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对比增强颈动脉MR成像技术、非增强颈动脉MR成像技术及动态颈动脉MR成像技术,寻找对比增强颈动脉MR成像技术的替代方法。方法本研究获得了机  相似文献   

2.
MR脑图像分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秀的软组织对比度和无创伤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未来的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用于指导临床医学 ,还是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脑功能定位 ,首先就是要从图像中分割出医师和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目标。本文主要介绍MR脑图像分割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1 MR图像分割的复杂因素MR图像分割是理解和进一步处理MR图像的重要环节 ,很多研究人员都致力于探索和开发用于分割MR图像的算法[1,2 ] 。普通的计算机图像分割算法可基本分为基于像素的和基于区域的 ,但是在分析MR图像数据中需要考虑更多复杂…  相似文献   

3.
<正>摘要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疾病。本研究目的是通过MRI了解急性血栓随时间变化及其与复发性DVT病人血管再通的关系。方法最近确诊下肢DVT的13例病人接受非增强MR静脉造影(NC-MRV)和MR直接血栓成像(MR DTI)检查;选用快速反转恢复梯度回波水成像序列。在急性栓塞发病7 d内、3  相似文献   

4.
MR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借助MRI技术在活体状态下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诊断与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R分子影像研究多集中于MR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肿瘤血管形成显像、报告基因显像、波谱显像等方面,由于MR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及功能成像等优势,因此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在21世纪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MR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借助MRI技术在活体状态下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诊断与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R分子影像研究多集中于MR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肿瘤血管形成显像、报告基因显像、波谱显像等方面,由于MR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及功能成像等优势,因此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在21世纪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从体腔内进行MRI,作者进行了MR内窥镜基础研究。MR内窥镜由天线探头专用镜与非磁体镜组成。天线探头的外径为12mm,在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内窥镜,先端安装天线探子(XGIF-AP),装备新研制的10×47mm的小型RF线圈,而XGIF-MR镜的外径10mm,具有与一般纤维镜同样的功能(视野角度100°,管内径2mm),上下角度各90°,左右各60°。XGIF-MR的有效长度为3.180mm,XGIF-AP为3.230mm。MR场强  相似文献   

6.
MR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借助MRI技术在活体状态下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诊断与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R分子影像研究多集中于MR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肿瘤血管形成显像、报告基因显像、波谱显像等方面,由于MR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及功能成像等优势,因此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在21世纪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确定脂肪肝的MR成像及MR光谱数据与组织学分级的一致性是否受组织放大倍数、组织的异质性,或含脂质的组织与肝细胞之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符合HIPAA法案。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3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和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同-反相位MR成像和脂肪MR光谱测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MR分子成像是在传统MR成像基础上引入相应的分子探针,从而将传统的非特异性物理成像转变为特异性分子成像,以同时获得被检对象的解剖及生物学信息。MR分子成像的出现为基础研究、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和检查方法,目前已成为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内容。针对MR分子成像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MR分子探针及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R分子成像的新方法及最新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从而为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目的使用专用接收阵列线圈对乳腺癌行PET/MR同步成像并予评价。方法采用16通道接收线圈针对PET/MR同步成像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模型、志愿者和病人成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的MR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癌(prostate csncer,PCa)是在欧美国家男性恶性肿瘤中患病率居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的肿瘤。在我国患病率虽然不如欧美国家高,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患病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危害我国老年男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MR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在硬件和软件系统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1.5T高场强MR机已经成为主流,直肠内线圈的应用提高了对PCa局部分期的准确性,3.0T MR机也逐渐进入临床。各种MR新技术如MR波谱(MRS)、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技术和传统MRI相结合,在PCa的诊断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52例发病在24小时内脑梗塞病人的MR和CT 表现进行研究。男43例,女9例,年龄42~93岁。包括穿支动脉闭塞36例,大脑中动脉区8例,颈内动脉6例,大脑后和小脑前下动脉各1例。首次MR 和CT 检查时间:1小时内7例;3小时内10例;12小时内12例;24小时内23例。1小时内7例MR 和CT 均未见异常,但作动态CT 检查的5例和经颈总动脉穿刺造影CT(IACE-CT)的4例均见异常。3小时内的10例中仅5例MR 的T_2加权有异常表现,且均为缺血性梗塞。12小时内的12例中6例在T_2加权和CT 上均可确认。24小时内12例MR 与CT 见病变,其余11例仅MR 发现梗塞灶且其中10例为腔隙性梗塞。脑梗塞早期灰质发生细胞毒素性水肿,使细胞内水份增加,MR 中T_2加权象为高信号,本组与吉冈报告相同,在发病3  相似文献   

