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坡州出版城     
《出版参考》2009,(6):52-52
新的文化共同体 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是坡州出版文化信息产业园区的简称,为推动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国家制定、民间主导的韩国国内独一无二的产业园区,也是该城市所追求的功能以及作用的象征性品牌。  相似文献   

2.
两类文化商品及其价格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以中央<建议>的名义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新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完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弄清文化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本文拟在分析比较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概念及其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文化产品的价格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可以说,这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4.
李顺德 《中国出版》2012,(15):18-2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生产力,这已是全球性共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此,我国早在2001年就正式将文化产业纳入了中国“十五”规划纲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深化出版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清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方法更加细致,步骤更加具体;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放到了与文化事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分别提出了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整个文化领域发展思路的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文化产业主要指:影视制作、报纸刊物、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各种信息服务等等,推向市场企业管理,自负盈亏。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将推动中国文化特别是影视事业的新繁荣。 本文就社会主义电视产业的规律、社会主义电视产业和资本主义电视产业的共性和个性、如何推动中国电视产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等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找准着力点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  相似文献   

10.
管洪 《传媒》2013,(1):26-27
党的十八大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特别指出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政  相似文献   

12.
吴俐萍 《新闻前哨》2005,(10):14-15
2003年,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文化产业单位则面向市场,依法经营。文化产业理论的重大突破为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传媒产业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传媒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随之发生变化,并在改革走向上显现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从而吹响了文化强国的号角,中国文化产业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和黄金期。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认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工信部明确表示要密切跟踪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历史背景之下,我国3G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而言更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体制改革与科技期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政策,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加入WTO文化市场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出版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此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双效"发展备受瞩目.从长远发展来看,科技期刊的出版单位可能会逐步由文化事业转型为文化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必须"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版产业资本运营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出版产业也迎来了其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次强调了党的十七大的精神,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时代呼唤大批优秀出版家的出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思想,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由于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只有建设一支强大的优秀出版家队伍,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才能获得可靠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批优秀出版家大批优秀出版家的出现首先是时代进步的呼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