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将234例门脉高压患者,根据内镜下静脉曲张的分布部位进行分类.方法 内镜直视下对食管静脉曲张以及食管贲门静脉曲张(GOV1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无食管静脉曲张的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IGV1型)及异位静脉曲张(IGV2型)作内镜分类.结果 234例门脉高压患者中,单纯食管静脉曲张67例(28.6%),食管静脉曲张伴贲门部静脉曲张98例(GOV1型,41.9%),食管静脉曲张经贲门延伸至胃底部46例(GOV2型,19.7%),内镜未见食管静脉曲张,仅有胃底静脉曲张者22例(IGV1型,9.4%),1例异位静脉曲张(IGV2型,0.4%).结论 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检查表明半数以上患者存在胃静脉曲张,其中存在胃底静脉曲张的GOV2型和IGV1型68例,占全组患者的29.1%.应高度重视门脉高压患者胃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可选择内镜黏合剂、B-RTO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本文比较善得定、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1月~ 2012年11月住院治疗肝硬化EGVB的患者210例(男150,女60),年龄24 ~ 82岁,平均年龄52.6岁,均经生化、肝炎病毒学指标、B超或CT、胃镜等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与门脉高压的关系,评价SAAG对预测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 测定2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值并行胃镜检查以了解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11 g/L为界将29例患者分为高SAAG组及低SAAG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AA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之间的关系.29例患者中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8例,非出血者21例,测定两组患者的SAAG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26例高SAAG患者中17例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3例低SAAG患者均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SAA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P<0.05;r=0.84,P<0.01);8例出血组患者其SAAG值为(24.24±7.18)g/L,21例非出血组患者其SAAG值为(18.27±6.06)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AAG与门脉压力密切相关且对预测门脉相关性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0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对其一般资料、内镜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分别为淋巴瘤2例、骨髓纤维化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例、骨髓增殖性肿瘤1例。2例患者行脾切除手术,余患者均脾大;除2例患者谷丙转氨酶稍高外余均正常,4例患者影像学诊断肝硬化,9例患者存在门脉海绵样变性。单纯食管静脉曲张4例,孤立胃底静脉曲张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例。13例患者中有9例行内镜治疗,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均未出现呕血及黑便,内镜下曲张静脉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血液系统疾病可引起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其特点是肝功能损伤较轻,伴脾大,在临床上遇见食管胃静脉曲张,特别是无肝脏疾病患者需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内镜下治疗是此类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硝酸甘油佐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病死率高达 30 %~ 5 0 %,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内科传统治疗多采用脑垂体后叶素及三腔两囊管 ,合并症及副作用多 ,且部分病人仍无效。近年来 ,已有不少报道应用降门脉压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作者对硝酸甘油佐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作一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4- 0 1~ 2 0 0 1- 0 9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5 5例 ,其中男 5 0例 ,女 5例 ,年龄 2 7~ 70岁 ,平均 48岁。基础病变均为肝硬化 ,诊断均符合 2 …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以来,我们应用三腔管的胃囊充气压迫治疗179例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79例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胃镜或食管钡透证明为食管胃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采用的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收集本院2007年4月-2008年5月行PTVE联合PSE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33例.  相似文献   

8.
1997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分别用善宁、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3例 ,并对二者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3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出血。随机分为三组。善宁组 19例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39~ 70岁。垂体后叶素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40~ 6 8岁。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 (简称联合组 ) 18例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38~ 72岁。三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 Child- Pugh分级…  相似文献   

