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在壮年时候常有“难得浮生半日闲”的感慨。然而,若真到了离退休的年龄,从岗位上退下来,终日无忙有闲,有些人则像一块陨石在大气中飞落震颤,经过高速摩擦仿如通过“炼狱”之后落到地面,而后平平静静地“闲”起来。然而恰在此时此刻,一些老人闲而不“适”了。  相似文献   

2.
作为炎黄子孙.应该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文明开化的历史久远,留给了我们极其丰富的文化宝藏。现在群众喜闻乐见、功效显著的康复气功,从有文字记载,就可以追溯到唐尧虞舜时期。那时华夏中原,阴雨湛积,水道壅塞,“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见《吕氏春秋·古乐篇》)说明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古人称之为“大舞”──“摇筋骨,动支节”的导引术了。“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己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一段见诸于《庄子·该意》的文字,说明二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遵古炮制”众说不一。一曰:遵古炮制.天经地义不可改也:一曰:遵古炮制差矣,不可照搬:一曰;遵古炮制可谓复古,不可用也,如此种种。笔者认为,机械照搬,不可取也;全盘否定,抹杀功也.应客观地、全面地对古法炮制进行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可以遵循以下几方面:1继承是发扬的基础和条件 中药炮制法则是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而制定的,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在古医药文献中常有关于炮制方面的论述,宋代《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曾论及中药“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  相似文献   

4.
一、类证鉴别(每小题5分,共20分)1.感冒与时行感冒2·瘿病与谋痛3肺痨与虚劳4.痞块与痞满二、境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清志不舒──,逐渐引起──。2·疟邪侵入人体以后,伏于──,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3·《内经》对卒中昏迷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的名称。4·便秘,虽属失常,但与──关系甚为密切。5噎即噎塞,指;隔为格柜,指──。6.太阳头痛之部位,其痛在──,厥阴头痛,其痛在。7腰痛,偏阴虚者以──为主方,无明显阴阳偏虚者,可服用──补肾以治腰痛。8.耳鸣、耳聋治法为治肝胆…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损伤称“伤筋”,伤筋不仅有“瘀”“有热”,而还有“未破皮”与“破皮”之分,前者多属瘀血凝滞,后者除瘀血外,常有风毒之邪乘隙内侵,毒瘀互结,日久壅而发热,内腐血败,从而出现受伤部位的红肿热痛。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叶天士说:“其热传营,舌色必绛”。为什么在临床上有时温病邪已入营,却舌色红而不绛呢? 答:舌诊是温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前人有“温病重舌不重脉”之说。所以叶天士对营分的舌诊,谆谆告戒后人:“舌色必绛”。但在临床中(包括前人的温病医案),常有病已入营而舌色不绛。究其原因,约有如下三种: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大鼠胆汁流量为指标,观察耳──体穴电针对胆汁分泌的影响。当电针耳穴“肝胆”区和体穴“肾俞”时,胆汁流量显著增加,而且有持久的后作用。将从电针有效大鼠的十二指肠中提取出的组织液注射于另一大鼠的静脉中,可产生类似于电针使胆汁增加的效应。说明耳──体穴电针的利胆效应可以通过十二指肠分泌的体液物质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龚居中,字应圆,号如虚子,江西金溪人,明代著名医家,他精于诊治肺痨,医名贯古今。通晓养生,师古而不泥古,是一位难得的痰火治未病大家。对于痰火治未病的重要性,龚氏认为“痰火固为恶候,治之愈与不愈,亦在人之调摄何如尔”。兹就其特色。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熟人血室证与热入营血证热入血室证,由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什最早提出,并加以论证、立法、出方,认为是妇人“经水运来”或“适断”,恰遇“中风”或“伤寒”,外邪乘虚袭入血室,与血相搏而血结不行,致生“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或“昼日明了.暮则谚语,如见鬼状”.“胸胁满如结胸”等证;或因阳明气分热盛一邓陷血定,而致“下血话语,但头汗出”等。热入营血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最先阐明,而后各家又广为深入论述充实,系指湿病邪气内陷而出现营分证的深重阶段。多表现为高热,夜间尤甚,心烦不席.神昏…  相似文献   

