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产品差异化下的线上与线下融合供应链合作广告策略,针对单个制造商与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线上与线下供应链,利用微分对策得到集中决策和分散博弈下供应链成员的广告投入和广告分担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分担比例的大小与渠道产品商誉、供应链成员边际利润、产品差异化程度密切相关;Stackelberg博弈下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为不分担制造商在线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广告投入,并设计了一个广告费用分担合同来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用数值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线渠道提供价格折扣对合作广告策略的影响,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在线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通过构建价格折扣和合作广告需求模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合作广告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价格折扣的增大,制造商品牌广告投入及其对在线零售商促销广告投入的分担比例相应提高,在线零售商促销广告的变化与价格折扣程度相关。进一步对比了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系统利润水平,给出了一个双向参与合作广告协调策略,实现了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开展网络直销业务的双渠道制造商供应链系统,考虑商品定价及零售商地方性广告对双渠道需求的联合影响,分别从供应链双方均无广告投入、完全由零售商承担地方性广告投入、供应链双方开展合作广告3种不同情形构建博弈决策模型,分析并比较讨论了不同情形下的双渠道商品定价和广告投入最优决策,以及供应链双方和整体的盈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商品在线销售兼容度越好,零售商愿意付出的广告努力程度越低,而双渠道制造商对合作广告的参与度越高;零售商的地方性广告活动能够提升双渠道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水平,制造商的合作广告计划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零售商进行广告活动时更愿意双渠道制造商不提供合作广告计划.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非瞬时补货下的易变质品供应链协调问题,以单供应商与单销售商组成的二级易变质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批量对批量供应的供应链单位时间总成本函数。通过比较发现,在非瞬时补货模式下,集中决策比分散决策的供应链单位时间总成本更低,但会导致销售商的单位时间总成本增加。为了补偿集中决策下销售商的成本损失,引入数量折扣合同来协调供应链;协调结果显示:当供应商提供最优数量折扣合同时,销售商和供应链能同时实现最小单位时间成本。采用数值算例对协调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变质率和补货速率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供应链的单位时间总成本分别随着变质率和补货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考虑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决策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社会责任承担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和盈利性的影响,进而协调考虑社会责任承担的闭环供应链,构建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在集中决策和制造商作为Stackelberg博弈领导者的分散决策模式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和回收率决策,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责任承担效应对决策变量和利润的影响,探讨了两部定价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对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并通过算例进行论证。研究表明: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存在利润损失,零售价、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回收率和供应链利润均与社会责任承担效应正相关,两部定价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均可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而收入共享契约的灵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针对质保期内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后市场服务联盟联合向客户提供后市场服务时的后市场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考虑后市场服务水平对产品需求的影响,建立了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以及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利润模型。通过分析和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决策,设计了一种基于后市场服务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复合契约对分散决策下的服务供应链进行协调,给出了服务供应链达到协调的条件,使该契约下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实现了双赢。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后市场服务供应链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零售商双渠道结构和回收品质量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构建了包含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础上,考虑零售商线上和线下渠道并存以及回收品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在零售商主导的前提下,利用Stacke1berg博弈理论求得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和利润.结果 表明:分散决策下的闭环供应链没有达到Pareto最优,采用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后,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的利润得到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水平;回收品质量不会影响正向供应链中的定价决策,但与逆向供应链中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正相关.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和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定向广告与消费者偏好信息投入对供应链定价的影响,以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Stackelberg博弈,采用逻辑推理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修正产品需求模型,建立了3种成本分担模式下的收益模型。分析了3种模式下,供应链的定价与收益随投资水平和分担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定向广告和消费者偏好信息投入水平对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定价策略有重要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最优收益与定向广告和消费者偏好信息投入分担系数、成本分担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考虑在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改良品供应链中,采用批量对批量的供应模式,允许零售商缺货且缺货量全部拖后,比较了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最优订购策略,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的改良品供应链单位时间总成本明显比分散决策时低,但会导致零售商的单位时间总成本增加。为补偿集中决策下零售商的成本损失,采用数量折扣策略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建立数量折扣模型并求解最优数量折扣合同。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最优数量折扣合同能同时实现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单位时间总成本最小化。通过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对比可知,若供应商提供最优数量折扣合同,则允许缺货时的改良品供应链获得比不允许缺货时更低的单位时间总成本。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品供应链的单位时间总成本与改良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单位缺货成本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第三方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制造商进行网上直销、零售商进行传统零售、第三方负责废旧产品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和比较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的影响,发现分散决策会导致整个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效率损失.为弥补这种效率损失,以集中决策的最优结果为基准,设计了一个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来实现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算例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利润共享一费用分担契约能够有效协调双渠道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11.
