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歇口-胃管饲法在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同步实施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训练中实施间歇口-胃管饲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留置鼻胃管饲法.于训练前及训练30 d后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同时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管饲法的接受程度.结果 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管饲法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间歇口-胃管饲法是一种吞咽障碍患者依从性良好,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配合个体化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所致的口腔、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口腔、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在使用常规吞咽障碍方法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口间歇胃管置管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法,2组均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4d后进行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为5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或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起至2023年5月收录的关于重复经颅磁刺激或经颅直流电刺激(试验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假刺激或仅采用常规治疗), 筛选及应用Cochrane文献质量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 以渗透误吸量表、纤维内镜吞咽困难程度量表、功能性由口进食等级量表评分为结局指标, 应用Reviewer Manager 5.4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 以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 包含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患者的渗透误吸量表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40, 95%CI:-1.020~-0.460, P<0.001);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性由口进食等级量表评分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80, 95%CI:0.220~1.130, P=0.003);试验组患者的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经口胃管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管。于入院当天及14d后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饮水试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2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明显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 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数据库,收集 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发表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不良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使用 RevMan 5.4.1 软件 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22 篇文献,4 248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0 岁 (OR=1.53,95%CI:1.29~1.8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8 分(OR=2.36,95%CI: 1.53~3.63)、改 良 Rankin 量 表(mRS)评 分 > 0 分(OR=1.71,95%CI:1.40~2.09)、双 侧 卒 中(OR=4.85, 95%CI:2.62~8.97)、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3 mg/L(OR=3.70,95%CI:2.46~5.56)、认知障碍(OR=6.23, 95%CI:0.98~39.58)、误吸(OR=4.47,95%CI:3.28~6.11)、气管插管(OR=2.70,95%CI:1.58~4.63)是脑 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体重指数> 18.5 kg/m2 (OR=0.76,95%CI:0.67~0.86)、 Barthel 指数(BI)> 60 分(OR=0.37,95%CI:0.22~0.62)、功能独立性测评(FIM)评分> 20 分(OR=0.96, 95%CI:0.94~0.99)是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NIHSS评分、 双侧卒中、低体重指数、高 mRS 评分、低 BI、低 FIM 评分、高 LDL 水平、合并认知障碍、误吸、气管插管是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结合影响因素完善吞咽障碍患者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09—2022-05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IOE组、NGT组、rTMS+IOE组3组,IOE组采用IOE+假经颅磁刺激,NGT组采用经鼻留置胃管管饲法+假经颅磁刺激,rTMS+IOE组在IOE基础上加用真实rTMS治疗。3组均干预4周,在干预前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观察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配合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和表面肌电图(s EMG)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SSA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rTMS+IOE组在SSA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优于其余2组(P<0.05)。在营养状况方面,治疗前3组TSF、ALB、T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rTMS+IOE组在ALB、TP高于其余2组(P<0.05);在TSF指标rTMS+IOE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及预后。方法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 Man 5.0软件对纳入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meta分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纳入11个临床研究,共909名患者。两者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MD=-28.31 95%CI[-29.53,-27.09],P0.00001),术中出血量(MD=-27.50 95%CI[-36.89,-18.11],P0.00001),术后残余液体量(MD=-6.34 95%CI[-8.51,-4.18],P0.00001),术后引流时间(MD=1.08 95%CI[0.21,1.95],P=0.01),治愈率(RR=1.22 95%CI[1.07,1.40],P=0.004)及并发症(RR=0.23 95%CI[0.11,0.48],P0.0001)和复发率(RR=0.29 95%CI[0.16,0.53],P0.0001)等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分析显示纳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体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钻孔引流术,且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抗抑郁药物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使用Stata 14.2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本文最终纳入32个临床研究,共2 644例PSD患者。