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友才  庄勇 《民航医学》2006,16(1):14-15
自2001年11月~2003年11月对民航西南地区飞行人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进行调查,326名试验者中阳性36人,阳性者心电图改变主要是ST—T段下移。运动过程中没有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冠状动脉造影诊断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为冠状动脉狭窄。经统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高达97.2%。建议:飞行员50岁以前检查活动平板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有冠心病主要易患因素两项和一项主要易患因素加两项次要易患因素及医生根据诊断需要就应做心电活动平板检查。心电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按民航总局有关空勤人员体检冠心病鉴定程序实施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检中ECG出现T波倒置的飞行员的航空健康管理和航空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民航飞行员10年的T波倒置ECG变化、临床诊断及医学鉴定情况,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飞行员ECG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ECG改变,胸导联电压逐年升高,ST 段压低逐年显著,T波倒置程度逐年加深,间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色超声无明显异常。2013年踏板运动试验提示ECG ST‐T改变明显,运动恢复期出现频发房性早搏。考虑其ECG变化进展明显,临时停飞查明原因。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核磁共振诊断:心尖部心肌广泛增厚,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未行治疗。考虑飞行员存在肥厚性非梗阻性心肌病,无其他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现特许飞行。结论 ECG警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比心脏彩色超声早;当ECG出现倒置T波,排除冠状动脉病变时,应考虑肥厚性心肌病可能;每年鉴定应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应加做左室造影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以尽早发现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手术期心电图(ECG)及心肌酶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41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行CABA术。术前、后多次描记ECG及抽静脉血进行心肌酶检测。结果 与手术前ECG比较,ST段抬高24人,ST—T改善5人,ST—T变化不明显4人,Q-T间期缩短5人,QRS波幅降低3人。心肌酶正常4人,异常37人。ECG与心肌酶呈同步性改变。当ST段弓背抬高或ST段明显下移或T波到置较深时,心肌酶明显增高;当ST段由弓背抬高变成水平下移或ST段下移减少或T波到置变浅时,心肌酶下降。结论 CABG围手术期ST—T和心肌酶变化特点对了解心肌血供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飞行人员不典型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并和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作对比研究,为其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不典型胸痛患者38例,均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别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3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有13例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运动试验阳性15例,阴性23例;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可逆性心肌缺血16例,阴性22例。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3.8%、68.0%、63.2%和92.3%、84.0%、86.8%。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异常ST—T改变,对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意义,对飞行人员群体的冠心病诊断和排除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心肌灌注显像在飞行人员体检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平板运动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在评价飞行学员心电图T波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心电图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飞行学员33例,分别进行登梯运动试验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之后继续完成近2年的基础体能训练。比较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登梯运动试验与基础体能训练后心电图检查T波合格情况,以及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与登梯运动试验对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的评价结果。结果:完成近2年基础体能训练后T波合格率,与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后4min、6min,以及与登梯运动试验后2min、4min、6min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而与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后2min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在评价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方面,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后2min的敏感度最高,漏诊率最低;而登梯运动试验后不同时段的敏感度均较低,且漏诊率较高。结论: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后2min与基础体能训练后,心电图检查T波合格情况接近,因此,在招飞体检时建议采用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J点后不同位置测量ST段变化对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通过对100例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分析其J点后60ms及J点后80ms处测量ST段变化对评价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胸闷、胸痛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共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1~70岁,平均52岁,全部患者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并同时监测血压。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运动中和恢复期出现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下移≥0.1mV,运动中出现收缩压下降≥10mmHg。通过目测方法,对100例患者分别采用J点后60ms及80ms测定ST段偏移情况。结果全部采用J点后80ms所得阳性结果有26例(男18例,女8例),J点后601TIS所得阳性结果有34例(男24例,女10例)。其中J点后60ms及80ms所得结果不同的有8例,均是J点后60ms评定够阳性标准,而80ms评定不够阳性标准。其中6例是采用J点后80ms,心率加快导致J点落在T波的升支上,由此得到假阴性结果。如果采用J点后60ms则可避免得到假阴性结果。另2例是ST段呈斜上型下移。J点后60ms及80ms所得结果完全相同者多为ST段呈水平型下移。结论J点后60ms比80ms更容易避免伪差等所致的假阴性结果,对冠心病诊断更灵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行冠脉动脉造影并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589例,对心电图和冠脉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狭窄〉70%组比狭窄50%~70%组、狭窄〉70%组比无狭窄组更易发现ST—T异常(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胸痛组敏感性稍优于非胸痛组(54.9%VS48.9%),特异性基本一致(67.9%VS67.3%)。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但除外其它继发性ST—T改变的存在,心电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无ST—T改变情况下,有胸痛患者应进一步行心电连续监测和心电图负荷试验等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8.
由于民航发生两起心脏猝死事件,为了解本公司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情况,结合年度体检进行普查,对本公司146名飞行人员全部做ECG检查,50岁以下ECG异常和50岁以上ECG正常(共23人)全部进行心电图次极量运动试验(活动平板)检查,其中6名阳性予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证实无症状心肌缺血(SMI)4名,占全体飞行人员的2.7%.揭示了SMI在飞行员群体中潜在的严重性,提出早期筛选-控制的探讨,并提出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作为飞行体检的常规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们分析在本院定期大体检的飞行人员中静息心电图有单纯T波改变者41例。 1 对象和方法 男40例,女1例,平均年龄32.1(22~45)岁,平均心率68(55~88)次/min,均系多次复查心电图表现一致者。按常规方法分别对每例做心得安药物试验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2 结果 41名飞行员中,心得安试验异常者10例,  相似文献   