12.
随着3.0T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其成像速度和信噪比的提高,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就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技术、成像方法、扫描序列、临床应用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成像和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快速MR技术,以实时模式研究眼球运动,共对6例屈光正常的健康志愿者(男、女各3例)及3例终位性眼球震颤的病人行MR检查。应用1.5T MR仪,环形极化头部线圈,分别作横断面、冠状面及沿眼眶正中轴矢状面成像,获得质子密度加权2D FLASH图像,TR4.5、TE2.2,翻转角8°,层厚5mm,矩阵50×128,FOV125mm×250mm,一次采集。时间分辨率为5帧/s图像,空间分辨率为2.5mm×1.95mm。检查时志愿者需做以下动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确定带有金属植入装置的病人能否安全进行MR成像,是MR用户中普遍存在的疑问。尽管各设备生产商已经在说明书中解说各种装置在磁场中的表现,一些MR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3.0T MR对动静脉畸形(AVM)和动静脉瘘(AVF)行快速动态高空间分辨力对比增强的4D MR DSA扫描,并与传统DSA对比。方法:本前瞻性研究采用3.0T MR机(Achieva;Philips Medical Systems,the Netherlands)对颅脑(n=19)和手/足(n=2)进行三维采集,图像减影,高时间分辨力的增强M  相似文献   

16.
正常腕管的解剖和 MR 影像研究对于评价腕管的软组织异常特别是对那些与腕管综合征有关的软组织异常很有帮助。作者通过对二十名正常自愿者和九具尸体标本,使用0.3T 永磁 MR 仪,采用 SE程序,TR/TE=500~700/28,采集四次,层厚3mm,矩阵512×512,对多数病例行 T_1加权成象,此外行 T_2横断面成象,在没用特殊线圈的条件下对腕管大体解剖的 MR 影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横断面影像对于所有在腕管的韧带,肌腱、神经和血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门诊MR中心1984年5月到1986年6月全部4561例MR检查的适应证和病人的特点进行了评价。住院病人不到3%。头和脊柱的检查分别占60%和31%。从1984到1985年,65岁以上年龄组的病人占总检查人数的15%;1986年占21%。由神经科医师、内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转来的病人分别占56%、11%、9%。1984年到1986年,MR检查前做过CT。脊髓造影或其他影像检查病人的百分数明显下降。MR检查的适应证主要是新生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包括多发硬化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及椎间盘病变。所有检查的40%表现为正常。从1984年到1985年,椎间盘退行性病的病人明显增多。研究表明,对各种情况下,特别是脑和脊  相似文献   

18.
MR水成像(MR Hydrography)——静态液成像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水成像是指近年发展的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具有信号强度高,对比度大,在暗黑背景中含液的解剖结构如管道、囊腔间隙等呈亮白高信号,结石则表现为高信号液内的充盈缺损。用MIP(最大强度投影)重建像所见犹如直接注入对比剂或静脉肾盂造影像一样。实际上水成像不需要注射任何对比剂,它的对比源于重T_2加权,突出显示具有长T_2弛豫时间的含液结构。MR水成像技术是MR成像又一临床发展,就像MR对比剂和MR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一样。近年来MR水成像的发展已有MR胆胰管成像、MR尿路成像、MR迷路成像、MR涎腺成像、MR输卵管成像和MR脊髓成像。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研究 MR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及分期诊断的能力 ,讨论对诊断准确性有影响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5例、30 8人次行前列腺 MR检查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 ,着重研究了其中 15 8例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 MR表现及分期 ,并与临床病理分期对照。结果 :MR能显示 80 .4%的前列腺癌 ,分期的准确率为 81.1%。前列腺活检后 3周内、内分泌治疗后、既往患前列腺炎的患者定性诊断准确率稍低 ,注意观察前列腺尖部、神经血管束及包膜轻度不规则的情况可提高定性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对中央带病灶 MR诊断效果不好。结论 :MR是评价前列腺癌的一种很好的影像学方法。对病史资料的全面了解、根据情况运用多种 MR检查方法及不断总结提高诊断者的经验会提高 MR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脑裂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其病理改变特征为跨越大脑半球的脑裂形成。作者在980例MR验查中见到本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7月、1岁、3岁、17岁、21岁和23岁。年幼者4例均有智力发育障碍;6例均有运动功能障碍和癫痫,2例合并视-隔发育不良。MR扫描层厚5mm,层距2.5mm,SE系列横断面TR/TE为2000/30.70MS;矢状面600/20MS(5例);冠状面600/20MS(3例)。每例至少两种扫描平面。作者见到,MR上显示单侧融合性脑裂2例,CT扫描阴性,MR上可见脑灰质内衬的脑裂直抵侧脑室。单侧非融合性脑裂1例,CT只显示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