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竹笋热风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燥是竹笋加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为了解竹笋在热风薄层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本实验以大叶麻竹笋为试验原料,竹笋片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为试验测试指标,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风速和笋片厚度等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建立竹笋热风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热风薄层干燥温度、风速和笋片厚度均对竹笋的干燥特性影响较大。随着干燥温度和风速的升高,干燥速率增加;随着笋片厚度的增加,干燥速率降低。不同条件下的干燥均可分为加速、恒速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竹笋的适宜热风薄层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80℃、风速2.0 m/s、笋片厚度1.0 cm。竹笋热风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满足Page模型,Page模型适合对竹笋热风薄层干燥过程进行描述和预测。所得研究结果将为竹笋干的热风薄层干燥可控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鲍鱼热风干燥动力学及干燥过程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鲍鱼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下的干燥动力学特点,并构建了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热风干燥温度选取60、65、70、75、80℃;风速恒定为1m/s。干燥方法采取间歇干燥,分两个阶段进行。利用理论模型—扩散模型,和常见经验模型—Newton模型、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Logaritmic模型、Two-terms模型、Page模型及Modified Page模型,对鲍鱼干燥过程的两个阶段分别进行描述。实验结果表明:鲍鱼热风干燥只经历降速阶段,水分扩散在鲍鱼干燥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适合鲍鱼热风干燥的模型为Page模型(第一阶段干燥)和Two-terms模型(第二阶段干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吻合(Page模型r2>0.999,s<1%;Two-terms模型r2>0.997,s<2%),可以用来描述鲍鱼的热风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对魔芋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薄层干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热风温度(50、60、70℃)、风速(0.75、1.45、1.95 m/s)及芋片厚度(5、6、7 mm)对魔芋干燥速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魔芋干燥时间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风速的增大以及芋片厚度的减小而减少,且热风温度对魔芋干燥速率的影响最显著;用三个经典数学模型(Henderson and Pabis,Lewis和Page模型)及三次多项式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经拟合得出最适合魔芋干燥的模型为三次多项式模型;用BP神经网络建立魔芋干燥的数学模型,并与三次多项式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拟合的含水率比平均相对误差为0.94%,精度明显高于三次多项式模型(5.64%)。  相似文献   

4.
柠檬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斌  郑优  陈海桥  李颖  陈厚荣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169-172,191
以新鲜柠檬为原料,研究其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以柠檬片厚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为因素,分析其对柠檬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柠檬热风干燥的干燥特性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并利用SAS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构建柠檬热风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热风温度、柠檬片厚度对柠檬热风干燥的速率有较大影响,而热风风速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小;柠檬热风干燥符合Page模型。  相似文献   

5.
熟化甘薯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沈晓萍  王蒙蒙  卢晓黎 《食品与机械》2007,23(3):119-121,142
利用热风干燥试验台对熟化甘薯的热风干燥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干燥温度、热风风速、铺料密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大小依序为:干燥温度>干燥风速>铺料密度.利用3种不同干燥速率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甘薯热风干燥符合Page方程,即,模型拟合F值为1 102.35,呈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糜子籽粒为原料,运用双向通风谷物干燥实验台对糜子籽粒进行干燥试验,研究糜子籽粒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物料厚度条件下含水率的变化过程,分析各因素对糜子籽粒干燥速率的影响,探究干燥特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糜子籽粒双向通风干燥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热风温度对糜子籽粒干燥速率影响较大,热风风速次之。当热风温度60℃、热风风速4 m/s、物料厚度20 mm时,糜子籽粒双向通风干燥速率最快,建立的基于Page方程的糜子籽粒双向通风干燥数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猪后腿肉为原料,研究酸辣猪肉在不同热风温度(50,65,80,95℃)、不同热风速率(1,2,3,4 m/s)下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对干燥过程中水分比与干燥时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以构建干燥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不同热风温度和风速对酸辣猪肉干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酸辣猪肉干干燥过程分为降速和恒速两阶段,且干燥时间与干燥温度及风速成反比。通过比较决定系数(R~2)、卡方(x~2)和残差平方和(RSS),Page模型是酸辣猪肉干热风干燥过程的最优拟合模型,模型具体表达式为:MR=exp[-(0.1177lnT+0.02557lnW-0.45892)t~(0.74902)]。不同干燥条件对酸辣猪肉干的总酸含量、感官评价、色泽等品质影响显著。综合选择热风温度65℃、热风风速1~3 m/s为较适宜的酸辣猪肉干热风干燥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热风温度、风速和切片厚度对胭脂萝卜干燥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干燥过程中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胭脂萝卜热风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模型;并在以上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红色素的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胭脂萝卜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是切片厚度温度风速;胭脂萝卜热风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模型满足Page方程;提取红色素的最优参数为热风温度60℃、加热风速0.8 m/s、切片厚度6 mm,此时红色素提取量高达3.12%。  相似文献   