与安慰剂比较,帕罗西汀(MD=9.34,95%CI:4.39~14.29)、氟西汀(MD=8.63,95%CI:5.51~11.75)、丙米嗪(MD=9.41,95%CI:0.12~18.70)、去甲替林(MD=8.54,95%CI:4.14~12.94)、文拉法辛(MD=6.97,95%CI:2.04~11.90)、传统疗法(MD=6.40,95%CI:1.70~11.11)、依地普仑(MD=6.32,95%CI:1.91~10.73)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舍曲林、黛力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罗西汀治疗PSD较氟西汀(MD=0.71,95%CI:-5.14~6.56)、丙米嗪(MD=0.07,95%CI:-9.38~9.25)、去甲替林(MD=0.80,95%CI:-5.82~7.42)、文拉法辛(MD=2.37,95%CI:-4.61~9.36)、传统疗法(MD=2.94,95%CI:-3.89~9.77)、依地普仑(MD=3.02,95%CI:-3.61~9.65)、舍曲林(MD=6.14,95%CI:-4.98~17.26)和黛力新(MD=6.37,95%CI:-2.11~14.86)存在优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抗抑郁药物对PSD治疗效果从优到差依次为帕罗西汀、氟西汀、丙米嗪、去甲替林、文拉法辛、传统疗法、依地普仑、舍曲林、黛力新。结论帕罗西汀、氟西汀、丙米嗪、去甲替林、文拉法辛、传统疗法、依地普仑均对PSD有疗效,其中帕罗西汀的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腰椎间盘镜手术和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以椎间盘镜、显微镜、腰椎间盘突出等相关中英文关键词作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期刊库,并对部分杂志进行手工检索,收集椎间盘镜手术和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Jadad 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RevMan 5.0.24 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 项临床研究计1069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两种术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 - 0.170,95%CI:- 3.590 ~ 3.260;P = 0.920).椎间盘镜手术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RR = 3.040,95%CI:1.170 ~ 7.890;P = 0.020)、神经根损伤(RR = 5.130,95%CI:0.890 ~ 29.420;P = 0.070)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RR = 2.320,95%CI:0.970 ~ 5.520;P = 0.060)均高于显微手术;两种手术所用时间(MD = 10.780,95%CI:7.180 ~ 14.370;P =0.000)、手术切口长度(MD = - 0.950,95%CI:- 1.840 ~ 0.070;P = 0.030)和术后住院时间(MD = 0.210,95%CI:- 0.080 ~ 0.340;P = 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 27.420,95%CI:- 8.840 ~ 63.680;P = 0.140).结论 椎间盘镜手术和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但椎间盘镜手术术后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显微手术.鉴于所纳入临床研究的整体质量较低且数量较少,应谨慎引用本研究结果,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在给予常规抗帕金森药物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胃管管饲治疗,观察组采用IOE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营养指标、SWAL-QOL评分及进食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营养指标、SWAL-QO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并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E法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明显减少患者进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01—12入院、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为Ⅱ级及以上的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2016-01—06入院的46例吞咽障碍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2016-07—12入院的46例吞咽障碍患者设为实验组,给予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于2周后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经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吞咽功能治愈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_C=3.343,P0.05);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3.04%)低于对照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55,P0.05)。结论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血小板药物对腔隙性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治疗效果。方法以stroke,lacunar infarction,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antiplatele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等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2016年11月20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在线图书馆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腔隙性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Jadad量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和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R软件Gemtc程序包和JAGS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4068篇英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12项质量较高(Jadad评分≥4分)的临床试验共24 969例腔隙性梗死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血小板药物单抗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率(RR=0.480,95%CI:0.300~0.780;P=0.003)和所有脑卒中复发率(RR=0.780,95%CI:0.630~0.970;P=0.030);而抗血小板药物单抗与双抗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性卒中复发率:RR=0.900,95%CI:0.760~1.050,P=0.170;所有脑卒中复发率:RR=0.910,95%CI:0.820~1.010,P=0.070)。网状Meta分析(包括阿司匹林、安慰剂、西洛他唑和噻氯匹定4种干预措施)显示:仅西洛他唑治疗后所有脑卒中复发率低于阿司匹林(OR=0.341,95%Cr I:0.011~0.673)和安慰剂(OR=0.615,95%Cr I:0.191~1.042)。结论抗血小板药物单抗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腔隙性梗死患者缺血性卒中和所有脑卒中复发风险,且与双抗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西洛他唑较阿司匹林能够更显著降低腔隙性梗死患者所有脑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癫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以拉莫三嗪(lamotrigine)、癫痫(epilepsy)、抑郁(depressive)等中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2014年6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等关于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癫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分别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2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和Rev Man 5.1.1统计软件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48篇文献中最终仅纳入3项临床试验共668例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Meta分析显示:拉莫三嗪组患者Beck抑郁量表第2版(MD=-8.400,95%CI:-10.890~-5.920;P=0.000)、康奈尔精神抑郁量表(MD=-8.240,95%CI:-11.180~-5.290;P=0.000)以及简明心境量表(MD=-24.210,95%CI:-30.740~-17.680;P=0.000)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OMS量表6项分量表评分中拉莫三嗪组患者紧张-焦虑(MD=-3.360,95%CI:-4.620~-2.100;P=0.000)、抑郁-沮丧(MD=-5.490,95%CI:-7.420~-3.560;P=0.000)、愤怒-敌意(MD=-3.870,95%CI:-5.510~-2.230;P=0.000)、疲乏-迟钝(MD=-4.480,95%CI:-5.630~-3.320;P=0.000)、迷惑-混乱(MD=-2.720,95%CI:-3.730~-1.720;P=0.00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MD=3.970,95%CI:2.870~5.070;P=0.000)。