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环保社团以充满活力的形式,活跃在学校和社会的环保舞台上,渐渐成为群众性环保活动的生力军。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发展和推动高校环保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环保社团应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环境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环保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中大学生环保社团作用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学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中,大学生环保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第一课堂的极大补充。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在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指出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容,结合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开展大学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自觉加强低碳校园建设.作为高校构建低碳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环保社团在提高大学生低碳意识、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低碳环保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论述了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大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两项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受到国家政府、团体与个人的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展方向的潮流。而环保意识淡薄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瓶颈,如何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当前环境教育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其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他们对社会的建设,更关系到国家与社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廉洁意识、廉洁品行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廉洁教育产生不利影响。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的广大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使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的逐步形成,促进大学生廉洁意识和廉洁品行的逐步养成。  相似文献   

7.
从高校学生社团的思路出发,分析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关系,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中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出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比例尚小,特别是对人文、社科类学生进行的环境教育,更是甚微,致使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较为淡薄。文章从历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出发,通过挖掘教材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学习和借鉴古代先民的环保思想及经验教训,发挥中国史学科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潜能,以培养和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的环保素质,为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社团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视域下,规范社团管理制度、创新社团发展思路、逐步打造精品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加入并自主开展艺术活动的学生组织。当前,必须加强艺术社团的管理,克服影响社团生存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社团组建规范化和骨干培养系统化相结合、社团定位艺术性和活动规划娱乐性相结合、干部管理动态化和指导监督经常化相结合、社团资源社会化和活动开展项目化相结合、社团活动届次化和舆论宣传多元化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社团在高校办学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多种环境管理手段,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为了找到解决我国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的办法,笔者通过对比鲁迅弃医从文的事实,提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且必须将工作重心从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转移到教育手段上的观点。认为只有加大环境教育力度,切实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加强和改善环境教育,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国环境的全面好转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环境伦理学在短暂的时间里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起步的;虽然密切关注国外理论动向,但是缺少自己的话语和理论基点;虽然重视理论体系的自洽和逻辑的圆通,但却失之于对实践向度的关注。我国环境伦理学的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应当具备“大环境伦理学”与“小环境伦理学”的双重视野,着力构建环境伦理学的社会价值支持系统,寻找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路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快速发展,人类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对从事旅游专业的群体进行环境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对接受旅游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和深化,环境保护与相关行业相互渗透,产生了环保边缘产业和环保边缘科学。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和环保边缘产业的潜在商机,指出目前我国环保边缘产业的若干空白。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和环境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为协调好城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亟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对策。即从河南省环境功能带保护、城镇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历史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与社会环境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环境保护往往只偏重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这是片面的,必须强调社会环境条件对解决环保问题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忽视对社会环境及其污染的研究和治理,不仅对环保问题的解决,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应予重视和强调。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wa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can driv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nly if it arouses environmental emotions. 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ing approach, we tested the direct, as well as the indirect (mediated) effects of knowledge on behavior and assess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emotions. We found that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but distal variable, whose significant effect is fully mediated by emotions. The high explanatory power and good fit indices of the model supported and validat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motion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This century will be one of continued global population grow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subsequent burdens on the natural world from consumer demands. A citizenry 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ir resolutions is vital. The ultimate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should be to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this active citizenry. The means by which educators achieve this goal are equally important. Student autonomy in issue investigations and action planning should supplant coercive, advocacy programs if a new generation of critical thinkers is to solve new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maintain or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n both the local and global scales. To date, nearly all evalua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E) have focused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Evaluations of impacts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linked to actions resulting from EE efforts will be necessary if this discipline is to remain relevant in a world facing a century of great challenge in protecting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while meeting the needs of our growing and increasingly consumptiv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