10.
普萘洛尔试验1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是辅助鉴别非特异性ST—T改变原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近日,我们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门诊部就诊的心电图仅有ST-T改变,并伴有临床症状,做过普萘洛尔试验的165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叠加心电图(Signal—Averaged ECG简称SA—FCG)是在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的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1978年Berbari等和Fontaine等分别在动物试验和室速患者,采用信息叠加技术首先自体表记录到出现在QRS波群末部或ST段内的高频、低振幅的破碎电活动,即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简称LPs)。此后,SA—ECG便迅速应用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中变时性功能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冠脉造影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变时性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测量,将冠脉造影阳性(冠心病组)与冠脉造影正常组、冠心病组中ST段压低者与ST段压低伴变时性功能不良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运动后最大心率、变时性指数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和P<0.01), ST段压低伴变时性功能不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比ST段压低明显增高(P<0.05和P<0.01).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中变时性功能变化的观察与分析,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时心电图示ST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42例,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42例患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28例,占全部患者的66.7%;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0例,占全部患者的47.6%。结论快速房颤时心电图ST段压低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无特异性,此类患者应考虑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确定有无冠心病的首选方法,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平板运动试验(TMT)是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方法。2003年7月~2005年8月,我们对临床疑诊冠心病180例进行了ECG、Holter、TMT检查,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80例中,  相似文献   

15.
高秀华 《人民军医》2007,50(8):492-492
通常认为,当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而引起狭窄后,可出现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即慢性ST—T改变,并把此种改变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的诊断依据之一。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210例患者的静息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 6例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丹参对照组 ,均治疗 14d ,观察3组的症状缓解、平板运动试验改善情况 ,以及比浊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的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 丹参多酚酸组在症状缓解、平板运动试验改善方面与丹参组相近 ,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丹参组。结论 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 ,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 T改变  相似文献   

17.
戴伟川  李艳娟 《人民军医》2007,50(12):728-729
目的:评价T波改变飞行人员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情况,为飞行人员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T波改变的161例飞行人员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计算运动后1~7min心率恢复值及心脏变时性指数。结果:运动试验均呈阴性,心脏变时性指数为1.00±0.10(0.81~1.24),运动后心率恢复指标HR1<18/min12例(7.5%),HR2<42/min21例(13.0%),运动前静息心率快慢与运动后心率恢复程度呈一定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飞行人员运动试验时出现单纯的心率恢复指标异常,无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和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方法:入选92例运动中和运动终止后有心绞痛发作13例,ST段下移41例,心绞痛伴ST段下移27例,U波倒置2例,运动后血压下降9例。结果:平板运动中心绞痛发作,ST段下移出现越早,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心病阳性率越高。运动性低血压,U波倒置也预示病人心功能不全。结论:提示平板运动试验可以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文内对220例脑卒中的头颅CT与心血管病及其ECG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对脑卒中前后血压增高和既往各类心脏病、高血压病及无心血管病史的脑损害部位与ECG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范围者占56.8%;脑卒中前有心脏病的ECG异常率最高,而无心血管病史的ECG异常率最低(T=4.25,P<0.01)。脑卒中后出现ECG异常改变取决于脑损害部位,而ECG异常改变与脑卒中性质无明显关系。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的变化特征。方法对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共140例行心电图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心电图(ECG)的变化特征均以ST一T改变、左室肥厚、心律失常占前三位。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特征的变化均以脑动脉血流速度不同程度加快为主。同时发现老年组ECG和TCD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1.4%,92%;非老年组分别为43%,60%,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高血压患者心脏和脑血管等靶器官损伤后的ECG与TCD表现相似,老年高血压患者ECG和TCD异常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