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系统的正畸牵引术和烤瓷桩冠对前牙龈下断根进行保存修复治疗.方法 选择28例42颗前牙龈下断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牵引方法 牵出断根1.5~3.0 mm,固定断根2~3个月后行金属烤瓷桩冠修复.结果 42颗前牙中,有6颗失败,其中有1例残根断面低于牙龈3 mm,牵引效果不好,2颗侧切牙发生根折,3颗切牙核桩松动而拔除.其余36颗患牙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通过正畸牵引术能将位于龈下3 mm以内的断根牵引出龈缘,配合核桩金属烤瓷冠修复,使龈下断根的固定美容修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冠根联合折断患者,有少数患者可以通过正畸或牙冠延长术[1]暴露断面,再行桩冠修复.大部分患者治疗上需拔除牙断根,为了尽可能的保留牙断根,以利于维持牙槽骨高度,我科在进行根面延长术的同时进行根面成形,采用保持牙龈高度,消除新形成的骨下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对后牙根管治疗术后牙体崩裂方向的不同对牙体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已行根管治疗的牙体并已崩裂的60颗恒磨牙,分为两组,一组为冠折线位于髓室底,一组为冠折线位于牙根,两组的根管治疗均采用手动镍钛扩挫及侧方充填方法.评价两组对牙体预后的影响.结果 冠折线位于髓室底的预后要明显好于冠折线位于牙根的,且冠折线位于髓室底的后行烤瓷冠修复术后,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根管治疗术后牙体崩裂位于髓室底且无明显松动的,可行冠修复保留崩裂的牙体.如牙体崩裂线位于牙根的则予以拔除  相似文献   

4.
外伤易造成前牙龈下折断。采用传统方法做桩冠治疗,由于断根形成的唇侧颈斜面欠缺而牙龈附着不佳,引起修复性牙龈炎、出血、牙根松动而告失败。笔者采用扭转断根后再植,将残根切向引出并形成唇舌侧斜面以达到修复要求,再做桩冠修复,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于下。一、病例和方法(一)病例外伤性前牙近龈缘或龈下2~3mm根折(非牙槽骨内根折)、断面完整、牙根稳固者共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1~52岁。12例患牙经本法修复后半年,经复查均牙功能正常,牙龈附着良好。有的修复已4年,仍完好。(二)方法1.牙根管治疗和转根再植…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儿童牙外伤数量不断增多,牙外伤多见于上中切牙,当外伤为根折并达龈下1~3mm时,去除折断的冠部牙体组织后,桩冠修复效果不好:一方面无法保证修复体与余留牙根组织面的密合,另一方面固位效果不佳。因而不能在根管治疗后直接进行牙冠修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拔除残根,但断根拔出后影响患儿的咬合功能和外形美观。因而患儿家长保留  相似文献   

6.
李先林  姜军  袁庆超 《西部医学》2007,19(5):850-850
目的对外伤龈下折断的前牙根进行桩核冠修复。方法将前牙龈下折断的32颗牙采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取铸造桩核,用纯钛金属制作桩核,然后用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结果32颗前牙断根经治疗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其中有2颗因桩核固位不足,改用其他修复方法,其余30颗牙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临床上用生物相溶性较好的纯钛金属桩核修复前牙龈下断根,对牙龈刺激小,然后用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达到了实用美观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风龙  曹筱明 《河北医学》2009,15(2):227-228
在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因外伤造成上前牙龈下冠折,这类断根如能保存尚可在根管治疗后做桩核冠修复,以恢复美观和功能。但治疗关键是如何将牙根断端从龈下变成龈上,因为只有折断线在龈上才能做冠修复。笔者根据正畸学原理在临床上采用修复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将断根牙颌向垂直牵引后桩核烤瓷冠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磨牙根已分离拔除部分牙根后修复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敏  张立欣 《当代医学》2009,15(18):93-93
随着根管治疗和修复学的发展,从前许多被拔除的残冠残根,现在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得以保留并为修复打下了基础。对于许多磨牙来说,每个牙根的病变程度不同,于是不能就某一患牙尤其是多根磨牙来泛泛地讲拔除或保留,而更应该细化到每一牙根,拔除或保留类似牙半切术。就我科2003~2005年间遇到的25例磨牙根已分离的残冠残根拔除部分牙根后行联冠或固定桥修复,经2.5~3年观查,临床效果较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牙折裂在牙体中是常见病.牙折裂后,多因严重的咬合痛,牙齿松动,易发生根尖病变,大多采取拔除后做义齿修复.为提高折裂牙保存的成功率,扩大保留范围,我们采取拔除折裂小的牙折片,行龈切术或牙冠延长术暴露根断面;或复位结扎降低咬合后做完善根管治疗,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04-104
目的:比较牙冠延长术和牙龈切除术在暴露残根断面及桩冠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例残根残冠病例。经检查患牙牙龈部分或者全部覆盖牙根断面,牙周检查牙槽嵴顶距残根断面小于2mm,行冠延长术,重新建立正常生物学宽度后,行核桩冠修复;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术后1周临时冠,4周后桩冠。结果:牙冠延长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牙龈切除术,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1年后复诊牙龈切除术后残根桩冠牙龈炎比例高于牙冠延长术。结论:牙冠延长术能保持患牙生物学宽度,术后应用残根桩冠的近远期效果明显优于牙龈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李明建  李松 《吉林医学》2009,30(20):2419-2420
