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根据《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基地建设的影响研究》实施方案选择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为干预组、王店镇为对照组,对干预组3 2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对照组5 68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比较二组高血压控制率及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0.37%和59.85%,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11—2013年十预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205例(721/10万),心脑血管事件死亡50例(176/10万),对照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607例(1 282/10万),心脑血管事件死亡139例(293/10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其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脉压进行分组,以脉压≥60mm Hg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脉压60mm Hg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说明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脉压≥60mm Hg比脉压60mm Hg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易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总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年龄≥60岁,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ISH诊断标准(5321例)和正常血压诊断标准(2226例)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49.5±2.7)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ISH在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①与正常血压组相比,ISH组的平均年龄较大,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期间共发生383例心脑血管事件。在老年人群中,ISH组中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84%、1.32%、2.89%、0.66%和1.50%,高于正常血压组的3.23%、0.49%、1.66%、0.27%和1.21%,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事件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ISH组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RR分别是正常血压组的1.69倍(95%CI1.21~2.35),2.30倍(95%CI1.02~5.23)和1.64倍(95%CI1.03~2.61)。结论老年ISH是总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脂联素血症与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清脂联素浓度升高。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表明,替米沙坦是药物结构上比较独特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T)激动剂的功能,能调控血糖、脂肪代谢、胰岛素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了能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还具有过氧化物感相关基因及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含有蜜环菌粉和黄芪多糖,这两种成分能增加脑血流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免疫反应,参与机体代谢及抗应激反应。我们观察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是否与替米沙坦有协同作用,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提高脂联素浓度的同时,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MH)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8~2017-08在该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压组(n=32)和MH组(n=34),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 MH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5)。M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4hSBP与腰围及BMI呈正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腰围和BMI是MH的危险因素(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H患者发生MACCE风险增加(P 0. 05)。Cox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24hSBP和患有MH是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会升高血压水平和加剧清晨血压波动,24hSB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阿司匹林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或冠心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年龄、血压、性别、吸烟等高危因素的影响.由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牵头,联合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网络内的娄底市中心医院、衡阳市中心医院和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3家二甲和三甲医院进行了开放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完成临床研究病例2 430例,其中治疗组1 264例,在给予降压或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塞宁(肠溶阿司匹林缓释片)50 mg/d~100 mg/d;对照组1 166例,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事件总发生率及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者P<0.001).治疗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较对照组的相对危险度为0.341(0.254~0.460),其中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0.379(0.258~0.559),发生脑出血的相对危险度为0.203(0.106~0.388),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0.335(0.107~1.051),而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0.148(0.052~0.423).此研究结果证实,给高危人群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还发现,年龄、血压、性别、吸烟及饮酒是影响高危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全球每年有 5 0 0万人死于脑卒中 ,15 0 0万人发生非致命性脑卒中 ,累计全球有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生 (TIA)患者 5 0 0 0万人。脑卒中 5年再发率为 15 %~ 2 0 %。中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 15 0万人 ,累积脑卒中 6 0 0万人 ,其中 2 /3有程度不同的残废 ,脑卒中占中国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 ,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 ,给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 0世纪 80年代后 ,围绕脑卒中后是否需要进行降压治疗 ,在国内外医学界均有较大的争议。为探索脑卒中后降压治…  相似文献   

9.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及偶测血压与高血压预后的关系。  方法 :随访的 12 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时分别测量基础状态下动态血压及诊室血压 ,并根据白昼舒张压水平分为高、中、低、3组 (HL组 36例、ML组 5 1例、L L组 42例 ) ,然后在平均 38个月随访观察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  结果 :12 9例中发生心、脑、肾各类事件者 2 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事件患者各项动态血压参数明显高于非事件患者(P<0 .0 5~ 0 .0 1) ,而两者诊室血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L L、ML、HL 3组中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例 / 10 0人年、5 .1例 / 10 0人年及 9.5例 / 10 0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 :收缩压节律、夜间收缩压水平及总胆固醇水平为高血压患者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分别为 RR=3.0 5、RR=1.2 7、RR=1.48(P<0 .0 5~ 0 .0 1)。  结论 :动态血压在判断高血压预后方面较诊室血压更具有临床意义 ,较高的动态血压水平 (白昼舒张压水平 )提示不良的预后 ,收缩压节律、夜间收缩压水平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肾脏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文 《高血压杂志》2003,11(2):96-97
