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动物饲料和贮存的谷物中。T-2毒素理化性质稳定,难以从污染的饲料和谷物中去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物,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神经系统是T-2毒素攻击的靶系统之一,T-2毒素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诱导氧化应激,造成脑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论文系统地总结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揭示T-2毒素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发掘缓解T-2毒素神经毒性靶标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T-2毒素是一种毒性作用很强的霉菌毒素,是以镰刀菌属为主要产毒菌株所产生的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多种谷物中的污染水平较高,通过食物摄入后在人类和动物机体内产生一系列毒性作用,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论文从T-2毒素的理化性质、产毒菌株、毒性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述,重点介绍了T-2毒素在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脏毒性、神经和皮肤毒性、血液毒性、生殖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T-2毒素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为T-2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T-2毒素是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高度致毒作用、毒性较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安全。目前,用于T-2毒素脱毒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试剂中和法、微生物分解法等。但T-2毒素导致的中毒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线粒体损伤、细胞自噬、免疫逃逸、细胞凋亡等。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T-2毒素毒性作用分子机制以及T-2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为T-2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T-2毒素和HT-2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2毒素是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真菌毒素,HT-2毒素为T-2毒素在体内与体外最为主要的代谢产物,二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对T-2毒素和HT-2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二者常见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T-2毒素和HT-2毒素检测方法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T-2毒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家禽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2毒素是A类单端孢霉稀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真菌毒素,是多种镰刀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并广泛存在于谷物和动物饲料当中,T-2毒素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禽类对T-2毒素比较敏感,摄入剂量和接触时间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根据不同的接触时间,禽类会出现急、慢性毒性作用,另一方面,T-2毒素能够引起禽类不同系统的毒性,包括消化系统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等。本文着重论述了T-2毒素的相关信息以及其对禽类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通常存在于植物来源的各种食品中,可通过多种途径被迅速吸收,引起全身毒性。T-2毒素可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严重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关于其毒理学研究备受关注。T-2毒素是一种倍半萜烯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含有的环氧键和双键被认为是其产生毒性的关键基团,其毒性作用主要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和对细胞产生氧化损伤,从而对消化、神经、免疫、生殖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着重介绍T-2毒素的多种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T-2毒素及其对关节软骨和心肌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2毒素是A族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也是我国两种地方病,即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最可能的致病因素,主要对关节软骨及心肌有毒害作用。T-2毒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引起家畜、家禽关节超微结构的改变和关节软骨细胞的损伤;还能影响心肌离子通道电活动,影响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也能改变心肌超微结构;微量元素硒对T-2毒素致关节软骨和心肌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高发地区粮食中T-2毒素含量偏高20%左右,所以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可能和T-2毒素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8.
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毒性及近年污染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是对动物生产危害较大的两种霉菌毒素.本文介绍了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的毒性,并对近年来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在我国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
T-2毒素的免疫毒性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低剂量T-2毒素可提升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高剂量T-2毒素则大大降低动物的免疫力。T-2毒素暴露时间早于病原体可增加动物免疫抵抗力,反之或毒素与病原体同时暴露,则降低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近期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存活通路维持毒素免疫调控动态平衡,自噬在免疫调控中发挥着关键而复杂的作用,但T-2毒素免疫调控中是否存在类似"免疫逃避"机制亟待研究。论文综述了T-2毒素免疫毒性的矛盾性,并重点讨论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免疫毒性和动物疫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2.
T-2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之一,也是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可由多种真菌产生,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严重危害人畜健康。T-2毒素由Bamburg于1968年首次分离提纯并确认了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本文就饲料中T-2毒素的污染现状及其毒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T-2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2毒素是污染我国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主要危害动物的造血组织和免疫器官,引起出血性综合征,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使胃肠道功能受损等,对畜禽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本文主要从T-2毒素的一般性质、产毒菌株、毒性效应、毒性机制及预防控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已知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T-2毒素在家禽日粮中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B1是最强的肝毒素和免疫抑制剂,据报道T-2毒素会引起肉鸡口腔损伤和采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的二级代谢产物,经常在奶牛饲料及其原料中发现。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AF)、伏马菌素(FB)、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OTA)。当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会导致奶牛发生免疫抑制、肝肾毒性、繁殖障碍等诸多健康问题。奶牛饲料原料在生长、收获、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应用脱毒方法是预防霉菌毒素危害奶牛健康的关键控制点。物理、化学和生物脱毒是实现霉菌毒素脱毒的常见技术措施。其中,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脱毒具有安全、绿色、去除率高、不破坏饲料营养物质等诸多优势,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及其对奶牛的危害和物理、化学、生物脱毒方法,为防控霉菌毒素污染,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过去常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毒性真菌污染的饲料进行解毒,并用实验动物应用皮肤划痕和饲喂试验检测解毒效果。我们采用了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对T-2毒素的解毒效果进行了研究。 检测的含T-2毒素污染的饲料,是用421/1株拟分支镰孢真菌人工污染的大麦粒(含T-2毒素量为150、1020~2240mg/kg)和按30ml/kg添加结晶T-2毒素溶液的大麦粒。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猪肾细胞(PK15)的毒性作用及其氧化应激反应。用不同浓度的T-2毒素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评估T-2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评估不同剂量T-2毒素对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Keap1、GPx-1、Nqo1及Hmox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2毒素对该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PK15细胞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LDH释放率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上调(P<0.05);随T-2毒素剂量升高,细胞间隙逐渐增加,细胞固缩,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细胞内ROS阳性细胞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且T-2毒素为100 nmol/L时,ROS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细胞内MDA含量与GPx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而GSH含量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20、50及100 nmol/L的T-2毒素可显著上调Keap1、Gpx-1及Nqo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50 nmol/L的相对表达量最高。T-2毒素对K15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其氧化损伤,且该氧化应激过程受Nrf2-AER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19.
1病因T-2毒素中毒是由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T-2毒素引起的,以患畜拒食呕吐及脏器出血为特征中毒性疾病。T-2毒素对家畜皮肤和黏膜具有直接刺激作用。毒素可引起家畜口腔、食道、胃肠道烧灼,造成口、唇、肠黏膜溃疡与坏死。由于胃肠道炎症,导致动物呕吐、腹泻、腹痛,体重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和生产性能下降等。T-2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有较强地抑制作用,并可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坏死,引起血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减少。T-2毒素可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出血。T-2毒素可使血小板再生,血小板凝聚和释放功能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20.
猪霉菌毒素中毒与蓝耳病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