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环太湖水文巡测资料和湖西区、澄锡虞区主要入湖口门水质资料,对2000年前后的太湖水环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太湖湖西区和澄锡虞区由于受引长江水的影响,入湖水量大增,导致河网污染物大量入湖,使输入太湖的污染物量远远超过其本身的纳污(自净)能力,太湖富营养化有加剧的趋势。建议严格强化陆域控源减排,优化"引江济太"调度方案,适度控制引长江水量,以减少竺山湖、梅梁湖、太湖西部沿岸区乃至整个太湖的污染物入湖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1986—2018年环太湖入出湖水量、降水量、引排水量资料,采用TFPW-MK趋势检验法分析了环太湖各水资源分区年入出湖水量及太湖换水周期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湖西区年入湖水量以及望虞河和太浦河年出湖水量显著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太湖年入出湖水量、净入湖水量与各水资源分区年入出湖水量及占比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望虞河年入湖水量、出湖水量、入湖水量占比及湖西区出湖水量占比的年际变化最显著;不同年代湖西区年入湖水量及占比均值为各分区最大,太浦河在20世纪80年代后年出湖水量及占比均值为各分区最大;湖西区入湖水量增长贡献率最大,浙西区出湖水量增长贡献率最大;降雨对湖西区年入湖水量及望虞河、太浦河年出湖水量的年际波动影响均较大;太湖换水周期呈递减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200 d减小为21世纪10年代的154 d。  相似文献   

3.
“引江济太”是增加太湖流域水资源补给、改善太湖水环境的客观要求。根据2013年9月进行的太湖流域湖西区水量调度与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成果,推算调水试验期间沿江口门调引长江水的能力和影响程度,分析调水对湖西区内京杭运河等骨干河道水量、水质的影响及其分布,以及对太湖的水资源补给和水质改善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调度建议方案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太湖1986~2010年水文巡测资料的整理,使用分区域分阶段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太湖入出湖水量变化情势及其成因。分析表明,太湖入湖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流域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湖西区、望虞河入湖水量增加明显,而杭嘉湖区和武澄锡虞区自2000年以来入湖水量下降明显;太湖出湖水量与入湖水量变化基本一致。研究还发现,太湖各区域入出湖水量变化不仅与区域降水量有关,与"引江济太"等环境治理工程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5.
太湖流域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大,但本地水资源不足,主要靠从长江引水和上下游水重复利用来弥补。本文对2007~2012年流域沿长江口门及环太湖口门引排水量进行了统计,并论述其趋势及规律。分析得出,太湖流域引长江水量近年来有降低趋势,望虞河引水占比越来越大,骨干工程功能突显,但因东岸分水逐年增加,入湖效率不高。环太湖出入湖水量保持入多出少的相对平衡,其中湖西区是太湖的主要水量来源区域。  相似文献   

6.
望虞河是太湖流域“引江济太”的调水通道。本文根据近年来望虞河以西地区沿长江主要口门的引排水量统计结果,对引水量、排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情况及趋势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引江济太”工程实施后,望虞河以西地区引水格局变化及其对区域入太湖水量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自太湖流域实施“引江济太”调水工程以来,望虞河以西地区沿长江引水格局发生了变化,望虞河以西地区沿长江口门引水量在2000年后均有明显增加,而排水量年际变化不大,望虞河在“引江入太”的水资源调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该区域入太湖水量受沿长江引水量直接影响,在2000年后也有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入湖水量计算是太湖流域水量动态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太湖湖西区1986年~2015年入湖水量的变化情况分析显示,入湖水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利用已有的各口门入湖流量资料(2001年~201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出代表性口门,建立其流量与巡测段入湖水量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得到的湖西区入湖水量与实测数据拟合度高;因此,该模型方法可用于实现监测口门数量的精简,完成简化入湖水量计算模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入湖水量计算是太湖流域水量动态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太湖湖西区1986年~2015年入湖水量的变化情况分析显示,入湖水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利用已有的各口门入湖流量资料(2001年~201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出代表性口门,建立其流量与巡测段入湖水量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得到的湖西区入湖水量与实测数据拟合度高;因此,该模型方法可用于实现监测口门数量的精简,完成简化入湖水量计算模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1986—2018年期间环太湖水文巡测资料,分析了环太湖及主要水资源分区出入湖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环太湖入湖水量历年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在2007年前、后2个时期年均入湖水量增加了29.9亿m3.太湖入湖水量增加主要集中在湖西区,浙西区入湖水量变化则相对稳定,但在年内水资源调度期时浙西区入湖水量表现出...  相似文献   

