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1例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  樊晋川  王少新  王薇  陈建超 《四川医学》2005,26(12):1371-1372
目的 回顾21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对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进行探讨。方法 1999~2004年行喉次全切除环-舌骨固定术或环-舌骨-会厌固定术21例,声门上型8例(T2N0 1例、T2N1 2例、BN0 2例、T3N1 3例),声门型13例(T2N0 2例、T2N1 4例、T3N0 5例、T3N1 2例)。其中行环-舌骨-会厌固定术12例,行环-舌骨固定术9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13~42天(平均26d)拔除鼻饲管。术后的发音情况也令人满意。术后随访1~6年无局部复发。结论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适于部分声门上型和声门型喉癌,在行喉次全切除时能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前皮瓣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8例声门型喉癌,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用颈前皮瓣修复缺损.其中T1aN0M018例,T1bN0M012例,T2N0M030例,T2N1M03例,T3N0M011例,T3N1M04例.结果 全部皮瓣均存活,无坏死,术后2周内拔管率为97.43%,全部患者2周内恢复正常饮食.术后1年进行发声功能评定:Ⅰ级5例(6.41%),Ⅱ级46例(58.97%),Ⅲ级21例(26.92%),Ⅳ级6例(7.69%).术后随访满5年42例,3~4年20例,3年内16例,5例术后2年复发,行喉全切除术 颈清扫 放疗.结论 颈前皮瓣是修复声门型喉癌(T3以下)手术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192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就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行喉次全切除术192例,按1997年UICC分型:声门上癌48例(T3N0M0 24例、 T3N1M0 24例);声门癌108例(T2M0M0 60例、 T2N1M0 18例、 T3N0M0 18例、 T3N1M0 12例);跨声门癌36例(T2N0M0 18例、 T2N1M0 6例、 T3N0M0 6例、 T3N1M06例)共6种术式,即垂直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30例;垂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54例;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保留会厌的喉次全切除术18例;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Pearson's近全喉切除术18例;同期颈廓清术66例,均为单侧。结果 192病例均恢复发音功能,12-30天全部克服误咽拔除鼻饲管。162例术后10天-3个月拔除套管,12例因喉狭窄不能拔管,18例Pearson's手术除外,拔管率为93.1%,已随防3年192例,生存率为100%(192/192)随访5年132例,生存率为86 .4%(114/132)。结论 喉次全切除术是根据肿瘤的厡发部位,扩展范围采用适当的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将喉的正常部分准确安全地保留下来,经过整复恢复喉全功能或部分功能,因而是保存喉功能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叶晓英 《当代医学》2014,(9):104-105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治疗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声门型喉癌类患者,其中T2N0M0 36例,T2N1M017例,T5N1M017例,对患者采取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986%,术后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显著,能够比较满意地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192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就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行喉次全切除术192例,按1997年国际抗癌协会(UICC)分型:声门上癌48例(T3N0M0 24例、T3N1M0 24例),声门癌108例(T2N0M0 60例、T2N1M0 18例、T3N0M0 18例、T3N1M0 12例),跨声门癌36例(T2N0M0 18例、T2N1M0 6例、T3N0M0 6例、T3N1M0 6例).共6种术式,即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术30例,垂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54例,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保留会厌的喉次全切除术18例,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Pearson′s近全喉切除术18例;同期颈廓清术66例,均为单侧.结果 192例均恢复发音功能,12~30 d全部克服误咽拔除鼻饲管.162例术后10 d至3个月拔除套管,12例因喉狭窄不能拔管,18例Pearson′s手术除外,拔管率为93.1%.192例已随防3年,生存率为100%(192/192);132例随访5年,生存率为86.4%(114/132).结论 喉次全切除术是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扩展范围采用适当的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将喉的正常部分准确安全地保留下来,经过整复恢复喉全功能或部分功能,是保存喉功能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0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行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22例,采用多种方法修复喉缺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0年1月~1998年12月行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22例,均为男性,年龄47~71岁,平均56.6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TNM分期:T1N0M0 9例,T2N0M0 7例,T3N0M0 3例,T3N1M0 2例,T3N2M0 1例.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随访满5年者1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带状肌瓣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喉缺损修复的应用。