冠桩联合修复体就是在牙列缺牙间隙的一端为冠外固位体,而另一端则为桩核固位体,对缺牙间隙进行的固定修复的修复体。冠外固位体可选择在健康牙上,也可选择在经牙髓治疗的牙上,经过治疗后的牙齿,牙冠的缺损部位应少于牙冠体积的1/2为佳,桩核固位体则选择在经过根管治疗后的牙根上,切削后的牙根断面尽量达到牙龈缘高度为佳,通过桩核、冠外固位体对缺牙间隙进行固定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上前牙龈下牙根的方法。方法上前牙龈下牙根经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牵引至龈上2毫米时改用金属丝固定,保持牵引效果,必要时结合牙龈成型术,3个月后行桩冠金属烤瓷联冠修复。结果41颗牙齿中3颗失败,满意率92.7%。结论上前牙龈下牙根经采用正畸矫治结合修复治疗后,多数牙根可以保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龋性裂牙保存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87个裂牙根据牙髓症状、牙体裂隙大小及牙周情况分别采用直接全冠牙髓保护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拔除后行义齿修复.结果 187个裂牙中有19个行直接冠修复,131个行根管治疗后冠修复,37个被拔除行义齿修复,150个患牙得到保存,保存率达80.21%,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非龋性裂牙早确诊,及时结扎固定、全冠修复,是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尤其是早期直接冠修复,既保存了患牙,又保护了牙髓活力,对于恢复患牙的生理功能更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上前牙龈下牙根如何用正畸牵引方法使其保留下来。方法上前牙龈下牙根经根管治疗后,在根管内顺根长轴方向用磷酸锌粘固一个长度应略等于现有根长1/2的末端带钩的不锈钢丝;在牙根两侧约2~4个健康牙齿唇颊面粘托槽,用0.018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丝作唇弓,在唇弓上顺牙根长轴方向弯制牵引钩;用正畸弹力线固定连接两牵引钩,力量约70g,每2周更换一次弹力线,4~6周后牙根牵引至可行义齿修复的位置后改用金属丝固定,保持牵引效果,3个月后行桩冠修复。结果41颗牙齿其中3颗失败,满意率达到90%以上。结论上前牙的龈下牙根,无良好的方法直接进行义齿修复,以前往往直接拔除牙根。开展正畸矫治后,多数牙根可以保留,直接桩冠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前牙龈下根折的正畸修复方法。方法选取32例(45颗)恒前牙冠根折患者,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行牵引、保持、修复及定期复查,统计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牙松动度、位置固定、牙龈情况、牙周情况、骨质情况等优良率分别为91.1%、91.1%、80.O%、77.7%、93.3%。结论对外伤致前牙龈下根折采用保存自然的牙根、完善根管治疗、牵引、修复等治疗,能较好恢复前牙功能,且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16.
赵宇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147-1147
目的总结牙根纵折后的保存修复。方法对纵折牙根行牙半切术,剩余部分根管治疗后根钉加冠或固定桥修复。结果对1993年~2006年就诊的符合牙半切术适应证患者进行了牙半切术以及适当的修复治疗,经临床跟踪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牙根纵折后有部分不必完全拔除,可行牙半切术保存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随机开放试验,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在治疗隐裂牙合并牙髓病患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最近三年收入我院共170名隐裂牙合并牙髓病患者176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86齿)和对照组(90齿),试验组采用一次根管治疗后即刻行冠修复治疗患牙,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后延期行冠修复患牙。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病人进行为期1年随访,拍摄X线片,观察治疗后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170例患者共176颗隐裂牙合并牙髓病进行治疗之后,继续1年的复诊或电话回访,失访病例5例(共7颗患牙),有9例(共13颗患牙)因治疗不彻底,或因患者自身原因,如卫生不当、维护不当等引起根折、牙周病、根尖周病而拔除。从长期效果来看,两组结果见表1。试验组总有效率95.18%,对照组89.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5)。结论:根据本次试验可知,一次根管治疗后行即刻冠修复隐裂牙合并牙髓病较之常规根管治疗方法后行冠修复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术后对保留牙根的治疗与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56颗牙行半切术,对保留的牙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3个月后,行单端固定桥修复。结果经6个月-4a的观察,52颗修复成功,2颗牙根内根管钉出现不同的松动,1颗牙槽骨吸收致松动而拔除,1颗根折拔除。成功率92.85%。结论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术后,采用单端固定桥修复,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汪彩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56-1058
目的分析前牙龈下折裂后行正畸牵引配合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颗龈下折裂的前牙采用正畸牵引,使牙根损坏处平齐或高于龈缘,修整牙龈形态后桩冠修复,随访半年。结果正畸牵引结束后3颗患牙松动,余32颗患牙平均被牵出2.72mm,达到桩冠修复条件,其中8颗患牙龈缘位置略高,行牙龈成形术;桩冠修复后半年,2颗患牙松动,1颗桩冠脱落,余29颗无松动,无明显牙根吸收,牙周情况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2.86%。结论正畸牵引术是暴露龈下牙根断端的有效方法,其有利牙周健康及后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20.
42例前牙高位根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牙高位根折 ,为牙根颈部 1 / 3处折断 ,多数为斜折 ,冠端断根面有牙周组织连接 ,过去临床上常将牙冠或冠根拔除再修复 ,笔者采用以下方法能顺利进行治疗 ,不需拔牙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36位患者因外伤、咬硬物等引起 4 2例根颈部 1 /3处折断的牙 ,无牙根粉碎性折断 ,冠断端近颈部牙根有牙周组织相连。横折断 9例 (2 1 .4 3% ) ,斜折断 33例(78.5 7% ) ,其中上前牙 31例 ,下前牙 1 1例。1 .2 方法 :1初步处理 :活髓牙 :局麻下开髓、拔髓、冲洗 ;未治疗死髓牙 :开髓、扩管 ,冲洗 ;已根充牙 :用氯仿去除部分或全部原根充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