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血管紧张素2(AngⅡ)诱导小鼠窦房结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AngⅡ诱导窦房结纤维化组(AngⅡ组)、参仙升脉治疗组(SXSM组)。AngⅡ组和SXSM组均采用皮下微量渗透泵入AngⅡ诱导窦房结纤维化小鼠模型,SXSM组给参仙升脉口服液(2ml/d)灌胃,连续给药28天。观察各组小鼠心率变化趋势,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学变化,qPCR、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Col1α、Col3α、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AngⅡ组小鼠心率呈下降趋势,窦房结区域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肿胀,P细胞及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较重;参仙升脉口服液可以明显改善小鼠窦房结区域的损伤,降低纤维化相基因Col1α、Col3α、TGF-β1的表达水平(P0.05),改善窦房结区域纤维化程度。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明显改善AngⅡ诱导窦房结纤维化小鼠窦房结区域纤维化,与下调TGF-β1的表达,减少胶原蛋白的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窦房结功能障碍小鼠钙离子转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C57B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窦房结综合征组(SSS组)和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组(SXSM组);通过Alzet渗透压泵泵入ANGII的方法建立SSS小鼠模型.各组小鼠进行心率检测;IF方法检测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2+通道相关蛋白Cav1.2、Cav3.1、Cav3.2的表达及钠钙交换器蛋白(NCX1)、钙结合蛋白-D28K(CaBP-D28K)和细胞膜钙汞(PMCA1b)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yR2表达情况.结果 参仙升脉口服液能够降低钙离子浓度,降低钙离子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钙结合受体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细胞膜兴奋性,提高窦房结起搏功能,增强心率;同时抑制钙离子释放通路兰尼碱受体2(RyR2)的表达.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能够促进SSS小鼠窦房结细胞上的钙离子转运,其调控机制与抑制兰尼碱受体2(RyR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白屈菜红碱低剂量(10 mg·kg~(-1)·d~(-1))、中剂量(20 mg·kg~(-1)·d~(-1))和高剂量(40 mg·kg~(-1)·d~(-1))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CCl_4和橄榄油混合液8周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白屈菜红碱组于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第1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白屈菜红碱各剂量组干预后小鼠的肝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RT-q PCR检测TGF-β1、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4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明显,肝指数、AST、ALT、HA和Hyp均显著升高(P0.05);TGF-β1、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TGF-β1和Smad4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屈菜红碱不同剂量给药组均抑制上述指标的改变(P0.05)。结论:白屈菜红碱能够抑制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韩雪  陈丽杰  马麟  吴岩 《解剖科学进展》2023,(5):506-508+512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rcetin)对小鼠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HF)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心力衰竭组(HF)和HF+Quercetin组,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构建小鼠压力负荷性HF,术后腹腔注射给予Quercetin, 2次/日,连续6周。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称量心脏重量并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Bax、Bcl-2、cleaved caspase-3、Wnt3a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Quercetin显著降低HF小鼠心脏重量和心脏体重比。超声心动图显示Quercetin显著改善HF小鼠的心功能,并降低升主动脉内径。Quercetin治疗改善HF小鼠心脏病理改变和纤维化程度;降低HF小鼠心脏组织Bax、cleaved caspase-3、Wnt3a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结论 Quercetin通过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对HF小鼠心肌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方对乙醇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肝癌前病变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00只HBV转基因小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葛花解酲方组和葛花解酲方+氧化锂(LiCl)组,每组25只。红星二锅头灌胃建立肝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葛花解酲方水煎剂(40 g/kg)灌胃干预肝癌癌前病变,Wnt/β-catenin激动剂LiCl[1 mEq/(kg·d)]灌胃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共20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肝脏GST-Pi和PC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肝脏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重量、肝脏指数、GST-Pi IDO、PCNA IDO、Wnt-1和β-catenin蛋白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花解酲方组小鼠肝脏重量、肝脏指数、GST-Pi IDO、PCNA IDO、Wnt-1和β-catenin蛋白降低(P0.05);与葛花解酲方组比较,葛花解酲方+LiCl组小鼠肝脏重量、肝脏指数、GST-Pi IDO、PCNA IDO、Wnt-1和β-catenin蛋白升高(P0.05)。HE染色:对照组小鼠肝脏结构和形态正常;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变质和结节性增生明显,可见典型的假小叶,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胆管上皮增生并具有异型性;葛花解酲方组小鼠肝细胞变质、结节性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增生及异型性较轻;葛花解酲方+LiCl组小鼠肝细胞变质、结节性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增生及异型性介于模型组和葛花解酲方组之间。结论:葛花解酲方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肝组织GST-Pi和PCNA表达逆转乙醇性HBV转基因小鼠肝癌前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微小RNA-1(miR-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0只SD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取另80只SD大鼠作为实验鼠,连续2周腹腔注射ISO诱导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7.5 mg·kg~(-1)·d~(-1))、中(15 mg·kg~(-1)·d~(-1))和高(30 mg·kg~(-1)·d~(-1))剂量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0.3 mg·kg~(-1)·d~(-1))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2周后,以透射电镜观察左心室肌组织超微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左心室肌组织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左心室肌miR-1和ET-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益母草碱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肌超微结构,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减少左心室肌ET-1和Ang II含量(P0.05),上调miR-1和α-MHC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ET-1 mRNA及p38MAPK和β-MHC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益母草碱可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iR-1的表达,抑制ET-1/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抑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小鼠血脂血糖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方法:Apo E~(-/-)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罗格列酮组和ST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12周,ST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给予ST(10、30和90 mg·kg~(-1)·d~(-1))灌胃,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1.33 mg·kg~(-1)·d~(-1))灌胃。