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宁某高层研发办公楼的剪力墙结合楼梯间、电梯井、设备房,集中布置在建筑中部形成平面尺寸较大的核心筒。对于这种外围框架、内部核心筒剪力墙的平面布局,目前没有规范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还是按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进行设计。本文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征,从建筑平面布局、核心筒尺寸、核心筒墙体与底部剪力墙倾覆弯矩占比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研发办公楼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符合规范的设计要求。项目可供同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平加强层作为提高结构抗侧刚度、降低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带水平加强层的高层筒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非常复杂的反应特性,为了定量地分析水平加强层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模拟框架支撑结构替代剪力墙,采用杆系空间协同模型,选取典型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进行了3种加强层不同设置方案的Pushover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框架-筒体结构与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屈服机制和延性性能。为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某办公楼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区L形平面多次退台框架-剪力墙超限高层建筑,其性能目标为C。对此L形平面办公楼的有退台与无退台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两者的扭转及振动特性完全不一致,对控制该办公楼的扭转提出了一些建议。本办公楼为较矮高层且核心筒集中布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对此类结构设计时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大面积墙受拉、受剪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优化墙体布置、增加型钢等应对措施。针对L形平面多次退台结构的收进判断,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做法。同时在抗震设计中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并借助各种软件进行计算和验证,以达到规范所提出的相关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4.
某TOD商务区办公楼地块项目由大底盘地下室、上部多层商业及3栋高层办公楼组成,结构出地面部分设置3道结构缝,将塔楼与裙房分开.以A塔楼为例进行方案比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可有效增大办公区内部的净高空间,减小外框架柱尺寸,提高装配率,施工周期短,建造成本可控,适合此类高层办公楼选用.A...  相似文献   

5.
框架-剪力墙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高层商业、办公或者住宅建筑的设计之中。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剪力墙的布置原则,最后具体介绍了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洪油然 《建筑知识》2014,(6):136-137
合生国际广场是集商业、办公及酒店于一体的新型超大建筑综合体,159米高的办公楼及98.9米高的酒店均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两者通过4~8层高的商业裙房横向联合在一起。上部结构通过设置三条抗震缝,将整体分为办公楼、多层裙房、高层裙房及酒店四个部分,其中办公楼及高层裙房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本文介绍了该结构的超限判定、超限分析及针对超限采取的措施,表明结构整体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7.
常磊  廖耘  周定  李盛勇 《建筑结构》2020,50(4):25-33
将框架倾覆力矩统一解法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判断、0.2V_0调整等相关抗震设计的概念中,指出结构抗侧力体系应分水平两主轴方向分别判断、分别设计,且现行规范中0.2V_0调整是考虑不足的。对框架倾覆力矩统一解法在不同建筑结构体系中应用的可行性分别予以论证和分析,特别是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及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体系判断和结构设计,相对于抗规法、力学法,框架倾覆力矩统一解法有优势。将框架倾覆力矩统一解法拓展到带斜撑框架的倾覆力矩计算中,使得带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或带巨型斜撑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框架倾覆力矩可以得到准确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新型超高层结构体系。按美国规范对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进行设计,采用ETABS建立该结构的计算模型,对其周期、位移、刚度比、构件内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并研究加强层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竖向荷载由外框架柱和钢板剪力墙的竖向边缘构件承担,内嵌钢板主要承担水平剪力,设置加强层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但会导致刚度比和内力突变。  相似文献   

9.
广州贸易中心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主屋面结构高度160.4 m,属于一般不规则的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由于体型及建筑功能的要求,核心筒偏置于建筑物的一侧。结构设计时,通过增强结构的抗扭刚度解决了核心筒偏置造成的扭转问题;在剪力墙底部设置钢板,承担中震下墙肢拉力。对该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弹性、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结构体系是合理的,达到了既定的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夏世群  劳希君  王熙堃  张敏 《建筑结构》2021,51(12):25-31,55
中华国际广场主体结构高度为132.5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主楼南侧1~14层采用斜柱单跨框架,与竖向框架-剪力墙结构单元自9层相交至14层完全成为一个整体.主体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构件间断、承载力突变、斜柱等不规则项,属于多项超限结构.介绍了结构的基本构成体系、超限的具体项目及采取的措施、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的确定及实现.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和PMSAP设计软件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中震弹性分析以及大震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详细研究了核心筒偏置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及对策.最后分析了中震弹性下楼板的应力和斜柱与垂直柱交叉节点的应力.结果表明,楼板应力满足中震弹性工作状态的要求;梁柱节点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采用强节点连接设计进行了加强.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增城区某B级高度高层办公楼为例,考虑结构主要设计指标及材料经济性,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以及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三个核心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核心筒方案选型的控制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在本地区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特定条件下,结构高度为250m的高层办公楼采用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满足主要设计指标的前提下材料用量最优,可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考虑钢框架节点柔性、梁柱pδ效应、结构PΔ效应和剪切变形的高层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超级单元法计算方法。推导了考虑四种因素情况下,高层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的钢框架部分层抗侧刚度及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超级单元刚度矩阵。  相似文献   

13.
天津现代城办公塔楼建筑高度339m,采用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为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外框柱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伸臂桁架连接的框柱截面适当加大,低区核心筒为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首层层高16.8m,首层核心筒和相邻层采用了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为提高框架刚度首层顶框架梁采用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首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阶段应力较大,对此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采用了设置拉杆的措施。介绍了工程的结构体系特点、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和方法、整体计算结果、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及地基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征。论述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征。论述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6):106-112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由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一起组合构成的。这种结构较为灵活,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中。本文将对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在建筑方面的优点、工程概述、受力特点、抗震设计原理、抗震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褚浩存 《建筑工人》2008,(11):32-34
多层及高层建筑物中,结构形式以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剪力墙较多。抗震剪力墙结构钢筋加工、安装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承载力和安全性,所以,剪力墙钢筋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4G101--3)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办公楼,部分框架柱不落地,采用跨越4~6层共2层层高的叠层桁架在建筑底部形成跨度25.2m的转换构件,采用转换梁在接近建筑顶部的19层形成另一转换。采用小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独立转换桁架分析、转换层楼板应力分析等方法对整体结构以及结构关键部位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叠层转换桁架的结构受力特性,说明了叠层桁架是一种性能较优的转换结构形式,阐明了带有叠层转换桁架的高层结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某长方形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实际工程的筒核长宽比较大,长短向抗侧刚度不均匀。针对多种不同加强层结构布置方案分别进行三维有限元内力计算分析,比较整体结构及长短向框架柱、剪力墙的力学性能,研究讨论加强层设置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加强层最终设置方案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改善了整体结构力学性能,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由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种结构组合而成的结构,外框架的刚度较小,弹性极限变形值和延性系数却较大;内筒RC剪力墙以及竖向支撑RC柱刚度大,弹性极奶变形值和延性系数却较小。整个结构在经反复的水平地震作用下,墙体或坚向支撑很快就超越自身的较小弹性极限变形值,外框架尚未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水平抗力,而RC墙体出现裂缝。本文列举某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46层,地面以上高度151.8米,建筑沿高度方向不连续,其中一层至五层为裙楼。五层以上为塔楼核心筒,结构采用三重结构体系抵抗分别由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以及构成核心筒和型钢混凝土柱之间相互作用的伸臂桁架构成。通过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提出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协同抗震”的抗震概念设计。对于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该提高核心筒剪力墙的延性,使抗侧刚度和结构延性更好的匹配,达到外框架和内筒有效的协同抗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