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2月我科对21例喉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其中T1aN0M06例,T2N0M013例,T2N1M02例,均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用颈前带状肌瓣修复缺损。结果1个月后的拔管率为95.2%,进食正常。术后1a发声功能II、III级分别为48.7%和41.3%。术后随访满2a8例,0.5~1.5a13例,2例术后分别于1a、1.5a复发,行喉全切除术+颈清扫+放疗。目前在访人数21例。结论声门型喉癌(T3以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颈前带状肌瓣是修复喉缺损较好的材料,取材方便、容易制作、容易存活,术后拔管率高、发声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声门癌的价值。方法:总结32例声门癌行改良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2N0M026例,T2N1M02例,T3N0Mo2例,T3N1M0 2例。结果:32例病人均在术后14~20d内拔除鼻饲管。发音量在正常的1/3~1/2,且声音清晰。32例病人1月内拔除气管套管4例,放疗后拔除气管套管28例,拔管率100%。3年存活率93.4%。结论:改良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具有恢复好生存质量高,易掌握的优点,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用于治疗声门型喉癌的疗效以及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声门型喉鳞癌21例,均行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加上双侧Ⅱ、Ⅲ、Ⅳ组淋巴结清除术或一侧Ⅱ、Ⅲ、Ⅳ组淋巴结清除术加上病变较轻侧Ⅱ、Ⅲ组淋巴结清除,19例行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2例行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4例T4及2例T3N1病例术前以泰素 顺铂(TP)方案化疗一个周期,7例T4及N1的病例术后放疗50 Gy.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3年均未见肿瘤复发,2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咽;吞咽功能训练时间7~50 d;其中1例CHP患者训练1月后出现吸入性肺炎,停止训练,经抗炎治疗,继续训练后完全恢复吞咽功能;另1例CHP患者训练3周后恢复吞咽功能.所有病例术后均成功拔管,拔管率100%;发音功能良好、中等、差者分别为2、16、3例.结论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既能保证肿瘤根治又能较好地保全喉功能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手术的质量。方法:喉癌患者22例,声门癌T1bNoMo2例,T2NOM05例,T3NOMO4例,声门上瘤T2NOM03例,T2NIMO2例,T3NOMO2例,T3N1MO1例,跨声门癌T3N0MO1例,T3N1M02例。应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3年局部控制率达90.9%,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0天~第45天(平均18d)投出气管套管。无误吸8例,14例有程度不同的谈吸,最终全部得以克服,术后所有惫者均恢复了喉的发音、呼吸、吞咽的生理功能。结论:要提高手术疗效,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手术切缘及新喉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会厌及肌筋膜重建术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 ,观察喉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为 30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后会厌下拉肌筋膜成形术。结果 :患者均随访 2年以上 ,喉功能均恢复良好 ,1例T2 N0 M0 术后 12个月颈淋巴结转移 ,行颈廓清术后再次复发 ,后死于肺转移。1例T4 N0 M0 术后 1年局部复发 ,行全喉切除术 ,未再复发。 1例术后发生肺炎 ,2例气管切开处感染 ,均治愈。结论 :喉部分切除会厌肌筋膜重建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金新  李佩忠  张欣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135-135,138
目的:探讨颈淋巴淋清扫术治疗cN0声门上型喉癌的手术疗效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6月颈淋巴清扫术cN0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T1N0M0 6例,T2N0M0 10例,T3N0M0 6例,全部病例术中随诊3年以上,喉部肿瘤20例经喉水平部分切除术,2例行喉全切除术,同期行择区性(Ⅱ~Ⅳ区),颈淋巴清扫16例,改良全颈淋巴清扫6例。结果: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2.9%,其中,T1病变5年生存率为96.8%,T2病变5年生存率为90.6%,喉的局部控制率为97.2%,喉局部和颈部区域5年控制率为92.5%,喉局部复发1例,颈部区域复发1例。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cN0声门上型喉癌是一种必需而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喉癌的手术治疗(1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5-1996年129例喉癌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手术方法为全喉切除50例、水平垂直(3/4)喉部分切除10例、声门上喉部分切除8例、额侧喉部分切除3例、垂直部分喉切除术50例和声带切除8例。结果 喉部分切除全部病例术后恢复发音功能,2-3周拔除鼻饲管,67例拔除气管套管,12例不能拔管。喉部分切除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70.8%,全喉切除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72.0%。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保留喉功能的根治性手术。喉癌患者经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50例喉鳞癌复发患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首次治疗方法及病理情况与肿瘤复发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1992年至2008年所收治的50例复发性喉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复发性喉鳞癌共50例,其中局部复发21例(42%),颈部淋巴结转移27例(54%),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2例(4%);复发喉鳞癌病理中Ⅰ~Ⅱ级19例(38%),Ⅲ~Ⅳ级31例(62%);局部病灶T1-224例(48%),T3-426例(52%);首次治疗全喉或近全喉切除21例(42%),其他治疗如部分喉切除20例(40%),放化疗等9例(18%)。