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区域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在不同区域环境的适应性,对10种卷烟样品分别在广州、西安、哈尔滨、上海、昆明5个区域代表性城市进行了风格感官评价.应用香味轮廓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评吸数据波动情况、香韵特征表现规律.结果表明:10种卷烟样品在不同区域的评吸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各卷烟样品的风格特征在5个不同区域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但一些具体香韵在不同区域存在着一定波动,主要在可感受香韵的强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卷烟感官指标消费者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与GB5606. 4-2005《卷烟 感官技术要求》内容所对应的指标评价方法,并利用评价方法完成消费者卷烟感 官评价俗语与GB5606. 4-2005《卷烟 感官技术要求》中相关指标术语的准确转化,该方法能够将消费者感官评价结果以 标准指标术语形式量化体现出来,使消费者感官指标评价能够体现出定性、定量的数据结果,在产品感官品质指标上搭起了 一座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优序法对卷烟感官质量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与现行评分法相比,优序法能较大程度地消除评吸人员的影响,更客观地反映卷烟内在质量的优劣.该方法既能处理定量问题,又能处理定性问题,且应用简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更加准确、全面的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法,选择10款代表性加热卷烟产品开展感官评吸,基于口味提出并筛选感官描述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感官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表明:经评吸、筛选和整理,得到烟雾量、香味、灼热感、余味、谐调、杂气、劲头、浓度、均匀性、刺激性共10个描述词,可用于加热卷烟感官评价;参考传统评价指标对这些描述词进行合并、删减后,最终确定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重要度排名前6位的为香味、烟气、劲头、刺激性、余味和均匀性,其权重分别为25%、30%、10%、10%、15%和10%。该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及权重的建立,有助于合理、综合、直观地评价各款加热卷烟产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大批量样品卷烟之间的感官评价结果进行细化区分,建立了感知标示量度(Labeled Affective Magnitude scale,LAMs)感官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并应用于烟用香料在参比卷烟中的作用评价工作中。LAMs感官评价方法由9个评价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透发性、细腻、柔和、刺激、残留)和具有-100.00至100.00量程(包括-100.00、-75.51、-55.50、-31.88、-10.63、0.00、11.24、36.23、56.11、74.22、100.00等11个类项)的LAMs构成。在月桂叶油和羟基香茅醛等烟用香料的评价过程中,利用LAMs感官评价方法与传统的5分制感官评价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在大批量样品卷烟评价时,LAMs感官评价方法更能够对不同香料的作用效果进行差异性区分。感官评价软、硬件系统的应用,减少了数据录入及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大批量样品评价时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中式卷烟产品进行感官质量分析,将消费者的语言转化为专业技术语言,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中式卷烟消费体验感官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术语、指标权重分配、评价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采用两级综合模糊评价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判断卷烟产品的轻松感、舒适感、满足感及整体感官质量所属等级,并计算出相应的评价分值。   相似文献   

7.
雪茄风味卷烟纸在卷烟中的感官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3种雪茄风味香精(1~#、2~#和3~#)分别制备加香卷烟纸,并应用于雪茄型卷烟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空白卷烟相比,3~#香精制备的卷烟纸能够丰富雪茄型卷烟嗅香,显著提升抽吸感官品质,增强雪茄风格。利用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3~#香精制备的加香卷烟纸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溶剂萃取最佳条件为:水为溶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 h。此外,GC-MS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烟碱(114.61μg/g)、乙基香兰素(82.7μg/g)、香兰素(73.78μg/g)、苯甲醇(52.69μg/g)、乙基麦芽酚(48.44μg/g)、6-甲基香豆素(26.38μg/g)等化合物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卷烟感官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把握消费者真实需求,通过网络评论爬取和在线问卷调查两种途径获取代表性卷烟的消费者感官评价数据,采用语义分析法和相关统计学方法,从感官描述词匹配频率和词汇数、指标理解度和几何平均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中式卷烟消费体验感官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研究发现:①网络评论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的验证结果较为一致,并相互补充;②对于一级指标,消费者对描述满足感特征的指标最为关注,其次为舒适感和轻松感;③对于二级指标,从消费者关注和感知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核心指标,包括"浓郁"、"醇厚"、"刺激"、"柔和"、"清新"、"劲头"、"甜润"、"顺畅"、"余味"、"杂气"、"嗅香"和"细腻"等12个关注多、易感知的指标;第二类为延伸指标,包括"成团"、"丰富"、"绵长"、"透发"、"均衡"和"愉悦"等6个关注少、难以感知和理解、但起到深化和综合作用的专业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单体香料在卷烟中的感官作用,选取100种单体香料,采用感知标示量值标度法对单体香料在参比卷烟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参比卷烟中,所选大部分单体香料在香气质、香气量、细腻、柔和、透发性、浓度等指标能感觉到改善,而刺激、残留、杂气改善较小;②利用因子分析法可...  相似文献   

10.
