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健  王昭东  王国栋  刘丽华  梁川 《钢铁》2011,46(6):86-90
  以低成本、高附加值Q690E级调质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亚温热处理与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试验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810℃亚温淬火处理的前躯体中存在大块状的铁素体时,易导致试验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恶化;以板条马氏体为前躯体经相同亚温淬火后,显微结构为更加细小的马氏体和以条状形态呈平行趋势分布在马氏体之间的铁素体两相混合组织,试验钢的-40℃冲击功值高达247J,但强度较低;常规调质热处理后的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修正后的工艺参数,工业试制6~60mm规格产品的强韧性能均明显超过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45号钢调质后进行亚温淬火所取得的效果,提高了韧性,延长了备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对经过预备热处理(退火、淬火、调质)+亚温淬火+高温回火处理(又称临界区淬火+回火)后的42CrMo钢的组织、冲击性能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为退火处理时,亚温处理后残留的铁素体粗大不均;且在回火索氏体之间分布不均匀;预备热处理为淬火处理和调质处理时,残留的铁素体形态细小,且与回火索氏体均匀分布。采用不同预备热处理时,亚温处理后的硬度差别很小。亚温处理后42CrMo钢的冲击性能均高于常规调质处理后的冲击性能;预备热处理为调质处理时,亚温处理后的冲击功最大,从其断口形貌中可以看出,其起裂区和裂纹纤维扩展区所占比例较退火处理和淬火处理时要大。因此,调质处理更适合作为42CrMo钢的预备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淬火和回火加热升温速度分别为约3.5℃/s 和2.5℃/s,淬火和回火的保温时间均为1.5min的条件下,将25CrMoTi 钢试样进行了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快速加热淬火和快速加热回火处理和普通热处理对比表明,快速加热淬火使奥氏体晶粒细化一级,从而使调质后钢的σ_s 提高3~6kgf/mm~2,α_K 提高l~3kgf·m/cm~2而快速加热回火使碳化物颗粒尺寸以及α-Fe 恢复再结晶晶粒尺寸细化,从而使钢材在塑性指标相同时,σ_s 提高7~12kgf/mm~2以上。也就是说快速加热处理可提高钢材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5.
前言经过对75炉20CrMnTi 钢化学成分、室温机械性能及端淬数据统计,建立了化学成分与σ_b 和 J_9的回归方程,并找出σ_b 和 J_9值主要与钢中含的碳钛差有关。统计表明当碳钛差低于0.08%时,σ_b 和 J_9值往往低于标准要求,但碳钛差大于0.14%时 J_9值可能会超出标准上限。探讨了用970℃正火可使该钢的奥氏体化晶粒粗化,增加淬火后钢中碳和钛的含量,提高σ_b 和 J_9的值。由此可知第一次淬火对该钢σ_b 和 J_9的值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热轧耐低温H型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完全淬火和亚温淬火对试验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型钢经780℃亚温淬火+600℃回火处理后,形成回火索氏体+铁素体的网状组织;试验型钢900℃淬火+600℃回火处理后,转变得到具有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碳化物分布更加细小均匀,位错密度下降。2种热处理工艺制备H型钢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屈服强度均达到500MPa以上,900℃淬火+600℃回火处理后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更高。-40℃低温冲击韧性比热轧状态下出现大幅度提高,随着淬火温度升高冲击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7.
1Cr17Ni2钢的高温回火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士明  曹文荣  张贵平 《钢铁》1998,33(10):47-50
研究了亚温淬火对1Cr17Ni2钢高温回火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淬火能有效地抑制该钢的高温回火脆性。经亚温淬火后,钢的脆性转化温度降低,韧性得到改善,断口形貌由准解理型变为韧窝型,合金元素向基体和δ铁素体中的富集程度增大,在改善钢的韧性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低碳贝氏体钢HQ785DB冲击韧性出现波动后,进行亚温调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HQ785DB经亚温调质处理后,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非常细小,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岛明显减少,冲击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屈强比调质型X60Q管线钢的技术条件以及成分设计、淬火和回火工艺难以确定等技术难题,进行了成分的优化设计,尤其是进行了Nb、V、Ti的析出研究;进行了亚温淬火工艺和回火工艺研究,最终确定了成分体系和调质工艺,并进行用户制管实验。  相似文献   

