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庆市红色创业文化——大庆精神——由于以崇高为唯一趋向而难于直接产业化,因而与前进中的现实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产生了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庆精神与当下我国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宏观入俗,微观独立;产业例外,有所选择等途径,大庆精神顺利达到了和产业文化的和谐,这启示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即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地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2.
大庆精神乃大庆这座城市的文化旗帜,其内涵阐释发端于石油大会战,凝练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拓展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浪潮,历经了"基本内涵——新赋内涵——时代内涵冶的阐释轨迹。与此同时,大庆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伴随着城市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的调整,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也随之发生转型,其基层社会治理体制也呈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历经了"街居制——社居制——街社制冶的嬗变轨迹。非常巧合的是,大庆精神内涵阐释与大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之嬗变在时间、空间及理念三个维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然而,二者的高度相契看似巧合,实则具有内在逻辑与关联,是社会治理领域"知行合一冶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大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以大庆精神为理论指南针,大庆精神以大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为实践检测仪,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合力推进大庆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诗集《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以质朴的文风、浓厚的东北地域性文化特质承载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石油人的精神风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首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简称"大庆实践基地")有着政治资源、教学窗口、地企支持、师资人才、科研支撑等综合优势。习总书记曾讲到: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大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省首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简称"大庆实践基地")有着政治资源、教学窗口、地企支持、师资人才、科研支撑等综合优势。习总书记曾讲到: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大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首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简称"大庆实践基地")有着政治资源、教学窗口、地企支持、师资人才、科研支撑等综合优势。习总书记曾讲到: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首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简称"大庆实践基地")有着政治资源、教学窗口、地企支持、师资人才、科研支撑等综合优势。习总书记曾讲到: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首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简称"大庆实践基地")有着政治资源、教学窗口、地企支持、师资人才、科研支撑等综合优势。习总书记曾讲到: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大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首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简称"大庆实践基地")有着政治资源、教学窗口、地企支持、师资人才、科研支撑等综合优势。习总书记曾讲到: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大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10.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是无比宝贵的政治资产和文化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提升大庆人文品质,对于大庆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大庆一次创业中如此,在二次创业中同样如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大庆当前最热点的问题,即在石油资源递减的情势下,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更快地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城市模式向综合型经济城市模式转型,并全面分析了城市结构模式转型所具有的社会驱动力。这是大庆的优势,大庆也因此而具备城市结构模式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大庆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庆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壤侵蚀现象严重,沙化、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草原面积减小,产量降低,草质下降,植被发生逆行演替。气候条件是导致大庆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生产、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诱导了土壤侵蚀的发生,加快了侵蚀速度,加重了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先锋物种进行植被修复是逐步治理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庆地区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大庆地区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建立机制,分析了影响大庆地区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庆市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拥有大量的天然湿地资源,这是构成大庆市资源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支撑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然而,目前大庆湿地资源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是实现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其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应用国内外已成型的人工湿地建设技术,开展人工一自然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既可有效地保护湿地,又能恢复、维持和增强湿地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观念具有相容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作为大庆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大庆精神创新的启示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庆市城市绿地的现状和绿化材料应用的现状两个方面,对大庆的城市绿化现状进行客观的探讨 与分析,指出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一现状,结合大庆的自然条件、城市规划的格局和石油城市的自身特点, 综合应用园林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大庆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提出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庆湿地旅游供应链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市场经济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发展旅游业同样如此。大庆湿地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市政府加大力度开发旅游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旅游供应链的建设,将初级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形成旅游供应链模型。通过加强地企联合、建立区县合作机制、建立节点企业间合作机制、发展绿色旅游供应链等途径更加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曹阳  程雪芹  梁英 《科技信息》2007,(28):151-153
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农业和能源基地,但近年来"中部塌陷"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隐患。本文结合"中部崛起"战略构想,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运用新增长模型,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中部崛起战略下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上饶地区水资源利用、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关系,以水足迹法和"脱钩、复钩"理论对上饶地区水资源利用、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饶地区从2003-2011年,平均水足迹为134.35亿m3,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为主要耗水部门;在水资源消耗量增加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9年间增加了3.36倍;水资源压力远远小于1,水资源自给率值为1.124,说明上饶水资源丰富,属富水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评价结果中多数年份为强"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评价结果中多数呈弱"脱钩"状态,说明上饶市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水资源的消耗,但经济增长是在恰当利用水资源情况下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研究分析大庆地区与石油有关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以环境战略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如何与大庆地区石油高校的运行环境、管理战略相适应;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努力描述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全部要素和关系,从而提供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性框架;以组织行为和激励理论为基础,对多样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进行组合,最终形成适合该区域高等教育特征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