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实习医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 日实习医学生上报登记的35名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结果 1438名实习医学生中共收到35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暴露率为2.43%;护理专业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27名占77.14%,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他专业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器伤为导致暴露的主要形式,32名占91.43%,致锐器伤操作环节多发生在输液、注射、采血后拔针时,占77.14%;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22名,占62.86%.结论 实习医学生面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医院应加强实习医学生职业防护的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实习医学生也应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避免和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苏丽嬛  杨坚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544-1547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刚进入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调查745名医护实习生,男生250人,女生495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39人,男生217人(49.43%),女生222人(50.57%),护理专业学生306人,男生33人(10.78%)、女生273人(89.22%)。对职业暴露常见因素完全知晓率为41.2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完全知晓率38.50%,护理专业实习生完全知晓率45.10%,在学校或(和)医院接受过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培训的有724人,占97.1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95.90%,护理专业为99.02%。在学校和实习医院都接受过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培训的有211人,占28.32%,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22.32%、护理专业为3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总体完全知晓率为42.95%,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39.86%,护理专业实习生为47.39%,2个专业实习生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完全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水平和对职业防护技术的掌握程度均低于护理专业,与其重视程度和课程培训有紧密关系。2个专业实习生均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与安全防护知识缺乏系统性、安全防护技能不扎实等情况。学校和医院需协同开展学习知识—坚定信念—规范行为的全过程、系统性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强化培训在医学生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5年武汉7所大中专院校的医学生,分为对照组(2011—2013年的675名医学生,上岗前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综合培训,即一次性大培训)和干预组(2014—2015年的682名医学生,实施院-科-带教导师三步式实习生强化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暴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各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防护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1.70%(148名),低于对照组的65.33%(441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91,P<0.01);干预组主动进行血清病毒检测和强化接种乙肝病毒疫苗的医学生所占比率分别为14.66%(100名)、11.73%(80名),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6%(20名)、2.67%(18名)]。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操作环节均为配药,干预组职业暴露报告率为72.97%(108/148),高于对照组的50.11%(22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78,P<0.01)。结论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强化培训,能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倩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09-1410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自我职业防护状况与防护技能的掌握程度。方法 对62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结果 掌握足够的职业防护知识技能的仅5人(8,06%);能正确实施标准预防技术仅2人(3.23%);58人(97.55%)只知道在无菌操作前洗手与戴口罩,操作后的洗手往往被忽视;受到锐器伤、高风险职业暴露后,担心会感染某种传染性疾病的62人(100%)。结论 医学生对标准预防认知不足,知识不系统、不完整,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应该引起医学院校和临床教学医院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现状.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269名临床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2.8%的临床实习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一半以上临床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为52.4%,32.0%的临床实习生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结论 临床实习生对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发生职业暴露比例较高,需进行职业防护系统化教育和定期培训.  相似文献   

6.
谭雪雁  赵云  汤敏  孙俊波 《职业与健康》2014,(4):488-490,493
目的了解湖北省十堰市医护人员和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防护意识,为今后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3所医疗机构中的178名医护人员和138名实习医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问卷结果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和担忧程度明显高于实习生(P〈0.05)。医护人员认为最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的是心理因素危害(89.33%)、X线辐射(87.64%)和生理因素危害(76.97%);50%的实习生担忧x线辐射对自己产生伤害,预防针刺伤的方法和对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的处理方法两项护士的认知情况优于医生(P〈0.05),其他核心内容认知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知晓针刺伤可能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一项医护人员与实习生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内容医护人员认知情况均明显优于实习生(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度高,心理因素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大危害,应对其加强心理疏导与教育;实习生对职业防护认知度差,对职业危害相关防护知识认识不足,应加强对实习生的职业防护健康教育,这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更好地自我保护与工作学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原因与防护措施。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某院2007--2008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认知态度及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年期间共发生68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19%,以护士为主(占80.88%),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86.76%),暴露源以血液为主(占94.11%),病原体以乙肝(48.53%)、梅毒(23.53%)、丙肝(14.71%)为主,发生原因以医务人员刺伤自己为主(87.76%),防护手套使用率为19.12%,均无使用防护眼镜。职业暴露发生后,有41.18%、22.06%的医务人员表示出害怕与无可奈何心理状态,95.59%的医护人员期望得到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结论:该院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较为淡簿,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健全安全防护组织网络体系,执行安全操作标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833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7.0%的实习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教育,>50.0%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锐器伤发生率为57.9%;对其专业、是否了解职业暴露、是否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学校是否开展了职业防护课程、实习岗前培训时是否接受了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为实习生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43.6%的实习生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95.7%的实习生愿意接受医院开展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结论 实习生对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发生职业暴露比例较高,需系统化教育和定期培训,完善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和专业医学生实习前医院感染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情况,探讨针对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的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某大学医学院2008-2010级接触临床初期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医学生448名,剔除调查问卷资料缺失20%条目者,实际获得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为93.97%。