考虑质量对商誉影响的延迟效应,基于Nerlove-Arrow模型构建质量对商誉影响的延迟微分方程,研究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情形下的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对于产品商誉、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而言,集中式决策获得的最优值高于分散式决策,两种决策情形下供应链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产品质量延迟时间和服务质量延迟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散决策下,产品质量延迟效应对零售商有利而对制造商不利,服务质量延迟效应对零售商不利而对制造商有利。通过分析集中和分散情形下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延迟时间对供应链最优质量水平及利润的影响,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引入供应商竞争对基于收益共享的寄售模式下供应链收益的影响,针对含两供应商和单零售商的供应链结构,分别构建收益共享寄售契约下的集中决策、完全分散决策和供应商联合决策模型,分析了这三种情境下供应商竞争对系统最优决策和均衡收益的影响,并比较了它们的供应链绩效.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收益始终优于完全分散决策和半分散决策.当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较小时,供应商采取联合决策只能改善其自身收益,会损害供应商和供应链整体的收益;而当供应商竞争较大时,供应商联合决策可以实现供应链各方收益的Pareto改进.进一步给出三种决策情境下供应链收益对需求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再制造过程创新(PIR)技术在闭环供应链全环节的应用,在考虑PIR投入与销售努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与市场需求、回收价格和回收努力水平相关的回收数量函数,采用博弈论的方法给出了集中和分散决策下的均衡结果;分析了市场努力、PIR投入和消费者环保意识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以集中式下的最优决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两部定价和"收益共享一成本共担"的协调机制,有效实现闭环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报废的电子电器设备(WEEE)环境污染严重、拆解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考虑制造商和处理商均进行环境自我规制,探讨处理商向环境自我规制产生溢出效应的制造商提供成本分担契约的逆向供应链决策、协调及实施策略。研究发现,处理商如果无视制造商的环境自我规制成本改善溢出,其“敲竹杠”行为将影响制造商的规制努力以及双方的长期合作和污染减排。考虑制造商环境自我规制成本改善溢出的研究发现,再制造零部件批发价格契约无法实现逆向供应链成员利润的Pareto改进;一定条件下的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双双提升制造商与处理商利润,减少单位WEEE的污染排放量;制造商并不希望处理商分担更高的规制成本,可以通过Nash均衡讨价还价控制成本分担比例。不同于再制造零部件批发价格契约,在集中决策或成本分担契约下,溢出效应增加时处理商的规制努力水平也在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复杂的产品服务供应链的绿色协调,构建了由一个手机终端制造商和一个电信运营商组成的二级产品服务供应链。供应链中同时考虑了有形手机产品和无形电信服务的销售,以及产品绿色水平对产品与服务均存在一定影响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分别求解和分析了该产品服务供应链的绿色决策问题。在证明绿色成本分担契约不能协调该服务供应链后,提出一个特许经营契约,该契约能够使供应链实现绿色协调。协调契约实施前后,终端的绿色水平及供应链的整体收益均有明显提升。结合数值算例验证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三级供应链网络设计与集成优化问题。为了体现决策者的偏好与合作行为,提出了考虑三类模糊算子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方法。分析了三类模糊算子对系统各个目标的隶属度、函数值以及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权的"极大极小"算子能够反映集中决策模式下核心决策者对各个目标的决策偏好,"模糊与"算子则能反映分散决策模式下各成员企业协调各个目标的合作意愿。为兼顾目标均衡与权重分配,提出了综合上述两个算子优点的修正"模糊与"算子。修正"模糊与"算子体现了集中决策和群体协商的管理思想,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时变需求下时滞易变质品供应链的协调问题,考虑需求依赖销售价格和变质时间的情形,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三级时滞易变质品供应链协调模型,分别得到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的均衡解。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的时滞易变质品供应链预期利润高于分散决策,且两种决策模式下的预期利润差值随着生产商承担运输服务费用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借助常相对风险规避型效用函数与Nash讨价还价理论设计收益共享机制,合理分配集中决策下的预期利润增量。通过数值算例演示了决策变量的求解过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给出了时滞易变质品特性参数变动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广告效应下零售商损失厌恶程度为不对称信息的供应链协调问题,运用"显示机理"构建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广告费及订货量联合决策模型,探讨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情况,并与集中决策及信息对称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信息状态、批发价、损失厌恶程度、广告效应因子、市场价对供应链最优决策和各企业节点效用的影响。最后,采用数值分析法对上述问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若适当减小批发价,则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协调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除协调的情况外,集中决策下的最优联合决策总优于分散决策,信息不对称时的最优订货量、广告费和供应链整体期望效用总小于信息对称时;无论在何种信息状态下,制造商期望效用与批发价负相关;随着广告效应因子的增加,最优广告费将减小,且变化趋势逐渐平缓。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公铁联运参与者的共赢,对铁路物流中心参与下存在备选公铁运输企业的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比发现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存在效率损失。利用基于增量利润和基于系统贡献度的收益共享契约,对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两种收益共享机制都能对供应链进行有效协调;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机制中收益共享系数具有相似特征;在第二种机制中,公铁运输企业的成本优势越大,所获利润越大。通过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中企业再制造决策往往受到政府规制和供应链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为推进再制造供应链的可持续运营,考虑政府规制和供应链协调作用,构建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分别探讨无政府规制无供应链协调、有政府规制无供应链协调、有政府规制有供应链协调3种情形下新产品和再制品的定价决策及再制造供应链绩效水平.研究发现,政府规制有利于激励制造商积极参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活动,而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作用并促进政府政策的实施;制造商利用成本分担契约激励零售商进行产品和企业品牌宣传,可有效提高企业商誉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该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有效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系统效益的改进.研究结论对再制造供应链节点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政府规制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