卷烟烟气水分对感官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卷烟烟气水分变化对感官舒适度的影响,在卷烟烟丝中添加甘油调节卷烟烟气水分,并对实验样品进行感官评吸,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了卷烟感官舒适度随烟气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烟气水分对卷烟的感官舒适度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烟气水分是3.77%~4.58%,相对应的甘油添加量为0.50%~2.00%;②甘油添加剂能调节卷烟烟气水分,但是添加量大于3.00%对卷烟感官舒适度有负面影响.因此在卷烟设计中控制卷烟烟气水分能提高卷烟感官舒适度,甘油添加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卷烟烟气水分的外加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加热卷烟感官质量的关系,探索不同类型烟叶在加热卷烟中的利用价值,以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白肋烟、晒黄烟、晒红烟及烤烟为试验材料,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了其常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与以其为原料的加热卷烟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及其加热卷烟感官质量差异显著,其中烤烟总糖、脯氨酸、胱氨酸及苯丙氨酸含量最高,白肋烟总氮、钾、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α-氨基己二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最高,晒黄烟感官质量综合得分最高。(2)总糖、两糖差及胱氨酸与感官质量显著正相关,总氮、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γ-氨基丁酸及氨基酸总量与感官质量极显著负相关。(3)脯氨酸、天冬氨酸、氨基酸总量及胱氨酸对香气质、香气量、残留、稳定性及感官质量总分影响效应最大,其中胱氨酸为正效应;而总糖、总氮及两糖差对杂气、劲头、苦涩感、刺激性及干燥感的影响效应最大,且总糖和两糖差为正效应。最后建立了常规化学成分、氨基酸与加热卷烟感官质量指标的回归模型,可为我国加热卷烟烟叶原料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把握《卷烟》国家标准的感官技术要求,顺利实现新老国标的平稳过渡,采用统计技术对卷烟感官标准样品的新旧定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定值与旧定值相比,各定值项目间的正相关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刺激性与其它定值项目间的正相关性有较大幅度提高;对香气、杂气、刺激性和余味4个项目的分辨率提高;各定值项目对标样的区分度有所变化,如刺激性对高、中、低档标样的区分度有所提高;对于总分定值,高档标样略有提高,低档标样略有下降,中档标样持平。  相似文献   

13.
施加高活性微生物转化酶提高卷烟感官质量的实验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通过控制一定的温度,在烟丝中施加一定浓度的高活性微生物转化酶,贮存2h以上,经过对比评吸,证明施加高活性微生物转化酶,可以增加卷烟香气,消除或减轻烟气中的杂气和刺激性,提高卷烟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已有报道的烟气成分中筛选出55种果香成分,通过GC-MS定量分析检测7种卷烟样品主流烟气粒相物及烟丝中果香成分分布,利用香气活性值(OAV)分析各果香成分的感官贡献度及果香、焦甜香、奶香、豆香、辛香5种特征成分组群在烟气粒相物及烟丝中的感官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卷烟烟气粒相物中共检测出17种果香成分,各成分的OAV均在10以下,烟丝中共检测出28种果香成分,大部分成分在烟丝中的含量高于烟气粒相物;果香成分组群在烟丝中的感官贡献度高于在烟气中的感官贡献度,其烟丝SOAV约为烟气SOAV的8.75倍;烟气中4种特征成分组群的SOAV约为果香的26.04~3 048.21倍,而烟丝中果香成分组群的感官贡献仅次于辛香,略高于焦甜香、奶香,约为豆香SOAV的113.44倍。  相似文献   

15.
