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简略报道福建省肖叶甲科的区系特点,系以热带成分为主,迄今共记录了32属,134种,其中有17种为福建特有种,此外并记术了三新种;白纹筒胸地甲Lypesthes vittatus Zhou et Tan,sp。nov。黄角茶叶甲Demotina flavicornis RTan et Zhou,sp,nov。,淡角沟臂叶甲Colaspoides pallidicornis Tan et Zhou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国蛱蝶科已知324种昆虫的分布与区系组成,主要由古北区、东洋区、古北一东洋区共有种类组成,共计309种,占总数的95.37%;其种类组成与澳洲区、新北区有明显差异;特有种类较少,占总数的12.65%;广布种很少,仅占1.74%。同时统计分析了324种蛱蝶在我国各省的贫富指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福建省肖叶甲科物种的垂直分布和区域分化,通过对闽西北武夷山垂直分布的调查分析,认为肖叶甲科垂直分布呈现3个基本分带;海拔350m以下,350-1200m和海拔1200m以上,其中以中间带种类最丰富,与闽中戴云山对比,发现物种的垂直分布范围(上限和下限)在戴云山比在武夷山高,有明显的上移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南北不同气流的作用和植被垂直分布变化,综合平面分布与垂直分布结果,福建省肖甲科区系以适应于  相似文献   

4.
番荔枝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荔枝科的地理分布陈伟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番荔枝科;地理分布THE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THEANNONACEAE¥ChenWeichiu(SouthChinaInstituteofBo...  相似文献   

5.
中国无患子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无患子科是一个乏热带分布科,全世界有144属,1680种,本文着重阐述:1.无患子科的分类系统及演化;2.世界无患子科的地理分布;3.中国无患子科的地理分布;4.无患子科的早期化地点及散布途径。结果表明无患子科现代分布变异中心在亚洲(印度-马西亚)-非洲-南美洲。中国无患子科有25属,54种,特有成分外,均与印度一马来西亚共有,大多数位于分布区的边缘。根据化石记录及现代及分布推断,无患子科可能在白  相似文献   

6.
八角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八角科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结合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分析和推论八角科的起源地点在劳亚古陆,很可能是在劳亚古陆中南部的温暖湿润山地。八角科的起源时间早于白垩纪末期,很可能在白垩纪中期。八角科的迁移扩散途径是沿山地进行,从西欧进入北美,从北往南,从内陆往沿海。世界现代八角科植物是以东亚成分为主,东亚的横断山至华东一带(20—30°N,98—123°E)为八角科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东亚八角科现代原始类群分布中心。八角科曾为古热带湿润山地分布型,现代为东亚-北美分布型;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欧美是因为海浸和冰川作用,在亚洲则是寒化(冰川)和旱化的综合作用,而物种丰富程度则是由于东亚较北美有更多的地理隔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肖叶甲科属种分布类型与动物地理格局(鞘翅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福建省肖叶甲科属与种的分布类型,动物地理成分以及该省与其他地区的区系关系,发现该省的肖叶甲科属级单元以南方成分为主,兼有南北广布成分,无典型的北方属;种的分布以亚洲季风区分布型(包括五种亚型)为主。兼有热带亚洲分布型以及少量的亚洲广布和北方型种。  相似文献   