再次治疗采取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及(或)淋巴清扫术合并放化疗。其中局部复发组5年生存率33.33%(7/21),颈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29.63%(8/27),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0%(0/2)。术后复发时间8~42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3个月。结论:喉鳞癌治疗后复发同病理分级、首次治疗方法有相关性,与局部病灶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对复发喉鳞癌的治疗应以根治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垂直半喉切除的术式和利用正常组织重建修复残喉,恢复喉功能的方法。方法对T1,T2声门型,会厌未侵及,无转移的53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并用双肌蒂瓣进行残喉修复。结果 53例手术全部成功。51例14~25 d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恢复自体喉呼吸,均能较清晰发音。2例未能拔管。无1例呛咳、误咽、咽漏等。结论 T1N0M0及部分T2N0M0病例,在垂直半喉切除术后,保留甲状软骨,利用患侧甲状软骨表面的胸骨舌骨肌形成双肌蒂瓣翻入喉内进行残喉修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后会厌在喉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L  Luan X  Pan X  Xie G  Xu F  Liu D  Lei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03-1305
目的:探讨会厌在喉癌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2-1999年间因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并实施会厌喉功能重建术,共168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168例患者中,声门上癌25例,声门癌140例,声门下癌3例。根据病变情况不同,采用相应的切除方式,以残存会厌下移重建喉功能。结果:168例患者中,135例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0.36%。所有患者均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饮食,无误吸。全部患者3年生存率为89.48%,5年生存率为74.14%。结论:会厌是喉部分切除功能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保全性手术在高龄喉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71例70岁以上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11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8例,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11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2例,喉次全切除会厌成形术25例,同时行颈清扫术27例。结果:71例均恢复发声功能和吞咽保护功能,拔管率为66.20%;3年生存率为66.04%,5年生存率为47.0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条件下,高龄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A,MEN 2A)家系筛查的临床意义和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一个MEN 2A家系行家系调查,提取外周血行RET原癌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并对无症状的基因突变携带者行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基因检测该家系为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第634位点TGC→CGC杂合错义突变,即p.C634R突变,与MEN 2A患者临床表型-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或MTC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heochromocytom ,PHEO)完全共分离。6例MEN 2A中,男4例,女2例;首次诊断平均年龄33.5(19~65)岁;MTC平均直径2.3(0.7~5.2)cm。其中3例以颈部占位或伴腹泻就诊,接受了不规范的甲状腺切除术或+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或+侧颈部淋巴结清扫;T2N1bM02例,T3N1bM01例。3例无症状者中2例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另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右侧颈淋巴结清扫术;T1N0M02例,T1N1bM01例。仅见1例无症状者伴发左侧PHEO(1/6)并优先于MTC接受了左侧PHEO切除。6例术后4例降钙素仍升高,其中有症状中的1例( T3N1bM0)先后接受了4次颈部手术,仍于首次术后130个月出现多处骨转移伴骨痛(T3N1bM1),服用范得他尼2个月后骨痛消失,至今带瘤生存32个月;另外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各1例(T2N1bM0和T1N1bM0),分别在首次术后6、7个月接受了再次手术,包括另1例未再次手术的有症状者(T2N1bM0),3例至今分别已22、22和20个月,降钙素仍升高。其余2例无症状患者(T1N0M0)术后已随访20个月,降钙素均<2.0 ng/L。结论对MEN 2A家系进行临床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术前整合RET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对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预防性全甲状腺切除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980年10月至1997年10月间63例不同部位的喉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不同术式行部分喉切除术,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19例。垂直半喉切除37例,水平半喉切除7例,4例做了功能性颈廓清术。术皇44例辅以放疗。结果:3年、5年生存率分别81.8%、79.1%,发音及吞咽功能均恢复,拔管率达92%。结论:认为掌握手术指征,充分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是部分喉切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