最后3周,除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8 mg·kg~(-1)·d~(-1))诱导IR。每周断尾采血检测空腹血糖水平,第12周末禁食12 h后处死动物取样,检测空腹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肝脂质等水平;将肝组织和主动脉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Western blot测定肝脂质代谢与骨骼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ST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脂、血糖及TNF-α等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P0.05),延缓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动脉粥样硬化;并呈剂量依赖性调控肝脂质代谢信号通路(HMGR和SREBP-2等)及MAPK信号通路(ERK和p38等)蛋白表达(P0.05)。结论:ST抑制IR模型小鼠血脂血糖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脂质代谢和骨骼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艾福录  赵国华  林杰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3):269-271,275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qRT-PCR方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肝癌细胞株及正常肝细胞中LINP1的表达情况。si-LINP1转染肝癌细胞敲低LINP1表达;CCK-8实验检测si-LINP1对肝癌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结果 LIN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肝癌细胞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o2(P0.05);敲低LINP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P0.05)。结论敲低LINP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灵菌红素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博来霉素组(Bleomycin group)和灵菌红素组(Peptide group),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分别一次性注入100μL博莱霉素溶液(5mg/kg)以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完成后,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300μg/kg灵菌红素或300 mg/kg吡非尼酮,连续28天。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GF-β1、α-SMA、Colla I、CollaⅢ及GSK-3β、p-GSK-3β、α-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灵菌红素明显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下调TGF-β1、α-SMA、Colla I、CollaⅢ、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GSK-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灵菌红素改善小鼠肺纤维化,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APP/PS1转基因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鼻腔给予小鼠NGF治疗14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老年斑的分布,应用免疫印迹检测小鼠脑内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p-β-catenin的表达。结果:Aβ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大脑内的Aβ老年斑相比较,NGF治疗组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Aβ老年斑数量减少了30.22%,沉积减少了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外源性NGF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GSK3β的表达,增加β-catenin的表达。结论:外源性NGF可能通过抑制GSK3β的活性和增加β-catenin的活性,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组(DPP-4 inhibitor group)、氯化锂组(LiCl group)及氯化锂+DPP-4组(LiCl+DPP-4 inhibitor group),每组10只。利用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的方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利用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及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TGF-β1,α-SMA, GSK-3β,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PP-4inhibitor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心脏组织病理损伤及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脏组织中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LiCl加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脏功能、病理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增加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并显著增加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但是DPP-4抑制剂能够减轻甚至部分逆转LiCl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影响。结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文题释义:Wnt信号通路:Wnt是Wingless/Integrated的缩写,由配体蛋白质Wnt和膜蛋白受体结合,激发的一组多下游通道的信号转导的途径,该信号通路在不同的动物物种间极为相似,遗传学上具有高度保守性。通过该途径,细胞表面受体胞内段将活化,将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表现为两种信号传导方式,分别是胞间交流(旁分泌)和自体细胞交流(自分泌),经典代表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平面细胞极性通路(Wnt/PCP通路)和Wnt/Ca2+通路。 骨硬化蛋白:由Sost基因编码,是一种分泌型半胱氨酸结蛋白,是Wnt共受体和低蛋白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5 /低蛋白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6相关受体的拮抗剂,作用于通路的上游,抑制Wnt 信号通路,从而起到软骨保护作用。背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查阅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catenin;wnt;osteoarthritis;arthritis;degenerative;arthritides;deformans;pathway;wnt signaling;signaling pathway;wnt signaling pathways;wnt beta 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canonical wnt pathway;canonical wnt;骨关节炎”为检索词,分别组合检索,查找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骨关节炎的文献,最终纳入7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骨关节炎,主要途径有天然的拮抗剂、小分子抑制剂、激动剂、中草药和药物重新定位等方面。药物作用途径通过激活或者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软骨起到保护作用。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骨关节炎,目前处于实验性研究阶段,但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如何精准调控通路,更好的转化应用,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ORCID: 0000-0002-9553-7171(贝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构建牙本质-牙髓损伤小鼠模型,探讨Wnt/β-catenin信号在其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雌性昆明小鼠4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8~22 g。将其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Li Cl组和DKK1组,每组10只。Control组常规饲养至实验结束,Model组、LiCl组和DKK1组均建立牙本质-牙髓损伤模型并通过牙周膜分别注射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LiCl(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DKK1(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损伤后7 d处死小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从形态学上观察牙损伤后的情况;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检测Wnt10a、胞内-β连锁蛋白(β-catenin)、支架蛋白Axin2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mRNA和蛋白水平改变。