9.
《中华消化杂志》2022,(5):346-347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临床症候群, 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重要的内科急危重症, 出血量大, 病死率高。超声内镜实时引导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选择性断流术自2007年在全球首次开展以来, 其价值和优势得到了愈来愈多临床工作的证实, 应用日渐广泛。现报告1例应用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确诊并采用超声内镜实时引导静脉曲张选择性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运动功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测定了 2 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胃运动功能 ,现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观察组为 2 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年龄 2 7~ 6 3岁 ,均有慢性肝炎病史 ,均有厌食、脾肿大及肝脏缩小 ,经 B超、胃镜检查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胃镜检查证实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肝功能检查 ,包括谷丙转氨酶 (AL 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蛋白 (TP)、白蛋白 (AL B)、总胆红素 (TBIL)等。对照组为 10例健康人 ,年龄 2 1~ 45岁 ,均无胃部手术史 ,无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窥镜治疗失败后的再手术时机。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窥镜治疗失败后再手术患者病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内窥镜治疗次数分为A组21例,术前内窥镜治疗≤3次;B组27例,术前内窥镜治疗〉3次。比较两组病例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A组在胃左静脉血栓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流前及断流后门静脉压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B组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比例明显低于A组(P均〈0.05)。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内窥镜治疗3次失败后,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早期严重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以来,我科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EVL),共发生EVL早期的严重并发症5例,现就此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22~70岁,平均45.8岁。肝硬化病程3~15年,平均7年。按照国内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标准[1],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18例,中度4例,2例伴有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致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的6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析其内镜下特点及组织胶注射治疗后的效果,并与同期在本院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相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中5例为重度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例合并轻度食管静脉曲张;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均为重度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表现与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所致静脉曲张相似。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短期疗效中有效1例,无效5例;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短期疗效均为有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长期疗效中,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至随访终点所有患者均为无效;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至随访终点有效5例,无效1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致胃底静脉曲张进展快、出血风险大,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科对 2 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 ( EVL) ,本文作一总结 ,重点分析 EVL早期的严重并发症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均为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2例 ;年龄2 2~ 70岁 ,平均 45 .8岁 ;肝硬化病程 3~ 1 5年 ,平均7年。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参照文献 [1 ],本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1 8例 ,中度 4例 ,2例伴有胃底静脉曲张 ;肝功能按 child分级 ,A级 6例 ,B级 1 3例 ,C级 3例。1 .2 操作方法 :采用 Olympus- XQ30纤维胃镜 ,…  相似文献   

15.
张正行 《山东医药》2003,43(25):20-20
1998年 2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院对 36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施行急诊内镜套扎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4 3.31岁。原发病为肝炎肝硬化 30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原发性肝癌 2例。患者均因急性或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入院 ,术前出血 1~ 4次 ,曾行脾切 +胃断流术 2例 ,硬化治疗 5例。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 (按 Dagradi分级 ) 级 16例 , 级 2 0例 ;合并胃底静脉曲张 3例。内镜下见食管下段活动出血 16例 ,胃内有较多新鲜血液 14例 ,少量积血 8例 ,胃内粘液内无血迹 4…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B超与内镜检查对预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的54例肝硬变患者均经B超与内镜检查,以了解门静脉的内径大小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门静脉内径大小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11,P<0.05),门脉扩张程度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77,P<0.05).结论B超门静脉的内径大小与内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可作为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气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大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325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肝硬化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的月份及昼夜特征。结果 325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73.54%;1月、2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0℃,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44.00%,6月、7月、8月、9月平均气温20℃,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14.46%。平均气温0℃的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高于平均气温20℃的患者,差异明显(P0.05)。白天、黑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6:00-24: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较高,平均每时段发生率为25例;其他时段发生率较低,平均每时段发生率为16.29例。结论平均气温0℃的1月、2月、11月、12月及16:00-24:00时间段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的高峰期,提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预后极差,其病死率高达30%~40%[1]。故快速有效地止血是降低并发症及即时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我院从1996年1月~1998年1月,用善得定联合洛赛克抢救15例老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1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例;年龄60~75岁,平均(64.5±4.3)岁。肝炎病史分别为3~20年,乙肝病毒感染14例,丙肝病毒感染1例。肝炎后肝硬化均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确诊。均经胃镜或食管钡餐X线摄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其最常见原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随着药物及内镜治疗技术的进展,绝大多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早期止血效果,然而,有关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报道不一.本文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患者,共154例次内镜下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分析,探讨内镜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急症,起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发展迅速且常危及生命.我院近10年来联合使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EVB)患者30例,现将其疗效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65例患者均有呕血、黑便急性出血征象,经内镜或钡餐造影检查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年龄22~65岁,平均42.5岁.均有出血性休克表现:头晕、乏力、出汗、面色苍白,收缩压≤12kPa,脉搏≥120bpm,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