对新国标卷烟感官技术要求的理解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国标更加注重了对烟叶质量、配方质量、工艺加工质量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精度的考核。取消“颜色”指标而保留“光泽”指标,适应了烟叶分级标准的转换,有利于烟叶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逐步向混合型卷烟过渡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将“香味”指标改为“香气”,降低了评吸难度,易于评吸人员掌握。单列“谐调”指标,更加突出了配方组合对产品内在质量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将产品的分等级检验改为按分数段检验,适应了我国价格和税制改革的新体系,符合配方改革和产品多样化的新形势。调整各单项的分数分配并统一记分单位,更突出了香气等主要技术指标,也较易掌握。卷烟评吸和配方人员除应掌握标准、提高专业和评吸水平外,还需不断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市场消费和卷烟产品设计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6.
食品的甘味是一种特殊的风味,本文对食品中甘味的感官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筛选和培训食品感官评价员,进行食品甘味的感官培训和感官评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改善食品感官以及量化食品甘味的感官评价指标等,为如何在食品研发和品质控制中开展感官评价研究工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同时亦就甘味的呈味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卷烟原料的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卷烟原料的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方法 对2016年的99个卷烟原料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和化学成分检测, 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醇化前后片烟的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基本一致, 具体表现为还原糖、还原糖与总糖之比、还原糖/总植物碱之比、总钾与感官质量显著(P<0.01)正相关, 总氮、氮碱比、总植物碱、总氯与感官质量显著(P<0.01)负相关, 关联大小按其先后顺序依次递减。结论 本研究表明了卷烟原料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可为今后采用化学成分来判断卷烟原料最佳醇化期提供理论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雷达图特征量提取的卷烟感官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优化雷达图特征量在卷烟感官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31738组卷烟感官质量数据被用于优化卷烟感官质量评价指标在雷达图中的排列顺序.结果表明,在特定指标排列顺序下,用雷达图面积(S)、周长(L)和面积/周长(S/L)3个特征量综合量化卷烟感官质量是可行的.用雷达图L综合量化卷烟感官质量,指标最佳排列顺序为光泽、香气、杂气、刺激性、谐调和余味,用雷达图S和S/L综合量化卷烟感官质量,指标最佳排列顺序为光泽、杂气、谐调、香气、余味和刺激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磷酸氢二铵(DAP)对卷烟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在等量烟丝上喷洒DAP溶液,使DAP在烟丝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对照样)、0.2%、0.5%、1.0%、1.5%和2.0%;优化了烟气中游离烟碱释放量的分析方法;测定了烟丝p H、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并进行了感官评价;对DAP添加量与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烟丝p H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用三氯甲烷-中性水体系对烟气中游离态与结合态烟碱进行萃取分离,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回收率在84.7%~88.7%之间。2添加DAP可提高烟丝的p H以及烟气游离烟碱的释放量,在所研究的添加量范围内,DAP添加量与烟丝p H、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均显著正线性相关。3随DAP添加量的增大,卷烟烤香味增加,劲头总体呈上升趋势;DAP添加量不宜超过1.0%;在低添加量的情况下,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烟叶内部的美拉德反应,提升烟气的烤香,丰富烟香。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类型烟叶原料在加热卷烟中的利用价值,以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60份烟叶为试验材料,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类型烟叶进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香气质最好,晒黄烟香气量最足,白肋烟、晒红烟劲头最大,雪茄烟稳定性最好,香料烟杂气、刺激性、干燥感、苦涩感、残留及综合评价得分均最高。(2)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最好的9份烟叶依次为云南增香工艺K326中部、云南明火熏制K326中部、云南降淀粉/蛋白质工艺K326中部、云南增强工艺K326中部、云南打叶复烤云烟87中部、四川糊米处理雪茄德雪3号上部、广东大叶青梗中部、云南红大(高氯)中部、广东大叶青梗上部。(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烟叶可分为3类,第Ⅲ类包括26份烟叶,除劲头外,其他感官质量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最高,与第Ⅰ类和第Ⅱ类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