10.
日本和美国3所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CRD—BP”在大肠癌恶化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在实验器皿中培养大肠癌细胞,发现蛋白质“CRD-BP”可促进“贝塔连环蛋白”等3种蛋白质结合,使3种蛋白质协调发挥作用,而“贝塔连环蛋白”等此前就被证实和大肠癌恶化相关。在验证实验中,他们依靠基因操作破坏“CRD—BP”的功能,在不施加其他任何外因的情况下,癌细胞的自然死亡率约上升2.5倍,其增殖也被控制在原先的约1/3内。同时,对比多名大肠癌患者病灶周边组织和健康部位可发现,病灶周边存在较多“CRD-BP”,证明了这种蛋白质确实对癌症恶化产生影响。他们认为,半数大肠癌患者的病情恶化与“CRD—BP”蛋白质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一九九四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于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30分)1.“形与神俱,不可分离”反映中医学的(①)①唯物观...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夫脉当取之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阴弦故也。”该条文以脉诊的“太过”与“不及”说明胸痹心痛“阳微阴弦”在于脉象的临床表现,所谓“阳微”是指阳脉微,“阴弦”是指阴脉弦,而关于阳脉和阴脉,历代医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以徐忠可、吴谦等为代表,以诊脉部位分阴阳,关前寸部为阳脉,  相似文献   

13.
您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吗:一老僧云游,路过一深山,见一少妇追打一老妇人,僧细问之,才知少妇乃是老妇人之亲生母亲,因驻颜养生有方,年九旬而犹有少妇之容,其女因拒服她配的驻颜.延寿之药而被追打。详问妙药为何物──枸杞是也。枸杞,性味甘、平,无毒,功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本品久服可长肌肉、益颜色,坚筋骨而轻身不老,先辈们自古以来就将枸杞视为驻颜.延寿之佳品,故而被列为本经之上品。据《别录》中云:“枸杞,补益精气、强盛阴道”。而《本经》中述该品:“久服坚筋骨。”《药性论》中载:“补益精诸不足……明目安神…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在祖国医学中属“眩晕”范畴:张景岳说:“无虚不作弦”,李东垣提出:“无痰不作眩”等,说明各种因素皆能致人发病,血压升高更不能抛开这个范围因素。血压的升高,有直接明显的联系因素,更有不明显的间接联系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高血压时要求因对症,把握巨细。中医对“善治痰者,而不治痰,而行气也”,“治风者,当以行血而风自减也”的理论,更明确了治疗高血压间接疗法。本文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分别采用平肝潜阳,滋阴养肝法;补气养血,滋阴育阳法;滋肾益肝,升清荣脑法;健脾益气,祛痰降浊法;活血化痰,通脉舒络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近现代史上,中西文化──包括医学和哲学在内——相遇后,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对于这些“新问题”曾经出现过一些很不相同的观点和答案,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本文标题中所谓的“双重的中西会通与分判”,其直接含义是说无论在医学领域中还是在哲学领域中都存在着“自身领域”中的“中西会通和分判”的问题。 很显然,这是中西医学相遇后和中西哲学相遇后,对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走向”的一种分析、估价和答案。 我在此想着重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分析、估价和答案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 在医学领域中,特别是对于“中医…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教经典《太平经》也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为此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学说。即“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说明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种原则──一切为了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年人要从有利于身体健康出发,将身体健康做为老年人生活的最高原则,才能活得充实愉快,使生命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两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老年人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都要做到乐观豁达,善于解脱,宠辱不惊,潇洒度日。在对待日常琐事和与家人亲友的交往中,更要“难得糊涂”,切勿处处斤斤计较,徒增烦恼而损害了身体健康。三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进入老龄,常有人嗟叹“老了!老了!”也有人团体弱多病而唉声叹气。常言道:“叹老老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功──足反射疗法蒋平国中国气功──—足反射疗法,是继承我国传统的“脚穴疗法”,结合现代生物全息论的原理,将气功经络同国际上流行的“足反射疗法”相结合,形成以按摩─—点穴─—发气治病三步合成的医疗气功功法。自古就有“脚掌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一、以法统方综观“新方”,不难看出景岳重视“以法统方”。这不仅表现在将“新方”类分八阵,在具体遣药组方上还强调“法贵合宜”。《新方八阵·八略》谓:“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此方之不必有也。方以法立,法以制宜,此方之不可无也。”说明景岳讲究组方一定要合于法度,不合法度的组方没有实际用途,不  相似文献   

20.
常有读者朋友来信问及我的写作“诀窍”。在本义中我论述这个问题,供朋友们参考和商讨。我写东西有三个特点:一是敏捷,我曾做过试验,一天的写作量可达到五万字以上;二是流畅,我可以轻轻松松地连续写作十二小时,而且文不加点;三是灵活,即不怕干扰,可随时“中止”写作,也可随时调控“灵感”。我并非什么天才,只不过有一套特殊调控“灵感”的理论与技术。下面,就从三个角度予以说明。一、“灵感”是阴性物质的表现形式首先应肯定,“灵感”是客观存在的。曾有科学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结论是:60%以上的科学发明来自于“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