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65~74岁,平均72.3岁。转子间骨折按AO骨折分型:A1型骨折10例,A2型骨折13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随访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7例,占26%;女75例,占73%。股骨颈骨折83例,占81%。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占18%。年龄53~84岁,平均67.4岁。手术治疗92例,非手术治疗1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卧床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5例老年卧床病人,对所有的老年卧床病人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对老年卧床病人进行预防和护理之后可以发现,85例老年卧床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例(1.18%),康复率为84例(98.82%)(P<0.05)。结论:对老年卧床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卧床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老年卧床病人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自1988年至1998年我院共手术治疗老年急腹症病人198例,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98例,年龄60~84岁,男132例,女66例,其中60~70岁142例,70~  相似文献   

5.
近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老年患者病死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因此,掌握合井有肺部感染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特点,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都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1995年~1997年间100例住院病人,年龄在65岁以上的肺结核合井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100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其中男82人,女18人,男:女一456:1。对照组:州人,年龄均为小于65岁的成年人,其中男29例,女11例,男:女一264:1。老年组并存慢支,肺气肿、糖尿病。心脏疾病等基础疾病74例(74%),对照组有上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36例,肘部静脉穿刺困难或穿刺失败,经颈外静脉置人PICC,通过分析颈外静脉的走向和分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加强对导管的维护,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36例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置管成功,置管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用于老年病人的输液是安全可行的。解决了临床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面的护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36例,男94例,女142例,平均年龄73.7岁,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13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27例,股骨颈骨折7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在院完整病例信息和出院后半年的随访信息,应用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术前伴随病症、骨折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等与所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共出现并发症100例次,主要并发症为血栓栓塞性疾病、创伤后神经精神病、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伤口局部并发症和心血管意外,其中单发1种并发症者59例,并发2种并发症者18例,并发3种及以上并发症者8例。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住院时间、骨折类型、术前伴随症以及手术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P0.05,OR=3.33,回归系数为1.20)。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风险大,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处理,减少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樊晓臣 《现代保健》2014,(26):13-16
目的:探讨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初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的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65。97岁,平均78.2岁;按照AO分类,A2型16例,A3型10例,患者入院后17例采用皮肤牵引,9例采用骨骼牵引,入院后2-4d实施手术,术中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术中不暴露骨折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min(40-110min),平均出血量80mL(30~200mL),术后1例因为肺部感染转入内科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例,其余患者康复出院。随访5—48个月,平均20个月,部分负重行走时间2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4周,骨折愈合时间10周。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PFNA结合牵引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内固定牢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奇亚  蒋亚珍 《药物与人》2014,(12):217-217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老年骨折住院患者56例,其中男16例,女40例,年龄60-104 岁,平均73.6岁.分析本组病例入院时合并症、入院后心理特点及住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多,病情复杂,且多有心理障碍和精神改变.结论:应严密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曹颖  宋红 《职业与健康》2000,16(9):97-98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群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要。在65~74岁的老年人群中,每年有25%的人有摔伤史。据统计1900年全世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是160万,预计2050年将达到626万人。根据2000年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的目标中的二条:降低65岁及65岁以上人群的髋部骨折人数;降低由摔倒及与摔倒有关的损伤而致的死亡人数,了解与髋部骨折有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知识,以降低其发生率,不仅对医务人员乃至全社会都是致关重要的。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  相似文献   

11.
王忠华 《职业与健康》2005,21(9):1417-1418
目的了解天津市第三医院老年病人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统计该院2004年1~12月出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病例760例.结果760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118例,发病率为15.5%,其中男73例,女45例,年龄60~84岁,平均72岁,发生医院内感染以心肺功能不全及脑血管意外病人最高,为8.0%(61/760),骨折卧床病人为4.2%(32/760),其次为癌症、糖尿病及手术后患者为3.3%(25/760).病原学检查为36.4%(43/118),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为65.1%(28/43),其中真菌阳性率为18.6%(8/43).感染部位以肺部及尿路为主.病原体:肺部为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克雷百杆菌为主,尿路感染为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为主.118例次患者中有侵袭性操作32人,其中尿路感染20人中有14人有导尿式留置导尿占70%,肺感染79例中,有9例进行了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机占11.4%,118例次病例中死亡14例,其中4例死于医院感染及感染后并发症,占28.6%,另10例死于原发病.结论老年患者因全身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防御反射差、慢性病多、病程长及进行侵袭性操作,增加医院内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微营养评定法(MNA-SF)和临床营养相关指标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为进一步优化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综合诊治提供思路。方法以2016年2至7月入住该院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年龄分为:65~74岁(低龄组)43例、75~84岁(中龄组)29例、≥85岁(高龄组)22例。应用MNA-SF进行营养筛查,收集血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不同组别和不同营养状态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较多;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5.53%(24/94),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30.85%(29/94),营养正常率为43.62%(41/94),与低龄组及中龄组比较,高龄组患者总营养异常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年龄与HBG、ALB、MNA-SF具有相关性(r=-0.383、-0.289、-0.412,均P0.05);HbA1c与MNA-SF具有相关性(r=-0.043,P0.05);CRP与PA具有相关性(r=-9.249,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不同,在优化老年糖尿病患者诊疗方案时应关注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管仲霞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92-193
我科于1996年元月~1999年12月收治47例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病人,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4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在60~84岁之间,其中60~69岁26例,70~79岁18例,80岁以上3例。左侧骨折26例,右侧21例,伤前并存心血管系统、肺部疾病者1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15例,多头钉内固定32例,其中3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褥疮、肺炎)。经治疗47例均痊愈出院。2 护理2.1 入院后及时进行系统检查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器的机能减低,应变能力降低,修复机能减弱,并且大多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此类病人将逐年增加,老年骨折病人往往不仅是单纯的骨折,且常伴有多种疾病。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疾病特点及身体健康状态,进行合理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3年7月~2006年9月,共收治62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4例。结果 74例患者愈合时间为12~22周,手术时间90~150min,术后随访6~18个月,无钢板断裂及股骨头切割现象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1993年8月—2009年12月间287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例男183例,女104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8岁;闭合性损伤193例,开放性损伤94例,按照Sehatzker分型,I型53例,型46例,型61例,型63例,V型47例,型17例;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36例,其中交叉韧带损伤23例,半月板损伤32例,侧副韧带损伤53例。保守治疗84例,手术治疗203例。结果:该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及骨不连发生。按Bostman等的临床评分标准,对功能、疼痛程度、步态、膝关节稳定程度和功能活动范围5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优184例,良74例,中18例,差11例。总治疗优良率89.9%。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骨折固定技术使骨折达到可靠的愈合,再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内固定切出、骨不连、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优良率95.8%。结论:PFNA能很好地防止旋转及塌陷,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负重,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8.
吴仲华 《工企医刊》1999,12(1):17-18
我院骨科自1991年以来对40例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左侧23例,右侧17例。年龄60岁~84岁,其中70岁以上12例。骨折分类(Eran法):1型5例,2型9例,3型13例,4型13例。致伤原因:自行车撞伤16例,自行摔倒24例。合并症:40例中并存病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19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0例,女9例。患者平均年龄51.5岁(32~84岁)。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4例。结果 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时间7.5周(7~12周),无不愈合。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功能优8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84.2%。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简单、微创、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年人将逐年递增(以中国办老年证65岁计算)。老年病人及老年急腹症将越来越多。我院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慢性胆道疾患病人3119例,其中65岁以上的胆道疾患病人191例占3.8%。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