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病例资料女 ,10岁。 5天前因受凉后持续高热、咽痛、食欲缺乏 ,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病情无好转。2天前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 ,伴乏力、恶心、呕吐。查血白细胞 3 2×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38,淋巴细胞0 6 2 ,红细胞 2 2 1× 10 12 /L ,血红蛋白 70 2 g/L ,血小板 72× 10 9/L ;血清总胆红素 12 1 3μmol/L ,直接胆红素 4 2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 2 2 5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12 0U/L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骨髓象示骨髓增生减低。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转入我院。查体 :体温 39 2℃ ,脉搏 10 2 /min ,呼吸 32 /min ,…  相似文献   

2.
止血剂致多发性血栓形成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男 ,77岁。因咳嗽、咳痰 3个月 ,咯血 1周入院。查体 :体温 36 3℃ ,脉搏 80 /min ,呼吸 2 0 /min ,血压110 /70mmHg。双肺呼吸音减弱且粗糙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脏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医技检查 :血白细胞 9 1×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1,淋巴细胞 0 16 ;天冬氨酸转氨酶 4 7U/L ,丙氨酸转氨酶 4 0U/L ,总胆红素 8 2 μmol/L ,直接胆红素 3 1μmol/L ,总蛋白 77g/L ,白蛋白 39g/L ;尿素 9 4 1mmol/L ,肌酐 96 3μmol/L ;乙肝五项阴性 ;痰找抗酸杆菌 3次均为阴性 ,痰培养为正常菌群生长。X线胸片示 :双肺肺结核 (右肺…  相似文献   

3.
袁晶  王鹏巨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41-1041
1 病历简介患者男 ,75岁。因受凉后出现发热 ,咽痛 5天 ,于 2 0 0 1年6月 12日收住我院。查体 :咽部充血 ,左颌下淋巴结肿大 ,约2~ 3cm质地软 ,活动良好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 :WBC 6 .2× 10 9/ L ,Hb 12 7g/ L ,PL T12 9× 10 9/ L,N0 .91,L 0 .0 9,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能 :总胆红素 2 8.2 0μm ol/ L ,直接胆红素 6 .10μmol/ L ,间接胆红素2 2 .10 μmol/ L,乙肝标志物提示 :抗 - HBs Ag阳性 ,抗 - HBe,抗 - HBc,抗 - HBc- Ig M,HBs Ag,HBe Ag 均为阴性。多次查ASO,RF,抗核抗体 ,狼…  相似文献   

4.
1 病历简介女 ,6 1岁。因乏力、反复发热 ,伴皮肤发黄 2月余 ,在外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于 1998年 1月 15日入院就医。入院体检 :体温 37.2℃ ,中度贫血貌 ,巩膜轻度黄染 ,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约 2 .0 cm,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Hb 45 g/L ,WBC 2 .7× 10 9/L ,Plt 2 0 5× 10 9/L。白蛋白 2 1g/L,球蛋白 45 g/L,A/G=0 .4,总胆红素 33.0 2μmol/L ,间接胆红素 2 3.32μm ol/L ,AL T及 AST正常。HBs Ab(± ) ,余肝炎表面标记物阴性。蛋白电泳 γ球蛋白占49.9% ,基底部明显增宽。肾功能正常。体液免…  相似文献   