在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方面:各专业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04,P<0.05),其中护理专业正确率(78.28%)最高,康复专业正确率(60.90%)最低;各年级医院感染知识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P<0.05),2008级正确率(75.51%)最高,2010级正确率(70.63%)最低。在态度方面:>90%的医学生认为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重要,各年级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39,P>0.05);各专业医学生对待医院感染的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86.70,P<0.05),护理专业得分最高,50%的学生得分>74分,医学检验专业得分最低,50%的学生得分>66分。在行为方面:54.46%的学生经常/一直表现出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的行为,各年级和各专业学生行为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36.49、180.32,均P<0.05),2008级50%的学生得分>60分,2009级相对较差,50%的学生得分≤55分;护理专业平均得分最高,为(63.76±10.11)分,临床八年制平均得分最低,为(47.94±14.35)分。结论接触临床初期医学生的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态度方面较好,但行为亟待养成;有必要进行早期多途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强化医学生的医院感染意识,促进其职业防护行为,减少其在实习期间的职业暴露和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学实习生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认知情况,为提升医学实习生职业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1月对重庆市5家三甲教学医院的18名医学实习生进行半结构访谈, 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并借助Nvivo 12 Plus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群:(1)对职业安全内涵的认识。包括认同重要性、关注不足、认知不充分;(2)职业安全事件的影响。包括身心、行为、职业选择;(3)对职业安全措施的看法。包括安全措施不足和安全保障期望。结论医学实习生高度认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性,但还需强化其重视程度。同时应通过思政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应对职业安全事件。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医学院校、社会媒体应发挥协同作用,全面落实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检验科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有217名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72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3.18%,其中实习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达46.23%,工作年限1年的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9.56%。发生职业暴露的检验人员岗位主要是门诊采血室(占38.89%),暴露类型以采血针头刺伤、血液和体液污染皮肤黏膜为主,占76.39%。2011—2014年该院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53.66%(22/41)、41.67%(20/48)、26.23%(16/61)、20.90%(14/67),呈下降趋势(χ2=12.286,P0.01)。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感染管理科要求上报仅23例,漏报率达68.06%(49/72),正确规范处理率达80.56%(58/72)。结论应加强检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处理流程,强化上报意识,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布鲁氏菌病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卫生行为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东西湖区与羊养殖、贩卖等密切相关的职业人群进行布病卫生防护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147人,男性居多,占62.59%(92/147),年龄集中在20~79岁,平均年龄50.6岁,职业以羊散养户为主占87.07%(128/14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7.56%(114/147),调查人群布病卫生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9.18%,其中男性对布病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女性(X2=12.849,P〈O.01)。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西湖区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散养户暴露于饲养环境以及与病死羊接触过程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意识差,因此,在职业人群中加强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运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某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液/体液职业暴露246例。职业暴露人群以在职护士为主(95例,占38.62%);职业暴露发生地点主要为病房(148例,60.16%);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219例,占89.0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操作环节主要为手术意外(69例,占28.05%);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共123例(占50.00%);暴露医务人员经局部处理和预防用药后,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某院连续三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分布,为做好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某院登记上报的70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数据采用Excel 2007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在上报的70名职业暴露人员中护士(82.86%)和医师(8.57%)排名前两位;乙型肝炎病毒为主要暴露源,占52.86%;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为外科病房、内科病房、门急诊和手术室,分别占34.29%、22.86%、18.57%和11.43%;根据职称不同,职业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实习人员(10.05%)、初级职称(2.52%)、保洁物业(1.69%)、高级职称(1.42%)、中级职称(1.39%).发生较多的操作环节为输液完毕拔针、拔针回套和医疗废物处理,分别占38.57%、18.57%及17.14%.结论 调查结果能为该院血源性暴露防控提供依据,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报告监测系统,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并督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8年48例职业暴露案例资料。结果 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暴露19例,乙型肝炎病毒暴露18例,丙型肝炎病毒暴露6例,梅毒螺旋体暴露5例。手术科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9例,非手术科室16例,其他科室3例。暴露途径以手术中各种锐器伤最多见,达16例。发生职业暴露最多者为医生24例(实习医生4例),其次为护理人员21例(实习护士8例),检验人员2例,助产人员1例。对职业暴露者均及时进行了预防性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发生职业暴露后须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院研究生职业暴露监测资料。结果共监测3 362名在院研究生,发生职业暴露56例,职业暴露率为1.67%。最常见的职业暴露部位为左手大拇指(15例,占26.79%),职业暴露环节以手术中最高(29例,占51.79%),手术和诊疗操作过程中共发生职业暴露40例(71.43%),均属于锐器伤。暴露源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者46例,占82.14%。发生职业暴露者以外科学研究生居多(37名,占66.07%),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暴露率(2.31%)高于博士研究生(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25,P0.001)。经及时处理及预防用药,发生职业暴露的研究生无1人感染。结论加强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防护;暴露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减少医学研究生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