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远  陈治 《建筑经济》2016,(8):117-120
BIM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是BIM实施的保障和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以美国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第三版(NBIMS-US?V3)为例,将NBIMS标准解构为标准应用层、信息交换层和标准实施层并解析其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BIM标准开发方法论和核心标准体系,以期为我国BIM标准体系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全国普遍开展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以建立节约型数字城管为目标,从标准的编制与标准体系建立的角度,分析了标准体系建立的背景,总结了应用标准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着重论述了标准及标准体系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推动、引导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
三维设计技术、协同设计技术的应用,为数字化核电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数字工程管理平台、数字化电厂模型、跨专业数据集成、标准编码体系等数字电厂实施内容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网络通讯、不同平台整合、数据信息关联等关键点,为核电相关设计人员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孟凡军 《国外建材科技》2007,28(4):151-152,156
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即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后评价机制;实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各方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验收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信息公示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出版数字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前,我国图书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关人才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图书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版权保护难以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图书出版单位网站的同质性相对较高等问题。为促进其持续发展,今后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培训更新出版单位观念,促进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技术提供商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建筑》2023,(4):28-30
雄安新区以数字城市建设为主题,以应用为导向,构建出智能基础设施和感知体系、智能化应用、安全等3大类12个方面200余项标准的智能城市标准体系总体布局,形成数字智能雄安建设的标准框架。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研究出台了数字道路、区块链、智慧工地等22项智能城市标准成果,其中8项成功转化为雄安新区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同时加强对标准的宣传、贯彻执行,在实践中优化迭代标准,指导智能城市建设,检验、评价数字化建设水平、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村镇建设标准在村镇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已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对标准实施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影响标准实施绩效高低的机理并不明确,研究标准实施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标准实施绩效,从而不断推进村镇的建设与发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专家访谈形式,提出村镇建设标准实施绩效的5个维度、共20项指标的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54份有效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5个维度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为:标准实施主体、政府监管与推动、标准自身、体制建设以及村镇条件。分析了各维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结合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在建筑整体舒适度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的27%以上。严峻的事实表明,国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节能刻不容缓。因此,建筑节能被列为“十一五”十大节能工程之一,要求新建建筑全面严格执行50%节能标准,四个直辖市和北方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新建建筑节能65%的标准,并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材产业化。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实施,也为保温隔热体系在建筑上的应用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地方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礼 《城市勘测》2006,(2):8-9,30
分析了国内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宁波市数字化测绘地方标准的内容、主要特点和实施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村镇规划编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郐艳丽  刘海燕 《规划师》2010,26(6):69-74
通过对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历史进程的分析可知,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建设,轻乡村建设,导致乡村建设存在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配置滞后、缺乏法规标准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在规划体系、规划标准、规划内容及规划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我国村镇规划编制的重点、方向和完善措施,大力提升村镇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使编制办法、技术与标准能够适应相关制度和乡镇村庄发展要求,以实现统筹城乡、推进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彭俊文 《云南建材》2011,(11):354-35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给城市道路建设带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使,也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相关主体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施工各个缓解的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道路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城市信息化是指城市的基础地理、基础设施和基础功能的全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全部过程。其中,数字化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关键和基础。“数字城市”是城市规模、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的终级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数字化城市,就是要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政府的组织行为,对城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有效地整合,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学梅  刘莹 《建筑经济》2022,(S2):471-473
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从规划到转增资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流程,具备实现数字化审计条件。在分析配网工程管理数字化流程基础上,通过多个系统采集基础,以业务链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实物链、价值链、信息链相关数据信息,形成中间表,构建基于“四链”场景的配电网工程数字化审计模型,推动数字化审计实现系统场景体系全面拓展和突破,实现对问题和风险的全面核查、全面揭示和精准画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在探讨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整体设计思路,构建了由专业门类、专业序列和层次构成的三维框架结构,形成了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和专业序列结构图。新的体系框架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扩展性的优点,可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标准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期与养护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础设施建养一体化的概念,即指从建设和养护一体化角度出发,综合采用工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以最优化的方式达到工程所需的服役性能。基于笔者多年对于数字化技术的研究,提出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平台,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表达和数据分析三个部分。分别对建设期和养护期所采用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主要有数据采集、数据标准、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和数字与数值一体化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李红彩 《建筑机械》2022,(12):6-9+2
<正>12月1日,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间节点。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防治,根据生态环境部2020年第74号公告《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的相关要求,国家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以下简称:国四标准)及其《修改单》中的第四阶段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地下工程数字化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地下工程数字化是是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当前地下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总结三维GIS、数字地层、三维地层可视化、地下工程虚拟现实系统等相关概念及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地下工程数字化的明确定义,即地下工程数字化就是以数字地层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对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数据进行集中高效地管理,为地下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与防灾提供信息共享和分析平台,最终实现一个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博物馆。地下工程数字化平台的系统体系应当由数据层、建模层、表现层、分析层、应用层等5个层次组成,并且应当采用组件式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开发。最后给出地下工程数字化在实际工程中的初步应用实例,并对地下工程数字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建立标准化的智慧道路设施数字化结构与编码体系,可以为道路设施管理数字化应用的开发提供基础标准,支持孪生数字城市的数字道路建设。论文对EBS(工程系统结构分解)体系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基于EBS方法实现海口白驹大道智慧道路设施的分类、分解、建立编码,实现智慧道路设施的编码体系,此技术可支持开发智慧道路系统平台软件,用于道路设施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在道路与交通行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为了解决道路交通相关问题,寻求道路建设与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最佳融合点,本文通过运用多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及哲学思想,首先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ITS体系框架;其次,分析了我国现有功能路面及路面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面向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需求,强调了智能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型路面材料及其材料、结构、智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关键技术及其难点。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当前北京农村的现状为契入点,以相关政策为向导,通过对北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调研,和对<村镇规划标准>(1993年版)的分析,从专业角度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北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标准的建议,给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