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研究,是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研究方法:NY-TY空间分析技术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技术平台,综合农民意愿调查(NY)和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TY)相结合,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条件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进行空间分析,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以ArcGIS9.3为研究平台,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构建NY-TY空间分析技术体系,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揭示农户选址意愿,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布局方案。研究结论:利用NY-TY空间分析技术,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科学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布局方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冰  夏敏 《湖南农业科学》2012,(19):133-136
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能为制定合理的整理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整理计划提供帮助。通过问卷调查,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民意愿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采用限制因素修正系数法计算得到基于农民意愿的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结果表明:农民意愿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有较大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改变住房的意愿"和"对整理后住房、补偿、生活条件的满意度"。南京市应完善整理的安置与补贴措施,在整理过程中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和模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根据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并对德州市不同农村地区的适宜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川省井研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用地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计算井研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并对其整理增加耕地进行了潜力分级。建议应合理配置土地、节约用地等,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东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5-18217,18255
阐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简单归纳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现存几种主要的整理模式,从5个方面探讨总结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18):88-89
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用地范围不断扩张,土地浪费现象严重。为了向今后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本文以山东地区为研究区,进行基于农民意愿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调研,总结出适合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  相似文献   

8.
谢晓欣  吴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58-22660
以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案例,以农居点整理为切入点,从潜力、经济、生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实行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缙云县存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不足、整理资金约束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生态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较大等问题,增加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实现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政策建议,即应从转变政府规划理念、合理建设工业园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合理选择整理模式、保障农民切身权益等5个方面配合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实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解决我国人地矛盾的必然选择。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识程度及参与意愿关系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顺利进行。选择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对农户对居民点整理的认识程度及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探寻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而农村却存在大量低效建设用地的背景下,从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概念及对象入手,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归纳法、统计分析法从4个方面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提供多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此,根据新疆农村居民点特点及现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益和有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强宣传,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村镇建设规划,以此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桥林新城为研究区,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得到桥林新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为2 923.77 hm~2;综合考虑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为1 315.70 hm~2。建议高度重视桥林新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综合考虑整理的资金约束、自然约束和社会可接受等因素,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低下、布局混乱。以甘肃省陇南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整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结构完善、高效利用的用地新格局,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通过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结果]马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434.09 hm2,现实潜力为211.48 hm2,增加耕地系数为13.29%;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将马村区划分为3个等级潜力区。[结论]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马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郭爱请  王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01-802,814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是土地整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九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并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级,根据各个潜力类型区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整理模式,对开展全国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缩小,补充耕地的任务已逐步向农村居民点整理转移。在分析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整理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主要指标标准,分别采用远景和现状预测2种方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同时提出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资产价值得以体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户权益得以实现并且优化的过程。通过对南京、徐州两市已整理112个农户进行问卷取样,最终分析认为政策机制方面对农户参与居民点整理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因此,作者从农户意愿的角度出发,在原有激励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创新思路,以进一步完善整理过程中的多元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用地现状,估算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并探讨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根据区内的用地现状及条件差异,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薇  杨兴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34-1435,1437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在调查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指出通过土地整理可实现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