5.
<正>病例男,74岁,因“右上腹疼痛3天”入院。查体:巩膜及皮肤黄染,右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非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9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36×109/L;谷草转氨酶109 U/L,谷丙转氨酶287 U/L,总胆红素171.1μmol/L,直接胆红素103.3μmol/L,间接胆红素67.8μmol/L,总胆汁酸658.8μ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KHC_3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并进行了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的评价。方法按照NCCLS评价方案对线性、精密度、方法比较和干扰试验作评价。结果精密度:总胆红素(TB)批内n=20,(?)_低=(34.1±1.42)μmol/L,CV%=2.94%;(?)_高=(360.0±2.04)μmol/L,CV%= 1.47%。直接胆红素(DB)批内n=20,(?)_低=(10.0±0.84)μmol/L,CV%=3.02%,(?)_高=(170.0±2.54)μmol/L,CV%=2.13%。TB批间n=20,(?)_低=(34.1±1.99)μmol/L,CV%=3.52%;(?)_高=(360.0±5.72)μmol/L,CV%=3.99%。DB批间n=20,(?)_低=(10.0±1.09)μmol/L,CV%=4.05%;(?)_高=(170.0±6.03)μmol/L,CV%=4.92%。线性范围:TB在0~480μmol/L、DB在0~170μmol/L范围内测定线性良好。回收试验:TB平均回收率为100.5%,DB平均回收率为99.8%。比对实验:与改良J-G法比较, Y_(TB)=1.005X_(TB)+0.789,r=0.991,Y_(DB)=0.953X_(DB)+1.975,r=0.978。参考范围:TB为1.55~22.7μmol/L,DB为0.25~5.01μmol/L。干扰试验:血红蛋白=10.0 g/L,葡萄糖=5%,枸橼酸钠=0.38%,肝素=1250μ/L,甘油三脂<3.2 mmol/L,维生素C<0.5g/L,EDTA-K_2<7.5 g/L时,对TB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血红蛋白=2.0 g/L,葡萄糖=5%,枸橼酸钠=0.38%,肝素<625μ/L,甘油三脂<3.2 mmol/L,维生素C<0.5 g/L,EDTA-K_2<4.5 g/L时,对DB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KHC_3法测定胆红素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抗干扰能力强,溶血、脂血无明显干扰,液体单试剂,室温保存,试剂稳定,无需配制直接上机使用,是一种崭新、实用的胆红素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0岁。因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10d ,发热伴四肢肌肉、关节疼痛3d ,于2 0 0 3年1月1日住院。查体:体温38℃,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常规:Hb 4 1g L ,WBC 19.7×10 9 L ,BPC 190×10 9 L ,Ret0 .15 0。尿常规:尿胆原33μmol L ,余未见异常。肝功能:ALT 72U L ,总胆红素36 .1μmol L ,间接胆红素32 μmol L。Coombs试验直接阳性,分型:IgG( )、IgA( )、IgM (- )、C3c(- )、C3d(- ) ,自身抗体( )。Ham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 )、冷凝集素试验(- )、尿Rous试验(- )。流…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例1】女,33岁。因发热、腹痛、呕吐伴头晕10天,阴道不规则流血3天入院。曾在某院查血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0·73,红细胞1·83×1012/L,血红蛋白52 g/L,血小板318×109/L,总胆红素25·16μmol/L,直接胆红素6·13μmol/L,间接胆红素19·03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73 U/L,丙氨酸转氨酶(ALT)8·94 U/L。给予阿尼利定、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治疗,未见好转,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8℃,脉搏94/m in,呼吸20/m in,血压110/60 mmHg。贫血貌,全身皮肤苍白,四肢可见片状紫癜,压之不褪色。口唇无发绀,牙龈有出血。浅…  相似文献   

9.
血清结合胆红素酶法测定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酶法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的全自动分析方法 ,并在肝胆疾病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试剂的合理组合 ,分析参数和操作程序的设定 ,建立结合胆红素 (CB)的全自动分析方法 ,同时对总胆红素进行自动化酶法测定。结果 酶法CB测定 :精密度 ,批内n =2 0 , x =6 .4 8μmol/L ,s=0 .11,CV =1.7%和n =2 0 , x =77.9μmol/L ,s=0 .4 2 ,CV =0 .5 3% ;批间n =10 , x =9.4 6 μmol/L ,s=0 .17,CV =1.83%和n =10 , x =5 9.7μmol/L ,s=1.4 3,CV =2 .39% ;线性范围至少可达 340 μmol/L ;比对实验 :与Beckman重氮法试剂 (在BeckmanCX7型生化分析仪上 )比较 ,Y(酶法 ) =0 .75 9X1- 2 .82、r =0 .991,与IagnosticumRT重氮法试剂 (日立 76 0 0 0 2 0型分析仪 )比较 ,Y =0 .84 1X2 - 4 .39、r=0 .96 3。临床研究显示 :与重氮法直接胆红素值相比 ,本法测定CB值能够更灵敏地反映黄疸患者的胆红素分泌功能。结论 建立的CB全自动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特性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交叉配血不合时我们发现1名Rh血型(DCCee)的患者血清中产生了类抗-c、类抗-e.现将该类抗体的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3岁,于2009年5月因头晕,乏力10 d余,加重伴发热3 d由外院急诊转入我院.人院后急查血常规:WBC 11.7×109/L;RBC 1.07×1012/L;Hb 41g/L;肝功总胆红素65.5μmol/L,直接胆红素12.5μmol/L,间接胆红素53.0μmol/L.  相似文献   