8.
楝科(Meliaceae)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楝科为泛热带分布科,全世界有51属,约550—600种,分布于旧世界热带地区有46属,热带美洲有8属.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为楝科两大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楝科共15属,61种,占世界属总数的29%,种总数的10%。中国楝科的分布是在全球楝科分布区的边缘,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及南部诸省,种类由西南向东南递减。中国楝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5类:1.热带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1属);2.旧世界热带分布(3属);3,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2属);4.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1属);5.热带亚洲分布(8属)。中国楝科种的分布区类型仅有2类:1.热带亚洲分布(31种);2.中国特有分布(30种)。楝科植物的起源推断在早白垩纪。中国楝科植物由印度—马来西亚成分及特有成分组成。热带亚洲的楝科植物主要是通过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发生联系,而菲律宾和台湾之间可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梧桐科植物全世界有60属约1546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至温带地区,由于梧桐科是多型的科,科的范围较大,对有些属是否应隶属于该科,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很不一致。本文基本上按照J.Hutchinson系统和参考有关文献对一些属的分类位置作了调整,把梧桐科分为12族,根据A.Takhtajan的世界植物区系区划的原则,将梧桐植物在世界上的分布区,划分为6区8亚区23地区,并指出各属在中国各省区的地理分布,现在中国梧桐科植物连引种栽培的在内共有25属99种7变种,其中野生的有18属85种7变种,引种栽培的有8属14种,对梧桐科植物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槭树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槭树科是北温带分布的科,2属202种。本文论述了本科的植物生态学、科的地理分布、槭属的亚属和组系统位置及其分布式样和种的分布,以及对古特有种、新特有种的分析,认为北温带分布的槭树科是热带起源的,其分布中心和祖型都在中国亚热带山地-横断山区连同湖北、湖南和四川东部。在这里,特别在横断山区槭树科种类丰富、分布集中,古特有和新特有成分均多,分化明显,是新老区的结合及分布中心,而且很有可能是槭树科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11.
刘鹏 《四川动物》2006,25(2):320-323
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采集,共在黑龙江省31个县(市、区)获得蛇类标本592号.结合有关资料记载,证实黑龙江省蛇类隶属2科6属11种,约占我国蛇类总数的5.42%,均属于古北界物种,与国内其他省相比黑龙江省蛇类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种群数量较少.建议加强对蛇类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蛇类资源.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产10种蛇类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殿伟  张志影  李淑兰  赵文阁 《四川动物》2007,26(2):401-403,I0008
本文用Wright染色法对黑龙江省产10种蛇类的血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测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表明:10种蛇的各类血细胞形态和数量有较明显差别并有一定的属种特征,这可能与其进化地位和生态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宝江  潘磊 《生物多样性》2012,20(2):231-234
近年来,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呈逐渐增多趋势。为摸清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原产地在国外、已经在黑龙江省内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种群、威胁或者破坏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种下分类单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我们给出了目前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对它们的原产地、引入途径以及区系成分等进行了分析。黑龙江省目前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1种,隶属于17科35属,以菊科种类为最多,有12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9.3%,并且它们以草本植物为主,共39种,占95.1%。从来源地来看,来自美洲、欧洲的种类分别为22种和14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3.7%和34.2%。从传入途径看,基本上为有意或无意引入(40种,占97.6%)。本区外来入侵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共包括9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共17属,占68.0%。根据对黑龙江省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及有效防治进行的探讨,我们建议实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外来物种引进风险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从广西武鸣县城5km的地下龙潭中发现了原花鳅属的一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多鳞原花鳅(Protocobitis polylepis),与该属唯一已知种无眼原花鳅(Protocobitis typhlops)的豁别特征如下:1) 体背和体侧具淡的色素vs.色素完全退化;2) 除头和腹部外身体其余部分被稀疏鳞片vs.稀疏鳞片仪见于体侧中线;头长为体长24.1%-24.8% vs.19.8%-22.1%;体高为体长16.2%-16.3% vs.11.5%-13.0%:内侧吻须长为头长19.8%-21.O% vs.9.4%-11.8%;外侧吻须长为头长28.6%-30.2% vs.1513%-21.8%;颌须长为头长44.6%-46.0% vs.22.4%-31.8%.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省为单位开展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有效控制和预防外来入侵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植物标本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对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外来入侵植物52种,共隶属19个科,其中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其次是苋科。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野西瓜苗、月见草,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主要为一、二年生草本。北美洲和欧洲是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来源地,哈尔滨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其次是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双鸭山市、大庆市和七台河市最少。导致这一格局的主要因子为总人口数和交通运输业生产总值,而就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密度而言,其与各行政区的面积、市/地区内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呈显著的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铁线莲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王文采和李良千最新系统,云南有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59种24变种,分属于3亚属6组,是中国该属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横断山区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分化和特有中心,而滇西、滇西南以及滇东南地区也与该属的分化有一定联系。云南铁线莲属植物特有现象较为突出:含中国特有的56种(含变种),占云南总种数的67·2%;云南特有16种(含变种),占云南分布的中国特有种的35·0%。云南铁线莲属植物与国内邻近的四川关系最为密切,西藏的关系最弱;与国外邻近的缅甸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形态特征系统聚类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研究先前报道的湖南省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各地理种群的分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原认定的花臭蛙湖南省各地理种群已分化为花臭蛙和黄岗臭蛙(O.huanggangensis)两个物种。分布于湘西南及南部雪峰山和南岭的花臭蛙种群应修订为黄岗臭蛙,为湖南省臭蛙属物种新发现,湘西北及湘东南罗霄山脉的种群为花臭蛙,黄岗臭蛙与花臭蛙在张家界市武陵源景区同域分布。湘西北武陵山与雪峰山之间以及湘中丘陵地带花臭蛙种群的分类归属,黄岗臭蛙和花臭蛙在湖南省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同域分布的机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槲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槲寄生属植物在世界的分布状况和在中国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其寄主植物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分布区类型的特点,结合该属目前的核型分析结果和现存类群的分布特点,论证了槲寄生属植物属古南大陆起源,并对其起源时间和迁移路线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春季60天环志鸟类70种3111只,日均51.8只。蓝尾鸲数量在往年第一位降到第四位,田鸟升到第二位。估计黄唯鸟、灰头鸟的寿命为4-5年。在环志做法上有几点改进。  相似文献   

20.
秦巴拟小鲵在河南的发现及地理分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自河南省内乡县的一种小鲵科标本,经形态学鉴定以及DNA序列比对,确定为秦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tsinpaensis)。内乡是该物种已知分布区的东限,与已知分布点相差3个经度,呈间断分布。秦巴拟小鲵在内乡的发现可为探讨小鲵科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的动物地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