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姜兰兰 《科技信息》2007,(16):214-214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任务,应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对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简单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各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教学比例量很大,多数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教占总教学时数的40%以上,加之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体系的同时,又具备相当熟练的操作技能打下良好职业基础.  相似文献   

3.
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工程类本科毕业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山东建筑大学材料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学校的科技创新与研究计划,建立“分年级、多模块、逐级递进”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原理思想及对中药制药相关设备的认知。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在一线岗位中掌握关键技术、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技能人才储备已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企业必须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和潜能,为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新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  冯亚非  黄思庆 《科技信息》2008,(14):189-189
本文分析了制药工程专业实习中存在的困难,并根据指导生产实习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新体系,通过生产实习,将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要,成为生产一线的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办学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土建类专业办学宗旨是服务干学生,服务于建筑企业,为我国培养基本建设生产一线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加强与本地建筑企业的合作,对学生实施模拟环境模拟训练,即在学生毕业前对其进行工程实践历练,使其毕业后就拥有较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尽快适应专业技术工作岗位,服务于国家的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办高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主干课设计类课程,通过课程配置、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理论的改革,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科学》2012,(1):191-191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其特点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高职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特殊的地位,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素质。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直接服务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融入职业资格认证,可以更好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试点,引入国际知名IT公司的教学资源创办网络学院,可以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进行有机融合。实践证明这种融合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9,(2):94-95
经济新常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错综复杂的新挑战,促使我们加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空间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应该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更新地理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如何结合课程特点,使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联系,与地域特色相联系,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放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陈晓明 《科技资讯》2007,(27):137-137
高职教育即就业教育,根据这一鲜明的办学特点,抓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新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推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实训实习为手段,以培养适应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素质,以更快地适应就业的需要,培养大批合格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6.
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省实际,深化高教自学考试的改革,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开考应用型短线专业的自学考试因其具有的特点,能更好、更快地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高工专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立足点,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为使高工专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专科不能办成本科的压缩型,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高工专专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大批合格的适应工业、工程  相似文献   

18.
王继辕 《汉中科技》2007,(5):6-6,14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因此,高职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工作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只有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杨姝  亓昌  胡平  申国哲  郭烈  刘波 《实验室科学》2012,15(5):140-142
根据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和大连理工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精英人才的目标,车辆工程专业将实际项目引入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指导中。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方法能够更好的将专业基础教育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毕业生能够更快适应企业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参加本科生创新实践计划,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学习兴趣也有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CDIO教育模式引入到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中来,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大纲,以源于企业项目为导向、建立一体的实验实践环节,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合作企业的需求,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形成无缝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