结果实验成功构建了牙本质-牙髓损伤小鼠模型。使用LiCl和DKK1进行干预,HE染色结果显示LiCl组损伤部位得到良好的修复,Model组的牙本质、牙髓损伤修复不明显,DKK1组的损伤部位则几乎未修复。Western blot和...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究UNC5A 基因过表达对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转移及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T24 细胞, 转染UNC5A-pcDNA 和pcDNA-NC, 将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 组、pcDNA-NC 组和UNC5A-pcDNA 组。RT-PCR 检测UNC5A mRNA 表达水平;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Transwell 检测细胞侵袭细胞数; Western 印迹检测UNC5A、Wnt1、β-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 加入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 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情况。结果 与Control 组比较, UNC5A-pcDNA 组UNC5A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 05), 克隆形成率降低(P< 0. 05), 细胞凋亡率升高(P<0. 05), 侵袭细胞数降低(P<0. 05), Wnt1、β-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 05)。加入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 则能逆转过表达UNC5A 对T24 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 凋亡促进作用。结论UNC5A 基因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T24 细胞增殖、侵袭, 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功能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提取大鼠ASMC。Western blot法检测哮喘组和正常组大鼠ASMC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原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抑制哮喘组和对照组ASMC中β-catenin和转录辅助因子p300/CBP间的相互作用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SMC的细胞活力和周期变化。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法显示哮喘组ASMC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抑制β-catenin和p300/CBP间相互作用后,哮喘组ASMC的细胞活力下降幅度和细胞周期改变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抑制P38 MAPK活性后,哮喘模型大鼠及对照大鼠ASM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蛋白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以及调控ASMC的生长和分化等途径,影响ASMC的功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新肿瘤的能力,会导致肿瘤放化疗不敏感,是肿瘤发生和复发的根源。目的:探索紫杉醇联合顺铂对鼻咽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的信号通路。方法: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培养鼻咽癌干细胞,紫杉醇和顺铂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Bcl-2和β-catenin及下游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用RNA干扰技术敲降β-catenin表达或者使用抑制剂XAV939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结论:(1)紫杉醇或顺铂均会抑制鼻咽癌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且凋亡标志蛋白活化caspase-3表达上升,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下降,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2)紫杉醇或顺铂均会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活性及下游靶基因c-myc的表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鼻咽癌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3)结果表明,紫杉醇和顺铂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鼻咽癌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异常激活,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和恶化,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及工具,过度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然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破骨细胞形成中的生理作用仍有待明确。目的:探讨Wnt蛋白生成抑制剂2(the inhibitor of Wnt production 2,IWP-2)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1)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在0-40μmol/L的区间内设置浓度梯度,通过CCK-8实验评估不同浓度IWP-2处理24,72,120 h后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2)在体外建立经典的破骨细胞分化模型,用5,10μmol/L IWP-2及等量溶剂处理经100μg/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诱导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收集0,1,3,5 d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破骨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力变化及IWP-2对其的抑制作用;(3)用非毒性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能否通过促进肠道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方法:本研究利用BALB/c小鼠,使用阿司匹林(200 mg·kg~(-1)·d~(-1))连续5 d灌胃的方法制作小肠损伤模型,并根据是否诱导小肠损伤及接受瑞巴派特(320 mg·kg~(-1)·d~(-1))的处理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巴派特对照组及瑞巴派特治疗组。通过透射电镜、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在不同时点系统地观察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模型中小肠黏膜结构及屏障功能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所致的小肠黏膜损伤小鼠,经瑞巴派特(320 mg·kg~(-1)·d~(-1))连续5 d处理后,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损害明显减轻,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及occludin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相关信号分子β-catenin、c-Myc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E_2浓度显著增加(P0.05),而COX-1的表达在治疗组中无明显改变。同时,治疗组血清中的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能够通过上调COX-2的表达,促进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改善肠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通路探讨青藤碱(SIN)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骨破坏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60只,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C组),其余小鼠为造模组。造模组小鼠以牛Ⅱ型胶原(CⅡ)和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乳化剂为抗原尾根部注射,3周后加强免疫,取CⅡ与等体积的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尾根部注射,建立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SIN低剂量组(SL组)、SIN高剂量组(SH组)各9只。初次免疫后第31天起,SL组、SH组分别给予SIN 30 mg/kg、300 mg/kg灌胃,连续12 d,每日1次,C组、M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关节肿胀程度并评估关节炎指数(AI);HE染色观察小鼠踝关节病理变化并评价;免疫组化检测CIA小鼠踝关节切片CaNAα、NFAT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IA小鼠滑膜组织CaNAα、NFA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关节AI指数、炎症细胞浸润、软骨及骨破坏评分、CaNAα、NFA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M组相比,SL、SH组的AI指数、炎症细胞浸润、骨及软骨破坏评分、CaNAα、NFAT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SIN可能通过抑制CaN/NFAT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改善CIA小鼠骨破坏,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