封闭、加固基床表层与提高路基边坡的压实质量、抗冲刷能力相结合是整治京九线粉土路基病害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铁路路基病害无损检测车载探地雷达系统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铁路路基病害进行快速、无损、连续检测的需求,根据探地雷达探测原理,研制铁路路基病害无损检测车载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由轨道车、收发一体天线、采集仪、电池和测量轮组成。轨道车速为40km.h-1时,可沿铁路走向实现间隔0.17 m的连续采样测量。车速越慢,横向测量间隔越小,探测分辨率越高。选用500 MHz天线进行探测时,深度方向探测分辨率可达0.1 m。利用研制的雷达系统沿铁路走向在轨枕正上方和路肩区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来自钢轨的连续反射信号和轨枕的多次反射信号,压制路基基床的有效反射信号,使探测剖面信噪比大大降低,但经预测反褶积和带通滤波去噪处理后,剖面信噪比明显提高。对胶济铁路病害区的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路基病害分布和空间形态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藏铁路运营以来多年冻土区出现的路基病害的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存在的病害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及桥头路基病害治理工程措施,并对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热稳定性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吉珲客运专线路基冻胀变形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在严寒地区高速铁路的发展,路基冻胀变形对高速铁路的影响凸显出来,针对路基冻胀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完善,根据吉珲客运专线路基冻胀变形监测数据,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本线路基冻胀变形的一些规律,并对冻胀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吉珲客运专线路基冻胀变形规律及基床表层变形所占比例的不同与产生原因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基于Bentley平台的铁路路基三维建模方法展开探索和研究:(1)对路基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基于网格和参数化的建模方法较为适用。(2)根据路基结构的造型特点,将路基结构物分为线状构造物和不连续构造物。(3)连续线状构造物建模主要分两步,一是通过编辑横断面构建路基骨架,二是采用放样、拉伸横断面的方式构建路基网格模型,再通过三维可视化检查模型的合理性。(4)对于不连续构造物,如挡土墙、地基处理桩等构件,应采用参数化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铁路工程不同地质单元路桥分界高度的研 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桥分界高度是以桥代路的临界高度,小于此高度以路基通过,大于此高度则以桥梁通过。但在同一地貌、地质单元地段,是采用路基通过,还是以桥代路通过?此文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貌、地质单元和段落,针对不同的设计阶段,对路桥分界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对不同地质单元的路基、桥梁分界高度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路桥分界高度每增减1m,每桥梁公里造价指标受路桥分界高度的影响较小,每路基公里造价指标受路桥分界高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分界高度应控制在6rn,个别情况下可按7m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基床内采用纵向旋喷桩加固措施是我国既有路基结构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目前工程实践尚处于早期尝试阶段,理论研究尚未开展。论文阐述非开挖旋喷加固机理,并率先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列车-轨道-加固体路基三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既有铁路路基加固前后基床动力特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纵向旋喷桩可以有效控制路基面竖向位移,其中,在基床表层中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路基面竖向动位移减少了41.2%;(2)旋喷桩加固后会引起路基面动应力增大,但由于固结体强度大幅增加,增加动应力与材料强度比值减小,所以整体路基结构受力有所改善;(3)非开挖旋喷加固法是一种有效的路基加固方法,适用于既有线路在运营条件下的快速加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超重货物作用下轨道路基动态响应机理,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轨道路基在超重货物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形规律,并与现有设计规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重货物作用下,钢轨和轨枕均满足运输要求,道床应力达637.72 k Pa,超出碎石道床容许值,路基基床局部受力达202.33 k Pa。超重货物运输过后,会对既有轨道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要进行必要的养护维修以满足其他车辆的安全运营。研究结果可为以后超重货物的安全运营和重载铁路的养护维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变形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桥头路基的变形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影响冻土区道路工程稳定的技术难题,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的变形问题,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总结等研究手段,对运营后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变形的特征及沉降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改善地基多年冻土环境和优化桥头路基防排水系统等措施对桥头路基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巍 《铁道工程学报》2012,(8):81-83,88
研究目的:上世纪京九铁路建设的同时,沿线一些企业利用该干线通道修建了运输专用线,近年京九铁路又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为确保安全,必须消除干线对专用线区域范围可能产生的电火花影响,因而要对专用线进行电磁防护。研究结论:在装卸作业区中,采用扁钢将鹤管及装卸钢栈桥的首末端及中间处,与其两旁的铁路钢轨之间相连接,安装均压装置作等电位跨接并接地;在专用线铁路中,在铁路钢轨上设置两组钢轨绝缘,并设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本文笔者结合京九铁路广东段电气化改造设计的实际经验与体会来阐述电磁防护措施,对类似的情况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京九线作为我国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在路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京九线实施电气化改造,进而提高全线的通过能力,进一步适应客货运输的发展需求,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综合竞争力。研究方法:从京九线电气化改造对提高既有运输能力;在我国中东部大能力南北向铁路运输通道体系的战略意义;助推东部地区电化成网,充分发挥路网效应,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延伸铁路客运专线网络触角;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提高铁路经营效益;贯彻我国能源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6个方面的深入探讨,论证京九线电化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结论:京九铁路现有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均不能适应研究年度客货运输发展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电气化改造,应及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