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癫合并抑郁障碍疗效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丙戊酸钠对儿童癫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安全性。方法以epilepsy、bone、child等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2018年3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丙戊酸钠对儿童癫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的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OS)和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1455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13项高质量(NOS评分≥6分)临床研究共计683例丙戊酸钠组患儿和436例对照组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丙戊酸钠组患儿仅股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MD=-0.037,95%CI:-0.069~-0.005;P=0.020),而腰椎骨密度(MD=-0.019,95%CI:-0.044~0.006;P=0.140)以及血清钙离子(SMD=-0.284,95%CI:-0.951~0.382;P=0.400)、磷离子(SMD=-0.164,95%CI:-0.457~0.129;P=0.270)、碱性磷酸酶(SMD=0.363,95%CI:-0.294~1.020;P=0.280)、甲状旁腺激素(SMD=0.102,95%CI:-0.291~0.495;P=0.610)、25-羟基维生素D(SMD=-0.104,95%CI:-0.620~0.413;P=0.69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股骨骨密度、血清磷离子和25-羟基维生素D的Meta分析结果不稳定,解释结果时需谨慎。结论丙戊酸钠对儿童和青少年癫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较小,但应注意监测股骨骨密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中关于H.pylori感染与AD之间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1月。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9项病例对照研究(n=1 404),6项队列研究(n=7 893)。Meta分析结果显示,AD组的H.pylori感染率高于对照组(OR=1.58,95%CI:1.21~2.06,P<0.05),血清中的H.pylori IgG抗体含量高于对照组(MD=6.14,95%CI:2.99~9.29,P<0.01),简易精神状态检査(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MD=-9.89,95%CI:-14.04~-5.74,P<0.01);H.pylori阳性组的AD发生率高于H.pylori阴性组(RR=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亚洲人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高压氧(HBO)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Pub Med、MEDLINE、EBSCO及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17年2月发表的HBO辅助治疗aSAH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0篇,共856例a SAH。Meta分析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HBO辅助治疗组GOS评分明显增高(RR=1.19,95%CI:1.04~1.36,P=0.010)、ADL评分明显增高(MD=-11.99,95%CI:-13.95~-10.3,P=0.00001)、Barthel指数明显增高(MD=12.42,95%CI:5.82~19.03,P=0.0002)、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RR=0.56,95%CI:0.41~0.78,P=0.00060.05)、治疗结束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降低(MD=-10.07,95%CI:-16.33~-3.80,P=0.002)。结论亚洲人群a SAH术后进行HBO辅助治疗可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个英文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替罗非班治疗AIS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各库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并采用软件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213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921例患者,对照组12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AIS患者2~7 d的NHISS评分[均数差(MD)=-1.53,95%CI-2.98~-0.09,P=0.04],显著改善90 d的良好预后(mRS≤2)[相对危险度(RR)=1.17,95%CI 1.05~1.30,P=0.003],但未提高24 h的血管再通率(RR=1.01,95%CI 0.95~1.06,P=0.84)。同时,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90d死亡率(RR=0.79,95%CI 0.65~0.97,P=0.02),且未增加颅内出血率(颅内出血转化:RR=0.89,95%CI 0.77~1.03,P=0.11;症状性颅内出血:RR=0.93,95%CI 0.70~1.25,P=0.64)。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AIS的治疗是安全的,能明显改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90 d良好预后,降低90 d死亡风险,但未改善24 h内的血管再通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正念减压疗法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随 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 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22 例患者。 Meta 分析显示,正念减压疗法较常规护理提升了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SMD=-1.02,95%CI=-1.21~ -0.83,P< 0.01),尤其是改善日间功能障碍(MD=-0.35,95%CI=-0.41~-0.30,P< 0.01)和睡眠效率 (SMD=-0.88,95%CI=-1.14~-0.61,P< 0.01),并缓解抑郁(SMD=-1.16,95%CI=-1.55~-0.77,P< 0.01) 和焦虑(MD=-7.49,95%CI=-8.23~-6.75,P< 0.01)。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提升失眠患者的睡眠质 量,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提高睡眠效率,但对于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尚需进行深入研究及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咽部冷刺激联合口腔营养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1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2组均采用咽部冷刺激进行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营养管间歇置管进食,对照组使用常规鼻胃管留置补充营养。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冷刺激联合口腔营养管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周期,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