11.
弱D型妊娠致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救治成功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孕妇 ,32岁 ,汉族 ,血型鉴定为弱D型 ,无输血史。婚后曾妊娠 8次 ,第一胎女婴足月顺产 ,现 9岁健在 ;以后 2次流产 ,4次早产 ,早产儿均在生后数天因皮肤黄染死亡 ,死因未明。此次妊娠 ,于临产前 1个月到河北省儿童医院妇产科待产。血清学检查孕妇为AB ,CcDUe ,抗 D效价为 2 5 6。于2 0 0 1年 6月 2 1日上午 10时 30分自然分娩一女婴 ,体重330 0 g。新生儿呈贫血貌 ,3h后出现黄疸 ,伴全身水肿 ,Hb12 3g/L ,总胆红素 2 79.6 μmol/L ,间接胆红素 2 12 .1μmol/L ,且胆红素水平上升很快 ,每小时达到 10 .85 μmol/L ,DAT强阳…  相似文献   

12.
窒息缺氧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窒息缺氧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测定 10 6例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 ,并按轻度窒息缺氧组、重度窒息缺氧组和无窒息缺氧组分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3组分别为 2 8.6%、14 .7%、46.7%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其中重度窒息缺氧组明显低于无窒息缺氧组 (P<0 .0 1) ;血清胆红素 3组分别为 (184.7± 48.3 )μmol/L、(15 3 .2± 48.9)μmol/L、(2 0 9.6± 49.7)μmol/L,轻度窒息缺氧组低于无窒息缺氧组 (P<0 .0 5 ) ,重度窒息缺氧组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缺氧组 (P<0 .0 1)和无窒息缺氧组 (P<0 .0 1)。结论窒息缺氧时氧自由基的产生可能使新生儿黄疸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吸附系统(KM-8900系统)对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血浆交换速度30 ml/min,以等量的同型血浆或4%白蛋白稀释液为置换液,每次血浆交换量2 500~3 000ml,每例血浆置换次数为1~3次.结果血浆置换前直接胆红素(278.3±74.2)μmol/L,间接胆红素为(637.4±122)μmol/L,总胆红素(915.8士182.8)μmol/L,血浆置换后直接胆红素(228.4士78.3)μmol/L,间接胆红素(428.4士175.8)μmol/L,总胆红素(656.8士178.2)μmol/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病例】 男 ,3 8岁。因腹胀、尿黄半个月入院。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 ,饮酒 2 0年。入院前于某医院行腹部CT扫描示肝脏多发性占位性病变 ,腹水 ,考虑弥漫性肝癌。查体 :巩膜轻度黄染 ,肝掌 ( +) ,颈、胸部可见蜘蛛痣。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 ,肝剑突下 3cm、右肋缘下 3cm可触及 ,边缘钝 ,质软 ,表面光滑 ,无触痛 ,脾肋下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 ( +)。血白蛋白 3 0g/L ,球蛋白 44 g/L ,总胆红素 2 7 0 9μmol/L ,直接胆红素 10 2 5 μmol/L ,间接胆红素 16 84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3 1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5 8U /L ,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吸附系统 (KM - 890 0系统 )对 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血浆置换 ,血浆交换速度 30ml/min ,以等量的同型血浆或 4 %白蛋白稀释液为置换液 ,每次血浆交换量 2 5 0 0~ 30 0 0ml,每例血浆置换次数为 1~ 3次。结果 血浆置换前直接胆红素 (2 78.3± 74 .2 ) μmol/L ,间接胆红素为 (6 37.4± 1 2 2 ) μmol/L ,总胆红素 (91 5 .8±1 82 .8) μmol/L ,血浆置换后直接胆红素 (2 2 8.4± 78.3) μmol/L ,间接胆红素 (4 2 8.4± 1 75 .8) μmol/L ,总胆红素 (6 5 6 .8± 1 78.2 ) μmol/L ,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 5 )。结论 血浆置换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2 6岁 ,以“乏力 1个月 ,眼睑 ,双下肢水肿半月”入院 ,患者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 ,活动时明显 ,休息时减轻 ,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 ,近半月来患者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 .查体 :血压12 0 /90mmHg ,神清 ,精神可 ,颜面及眼睑浮肿 ,右甲状腺Ⅱ度肿大 ,左甲状腺Ⅰ度肿大 ,质软 ,表面光滑 ,边缘清 ,无触痛 ,随吞咽可上下移动 ,心肺腹无异常 ,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 ,总蛋白 75g/L ,白蛋白 44g/L ,球蛋白 3 2g/L ,A/G 1 3 6,总胆红素18 9μmol/L ,直接胆红素 2 3 μmol/L ,间接胆红素 16 6μmol/L,肌酐 89μmol/L,尿素氮 4 2mmo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内容上接 2 0 0 1年第 1 6卷第 3期内容 )  四、胆红素建议 :1 .胆红素的检测在参考范围上限值处的测定总误差应为≤ 2 0 % (或 6.8μmol/L) ( III;B)。2 .男性和女性应有各自的参考范围。成人无需按年龄组划分参考范围。对儿童应设立相应的参考范围 ( III;B)。3.目前尚无对直接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的检验操作特性说明 ,因此检验部门应确保对绝大多数健康个体的直接胆红素检测值小于 1 .7μmol/L( III;B)。讨论 :胆红素有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两种形式。人体非结合胆红素清除率约为 5 mg·kg-1· d-1,或约 40 0 mg/d;非结合…  相似文献   