10.
调整热处理工艺保证25MnV钢石油套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5MnV钢石油套管调质处理后冲击韧性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的亚温淬火工艺试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热处理相比,亚温淬火后的25MnV钢可得到板条马氏体之间分布有条状铁素体的复相组织,在不降低强度的前提下,明显提高冲击韧性,抑制高温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Mn-Mo-Cu-Nb-Ti-B系低碳微合金钢915℃淬火和490~640℃回火的调质工艺对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钢的组织、析出物形态和分布以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调质后,实验钢获得贝氏体、少量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复相组织,贝氏体板条宽度只有250 nm,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淬火与520℃回火后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2.1%.调质后析出物的数量激增,6~15 nm的析出物占70%以上.实验钢经过915℃淬火与520℃回火后,其屈服强度达到915 MPa,抗拉强度990 MPa,-40℃冲击功为95 J.细小的析出物及窄的板条提高了钢的强度.板条间有残余奥氏体存在,改善了实验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的目的及方法 本试验对长沙鼓风机厂产品罗茨鼓风机的齿轮材料45号钢进行了调质、正火-氮化及正火-淬火三种不同的热处理,并作成三组表面硬度不同的圆辊试件进行类比试验,从而取得不同表面硬化处理下相应的疲劳寿命极限曲线和接触疲劳耐久极限σ_H。据  相似文献   

13.
用亚温淬火改善35CrMo钢的氢脆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锦福 《钢铁钒钛》1990,11(3):40-44,69
本文研究了亚温淬火工艺对35CrMo钢力学性能和抗氢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亚温淬温度高于790℃,即钢中残留的铁素体量低于11.2%时,经高温回火的35CrMo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常温冲击韧性都有明显的提高,钢的氢脆敏感性得到改善。文中分析了性能改善的原因,初步认为亚温淬火细化了晶粒和组织,是各项性能获得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27SiMn钢油缸缸筒的亚温淬火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SiMn油缸缸筒的亚温淬火与常规淬火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减少了变形和开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淬火设备、调质原理、调质工艺修改,针对调质油罐钢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通过对淬火水量、速度及淬火温度的修改试验,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合格率,缩短了产品交货周期。  相似文献   

16.
40MnVTi锻态钢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MnVTi为非调质新钢种,强度指标(σb,σ0.2)高于46钢调质水平,塑性指标与45钢调质态相似,冲击韧性比45钢调质态低得多.对于冲击韧性要求不高的零件,非调质钢可得到满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SiMnTi钢的强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明  徐洋 《钢铁》2000,35(9):44-46,55
研究了20SiMnTi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0SiMnTi钢经预淬火+亚温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具有良好的配合。其抗拉强度达到953MPa,屈报强度为927MPa,伸长率为20%,断面收缩率为53.6%。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直接淬火+回火和离线淬火+回火两种调质工艺试制了SPV490Q大型石油储罐用高强钢。研究了淬火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经640℃回火后,钢的组织与性能的特征。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淬火加回火工艺,钢板具有更好的强韧匹配及耐回火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1种800MPa级高强钢的调质过程,分析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实验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在880~920℃之间时,随着淬火温度升高,实验钢的强度逐渐降低,-40℃冲击韧性是先升高后降低,并在900℃达到最大;回火温度在550~700℃之间,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强度逐渐下降,-40℃冲...  相似文献   

20.
45钢、40Cr钢调质热处理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一种有色金属加工工具用45钢、40Cr钢调质热处理新工艺,与传统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不同,45钢、40Cr钢在达到淬火温度后,不需保温立即淬火(又称零保温时间),再经回火处理。试验发现,经过新工艺处理后的工具综合性能与传统工艺处理的大体相当,但新工艺具有缩短保温时间,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工具表面耐磨性和内部组织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