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取纯化对叶百部多糖,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层析法从对叶百部中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命名为STP-1,分子筛层析法测定其分子质量,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研究.结果 STP-1的分子量为4.2×104Da,单糖组成包含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木糖(Xyl)、葡萄糖(Glu)和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2.35∶ 1.78∶ 1∶15.09∶ 13.56.结论 对叶百部多糖为五种单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  相似文献   

2.
茅苍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单糖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方法茅苍术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多糖粗品(APW),APW经脱蛋白、透析、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进行纯化,纯化多糖通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粗多糖主要含APW1,APW2,APW3,APW4四个组分。结论纯化多糖经高效凝胶色谱、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等分析得知:APW1分子量约为5.3×103,由Rha,Ara,Xyl,Man,Glu,Gal组成,其摩尔比为0.16:0.17:0.24:0.55:0.89:1.00;APW2分子量约为5.4×104,由Ara,Man,Gal组成,其摩尔比为0.82:1.00:0.32;APW3、APW4分子量约为7.0×105,2.0×106,均由Rha,Ara,Man,Gal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0.24:1.00:0.48:0.53及0.22:0.34:1.00:0.58;为茅苍术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并考察山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山茱萸的炮制机理.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 生品总糖含量为51.41%,得率为10.12%;制品总糖含量为53.10%,得率为5.91%,较生品多糖得率下降了41.60%.结论 山茱萸经酒蒸制后,多糖得率降低.实验结果为探讨山茱萸炮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对得到的单一多糖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并对其一级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制黄精经石油醚脱脂后,采用水提醇沉,DEAE-cellulose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色谱柱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气质联用测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种多糖(PSP-1-A),数均分子量为:1410,重均分子量(Mw)为:8640,分布宽度(Mw/Mn)为:6.12。单糖主要由半乳糖组成,另外含有少量葡萄糖(Glc)、鼠李糖(Rha)、木糖(Xyl)、阿拉伯糖(Ara)及甘露糖(Man),其摩尔比为93.8∶1.4∶1.3∶1.5∶1.1∶0.9。红外及核磁结构分析证明PSP-1-A是由β-1,4-半乳糖(gal)和β-T-半乳糖(gal)构成的线性多糖。结论:PSP-1-A是一种全新单糖组成的相对分子量均一的黄精多糖。  相似文献   

5.
猴头菌丝体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猴头菌丝体的多糖类成分进行化学组成及结构研究。方法:DEAE 纤维素、DEAE-Sephadex 柱分离,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测定纯度,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酶解、气相色谱及光谱分析等测定化学组成及结构。结果和结论:从猴头菌丝体中分离得到5 个多糖均一体,其主要成分HEPA1 分子量6 .2 ×104 ,为以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单糖组成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 33 .1∶1 .7∶1 .0 ;HEPA4 分子量2 .6 ×104 ,为杂多糖肽,肽部分由17 种氨基酸组成,占糖肽的3 .8 % ;HEPB2 分子量1 .2×104 ,为以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单糖组成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 50 .7∶2 .1∶1 .0∶2 .4 。各均一体单糖间的甙键构型均以α-甙键为主。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山茱萸补益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热水提取 ,乙醇沉淀 ,三氯醋酸除蛋白等步骤分得粗多糖 ,DEAE 纤维素及SephadexG-200柱层析分离 ,纯化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鉴定纯度并测定分子量 ,薄层层析 ,纸层析 ,气相色谱 ,气 质联用 ,甲基化分析 ,部分酸水解及13CNMR确定多糖的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一水溶性多糖Co-4 ,其分子量为 2.4 7× 104,主链为 1 ,4-连接的 β-D-葡聚糖 ,部分葡萄糖残基 6位上有分枝。结论 :首次对山茱萸多糖进行较深入的化学研究并阐明水溶性多糖Co-4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7.
秦春青  阮家耀  王瑞宇  孙培龙  张安强 《中草药》2018,49(14):3240-3244
目的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叶中分离纯化得到枇杷叶多糖,并对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分析以及结构的初步鉴定。方法枇杷叶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到枇杷叶多糖(PEL)组分,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和Sephacryl S 500 High-Resolution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均一组分(PEL60-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确定其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结果枇杷叶多糖PEL60-A相对分子质量为2.69×10~5;单糖组成主要是L-鼠李糖、L-岩藻糖,并含有少量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0.78∶1.00∶0.15∶0.09∶0.11∶0.19。结论研究枇杷叶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单糖组成,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为枇杷叶精细加工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野菊花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方法: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大孔吸附树脂LSA-21脱色与Sevag法除蛋白,再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75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野菊花多糖。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PC)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并借助衍生化气相色谱法(GC)对其单糖组成进行解析。结果:从野菊花中得到3个均一多糖CIP-1’,CIP-2’和CIP-3’。结论:CIP-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 242 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75∶1.48∶1.96∶0.72∶1.80∶3.00;CIP-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 383 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17∶1.19∶0.23∶0.56∶1.70∶2.20;CIP-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 201 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2.40∶1.43∶3.84∶7.45∶5.10。红外光谱表明,三者均为吡喃糖。  相似文献   

9.
对北青龙衣中总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均一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北青龙衣药材经沸水提取,浓缩醇沉,木瓜蛋白酶脱蛋白,D101大孔树脂柱纯化脱色,再经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化多糖组分。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检测器对其进行纯度鉴定、分子量测定。气-质联用、红外光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与结构。北青龙衣多糖经分离得到两个均一组分PJP-1a、PJP-3a,其分子量分别为:1.34×103Da、1.70×107Da。气-质联用分析PJP-3a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单糖摩尔比为:4.56∶7.53∶1∶2.48∶41.4∶17.94。红外光谱提示PJP-1a、PJP-3a可能均具有吡喃环结构,糖苷键的连接方式均为β型,PJP-1a存在乙酰氨基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芡茎多糖单糖组成及抗炎活性。方法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各组分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芡茎多糖(EFPP)抗炎作用。结果从中纯化出EFPP1、EFPP2、EFPP3 3个组分多糖,其中EFPP1、EFPP2含有量较高;EFPP1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06∶9.544∶3.967∶9.131;EFPP2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13.69∶11.64∶18.14∶6.616;芡茎多糖(EFPP)能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致炎小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有量。结论芡茎多糖是为非均一多糖,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