人类发现高血压已有 10 0余年的历史。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 ,人们认为高血压是机体的代偿反应 ,不应该进行积极降压治疗。五十年代开始 ,许多临床观察提示高血压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尤其损害心脑肾脏器。因此开始对恶性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 ,即对血压 >2 0 0 />12 0mmHg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六十年代对严重高血压 (血压>180 />110mmHg)进行降压治疗。七十年代治疗中度高血压。但对轻型高血压是否需要降压治疗尚有争议。并开始了一系列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几个轻型高血压临床试验的推动下 ,八十年代开始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MH)与清晨血压波动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诊室血压140/90 mm Hg的非高血压受试者320例,年龄40~79岁,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 h平均收缩压≥130和(或)24 h平均舒张压≥80 mm Hg与否分为正常血压组(n=194)和MH组(n=126),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随访终止时间为2018年6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源性死亡。结果 MH组体质量指数、吸烟及糖尿病比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5)。M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14.9±9.3)比(11.2±9.2) mm Hg/h]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1),MH组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各参数水平也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5)。MH组MACCE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组(7.14%比2.06%,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H患者发生MACCE风险明显增加(P=0.009),糖尿病患者MACCE发生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2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MH组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HR=1.589,95%CI 1.161~2.175,P=0.004)、白天收缩压平台水平(HR=1.155,95%CI 1.005~1.327,P=0.042)是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MH患者白天收缩压平台水平升高和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MAC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暴露(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为观察对象,排除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52 980例。以观察对象完成第3次健康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为终点事件,随访终止时间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2017年12月31日)。按cumFBG四分位分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心脑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心脑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随访(6.76±1.03)年,cumFBG第1至第4四分位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度分别为3.42/千人年、4.57/千人年、5.68/千人年和9.53/千人年,且随着cumFBG增加,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经Log-rank检验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HCTZ)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用卡托普利25mg,3次/d,口服,氢氯噻嗪25mg,1次/d,口服。B组用卡托普利,用法用量与A组相同,氢氯噻嗪12·5mg,1次/d,口服,共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偶测血压(OBP)、24h动态血压(ABP)、血生化指标并评价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A组和B组治疗后OBP、ABP监测的血压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5%,A组降压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1·7%、6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低血钾发生率分别为15%、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4.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血压晨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8~24 h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 mmHg],口服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rag/6.25 mg,4周后血压不达标者用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5.0 mg/6.25 mg继续治疗4周,应用ABPM评价治疗前后服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以起床后2 h内SBP增加≥23 mmHg,DBP>15 mmHg为晨峰阳性(MBPS)( )组,低于以上值为MBPS(一)组.结果 1)入选84例患者,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治疗4周末,24 h SBP/DBP降低(10.8±1.7)/(8.6±0.8)mmHg,服药后18~24 h SBP/DBP降低(10.1±1.5)/(7.6±1.O)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d0.01).MBPS( )和(一)患者的服药后18~24 h SBP/DBP分别降低(11.1±2.5)/(8.9±1.8)mmHg(n=26)和(9.9±1.5)/(8.0±2.O)mmHg(n=58)(组间比较,P<0.05).MBPS( )患者的晨峰程度降低(14.1±2.7)/(10.5±2.5)mmHg(P<0.05),而MBPS(一)患者的晨峰程度未见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HCTZ)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用卡托普利25 mg,3次/d,口服,氢氯噻嗪25 mg,1次/d,口服.B组用卡托普利,用法用量与A组相同,氢氯噻嗪12.5 mg,1次/d,口服,共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偶测血压(OBP)、24 h动态血压(ABP)、血生化指标并评价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末,A组和B组治疗后OBP、ABP监测的血压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5%,A组降压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1.7%、6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低血钾发生率分别为15%、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福辛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给予福辛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福辛普利治疗,疗程8周,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3%(P<0.05).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福辛普利.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30~70岁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30027人)和理想血压诊断标准(15614人)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0~53.0(47.6±3.2)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均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461例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病致死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9%、0.57%、0.20%、0.23%和0.23%,高于理想血压人群的0.67%、0.27%、0.12%、0.17%和0.15%,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RR分别较理想血压人群增加37%(95%CI1.10~1.70)和56%(95%CI1.10~2.20)。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高于理想血压人群;高血压前期是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8~24 h 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 mmHg],口服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4周后血压不达标者用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5.0 mg/6.25 mg 继续治疗4周,应用 ABPM 评价治疗前后服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以起床后2 h 内 SBP 增加≥23 mmHg,DBP≥15 mmHg 为晨峰阳性(MBPS)(+)组,低于以上值为 MBPS(一)组。结果 1)入选84例患者,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治疗4周末,24 h SBP/DBP 降低(10.8±1.7)/(8.6±0.8)mmHg,服药后18~24 h SBP/DBP 降低(10.1±1.5)/(7.6±1.0)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均<0.01)。MBPS(+)和(-)患者的服药后18~24 h SBP/DBP 分别降低(11.1±2.5)/(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