9.
利用隧道式干燥器在不同热风温度、流速及物料厚度条件下,研究了干燥环境对纸浆模塑干燥过程的影响;并采用Page等六种薄层干燥模型对降速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分析了其有效扩散系数。结果表明:较高的热风温度、热风流速及较薄的物料厚度能够显著缩短干燥时间;Logarithmic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纸浆模塑干燥曲线;热风温度、热风流速和物料厚度对有效扩散系数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康乃馨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康乃馨为研究对象,以热风温度、风速、装载量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康乃馨的干燥特性影响均显著,温度越高,风速越大,装载量越少,康乃馨达到安全水分所用的时间就越短。采用3种常用的干燥模型单项扩散模型、指数模型、Page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模型的拟合,得出Page模型适合描述康乃馨的干燥进程,并建立康乃馨的干燥模型。通过试验验证,Page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仅为6.7%,很好地描述了康乃馨的干燥进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魔芋片在热风对流干燥过程中芋片干燥速率变化,以及温度和干燥介质流量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魔芋片的对流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大干燥介质流量,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缩短,降速期干燥速率下降加快,110℃是魔芋片对流干燥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2.
冷凝带干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顺利  邓知新 《中国造纸》2007,26(10):46-48
冷凝带干燥是一种新的纸板干燥技术,干燥速率快,可显著改善产品的强度性能和平滑度,还可使纸板纤维配比中使用更多的草类原料。文中介绍了冷凝带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其对纸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陆生海 《丝绸》2007,(4):42-44
综述了高新技术在蚕茧干燥中的应用,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干燥新技术的干燥原理和特点,并分析了这些新型干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波-气流式干燥菊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菊花含水率高,且花头,花瓣含水分不均的生理特性,优化组合应用先进的微波0-气流式干燥技术,对菊花的干燥方式,方法,工艺,效果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达到干燥菊花的前提下,使菊花色,香,形、味不变,提高了菊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朱德泉  钱良存  孙磊  丁正耀 《食品科学》2010,31(16):111-116
提高水果干燥效率、干制品质量和降低干燥能耗,对草莓切片进行微波真空干燥,研究草莓切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其干后品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各指标与干燥功率、样品厚度及干燥室压力等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草莓切片微波干燥特性,讨论干燥功率、样品厚度及干燥室压力等因素对干制品的复水率、VC 保存率和干燥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与压力的降低和干燥功率的增加,干燥速率增加;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和干燥功率与压力的降低,复水率和VC 保存率增加;随着样品厚度与干燥功率的增加和压力的降低,干燥能耗减少。最后,利用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方法,确定了草莓切片微波真空干燥最优工艺参数,即微波功率6.18W/g、切片厚度5.05mm、干燥室压力55.19Pa。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强化热风干燥梨片的干燥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超声波对常规热风干燥的强化效应,本实验以梨片为研究对象,进行气介超声波强化热风干燥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传播能量随超声波辐射距离的延长而显著衰减,缩短超声波辐射距离有利于提高超声波能量利用率及干燥速率。提高干燥温度及超声波功率均有利于提高干燥速率及缩短干燥时间,超声波对干燥速率的强化效应在干燥初期较为明显,但随物料含水率的下降而有所减弱。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范围为3.21×10-10~7.43×10-10 m2/s,且随干燥温度及超声波功率的提高而增大。将气介超声波应用于梨片的热风干燥,可获得显著的强化效果,实现干燥速率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黄叶  朱雪梅  陈婷婷  熊华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3):164-171
喷雾干燥塔是一个完全封闭的设施,难以对干燥过程中的液滴取样分析。本试验以阿拉伯胶包埋油脂的水包油(O/W)型乳液为样液,采用单液滴干燥技术(SDD)模拟喷雾干燥条件,通过分析乳液液滴在干燥过程中的形态收缩和干燥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探究干燥气流速度和乳液中固形物含量对颗粒的表面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70,0.90,1.10 m/s 3种干燥气流速度下乳液液滴的干燥行为差异很大。在1.10 m/s的干燥气流速度下,液滴水分蒸发最快,表壳形成最早,最终所得颗粒收缩率最小。乳液总固形物含量对液滴干燥行为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随着总固形物含量的增高,乳液液滴水分蒸发越慢,表壳形成越早,最终所得干燥颗粒形态越大。本试验对于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和喷雾干燥产品品质的改善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文连奎  冯永巍  郭平  李鸿梅 《食品科学》2009,30(20):231-233
以酶解法制备的玉米肽为原料,对其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冷冻干燥条件为预冷温度-30℃,预冷时间2h;加热温度从-10℃开始18h后缓慢升温,达到25℃,并保持到干燥终点。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80℃,进样速度为30ml/min,离心雾化器转速为20000r/min。并对两种干燥方法制得产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更优的微波干燥模式以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能耗,并获得外观无明显褐变的板栗片,研究固定功率连续干燥、固定功率间歇干燥和变功率连续干燥3 种模式下,微波频率、微波功率和干燥时间对板栗片干燥特性和能耗的影响,并对较佳的微波干燥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915 MHz 和2 450 MHz 频率下,变功率连续干燥均为最好的板栗片微波干燥模式。其中,915 MHz 频率下变功率连续模式干燥用时120 min,单位质量微波能耗为7.6(kW·h)/kg,干燥效率为2.22%,优于其他2 种微波干燥模式;2 450 MHz 频率下变功率连续干燥模式用时和单位质量微波能耗分别为60 min 和3.3(kW·h)/kg,干燥效率为4.40%,优于其他2 种微波干燥模式;2 450 MHz 频率的干燥用时、单位质量微波能耗、亮度L*值和干燥效率均明显优于采用915 MHz 微波设备的情况。因此,2 450 MHz 变功率连续微波干燥耗时短、能耗低且适应连续化生产要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板栗片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