10.
柳子豪  秦灏  吴小靖  钟栗 《水力发电》2023,(4):12-16+28
新孟河工程引水后,现状工况下平水年(p=50%)时滆湖年内水位变化不能满足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湖泊水位要求。为此研究在新孟河工程即将启动引水的新时期背景下,采用太湖流域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以湖泊水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生长对滆湖水位的要求为目标,根据现行水资源调度下的目标实现情况,提出有利于滆湖水生植物生长的水资源调控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在新孟河工程启动引水后,平水年(p=50%)时通过增加新孟河工程(界牌水利枢纽)在年内1月~3月与6月~7月的排江机会,同时减少区域其他沿江口门的引江机会,可以在满足平水年新增湖西区入湖水量25.2亿m3的前提下,达到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调度目标水位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望虞河引江对太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从望虞河引长江水入太湖以加大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缓解流域水污染形势 ,是近期治理太湖的应急措施 ,但引水存在各种影响。以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有关望虞河引江资料为分析基础 ,从水量、水质、水环境容量、富营养化、水交换周期与泥沙等方面分析长江水对太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引水时机与太湖调度方式 ,为提高“引江济太”的效能提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太对不同水域氮磷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国内外调水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现状监测资料,具体分析流经望虞河、望亭立交水利枢纽调入太湖的长江水质和太湖不同湖区的水质,研究在调水初期及其后的过程中,氮磷浓度影响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水源中总磷、总氮浓度总体上低于贡湖、梅梁湖;长江水在流经望虞河进入太湖的过程中,太湖地区水质随着进水时间的延长而好转,水质浓度与进水流量的大小成反比;"引江济太"调水对迅速抑制太湖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桂青 《人民长江》2016,47(19):20-25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国务院批复安排实施的重要引排工程之一。工程实施后在流域上游开辟引江济太的第二通道,改善太湖西部沿岸及西北部湖湾水流条件,但同时新孟河排水也会对长江水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通过采用MIKE21软件建立长江下游某一河段的二维水流水质模型,重点研究了新孟河排水对长江以及下游水厂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排水对长江水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局限在入江口附近区域,影响程度总体较小。但工程实施后太湖仍不能达到《水环境总体方案》确定的水质治理目标要求。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加大治理区域污染源力度,从而减小新孟河排水对入江口区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初步认识和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宁 《中国水利》2004,(2):36-38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太湖流域实施由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由水量调度向水资源综合调度的有益尝试.通过对引江济太作用和效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框架下,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要以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强工程和非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洪涝相机调度,探索和实践流域管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草沙原水系统通水切换期间,杨树浦、南市、居家桥、陆家嘴等4家水厂将临时就地取用黄浦江水.由于黄浦江受多种因素影响,水质不稳定,为保障黄浦江临时取水口水质平稳,确保上海市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成功组织实施了引江济太应急调水.通过总结应急调水背景、组织实施过程以及调水效果,分析了引江济太应急调水对保障青草沙原水系统切换期间供水安全的作用,对指导流域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军 《中国水利》2004,(2):32-35
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年的引江济太试验对缓解太湖水质恶化、使死水流动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在本质上仍然还是要先治污.因此,引江济太工程需要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有机结合,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7.
引江调水是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的措施之一。根据苏州市沿江口门水利工程2017年5月9~18日的调水实测数据,分析了阳澄淀泖区引水前后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及引水量与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关系,发现引江调水能加快区域内河网水体流动,并使得通江河道及阳澄湖以西区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氨氮指标能提高1~2个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亦有所降低。根据分析结果,明确了调水对阳澄淀泖区不同区域的水质改善程度,这将有利于调水方案的优化和区域的水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太湖调蓄,改善杭嘉湖平原水资源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6~9月杭嘉湖地区遭到了高温干旱灾害。为确保太湖的蓄水量和调蓄能力,及时启动了"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引长江水补充太湖,满足了下游地区的用水量需要。运用大量资料对比,进行水量计算、水质分析,论述了太湖调蓄对杭嘉湖平原、嘉兴市河网蓄水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水资源利用能力、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地衡量七浦塘引水工程的运行方式对阳澄湖及周边河网产生的影响,基于太湖水量水质模型设计了7种数值实验,从引水量和雨型两个角度对七浦塘引水对阳澄湖及周边河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定义了河网总体水质达标率作为评估标准。结果表明:七浦塘引水使得水量向阳澄湖北线和南线河道集中,在改善阳澄湖西湖水质的同时恶化了中东湖的水质;七浦闸引水量在20~40 m3/s之间时对提高河网水质总体达标率最为有利;引水对河网水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在不同雨情条件下,七浦塘引水调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河网和湖体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