18.
大黄粉治疗重症胰腺炎32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是临床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SAP,取得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32例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2 9~ 5 2岁。入院时血白细胞(WBC) >12 .0× 10 9/ L 者 2 3例 ,血细胞比容 (HCT)减少 0 .10以上者 14例 ,血小板计数 <6 0× 10 9/ L 者 14例 ,血糖 >11.6 7mm ol/ L 者 18例 ,血丙氨酸转氨酶 (AL T) >5 334 .4nm ol· s- 1 · L- 1 者2 4例 ,胆红素总量 (TBIL ) >35μmol/ L者 2 2例 ,经皮血氧饱和度 (Sp O2 )低于0 .90者 15…  相似文献   

19.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皮肤、巩膜、黏膜及某些体液出现发黄的症状。正常血液总胆红素浓度为2~17.1μmol/L(0.1~1.0mg/dl),当其超过34.2μmol/L(2.0mg/dl)时,临床上出现黄疸。若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但小于25.7μmol/L(1.5mg/dl),肉眼不能察觉时,称为隐性黄疸。在胆红素大于25.7μmol/L时,肉眼可观察到皮肤、巩膜、黏膜的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相似文献   

20.
利培酮致急性阑尾炎样腹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女 ,2 3岁。以多疑、幻听、睡眠差 2个月 ,于 2 0 0 2年 5月 1 5日收住院。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否认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史。查体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医技检查 :血白细胞 5 8× 1 0 9/L,中性粒细胞 0 72 ,淋巴细胞 0 2 8,血红蛋白 1 2 5g/L ,红细胞 4 56× 1 0 1 2 /L;尿、粪常规均正常 ;肝功能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 7 6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 4 5μmol/L,总蛋白 75g/L,白蛋白 46g/L,球蛋白 2 9g/L;谷丙转氨酶 5U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腹部B超检查示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