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因地制宜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温胆汤乃历代经典常用方药。在临床辨证施用时,应以因地制宜为指导,病因病机为关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化裁应用,才能真正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治以归脾汤化裁;气阴两虚型,治以炙甘草汤化裁;肝郁气滞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化裁;痰火扰心型,治以黄连温胆汤化裁;气虚血淤型,治以冠心灵方化裁;阴虚火旺型,治以补心丹化裁。并配以小剂量奎尼丁或胺碘酮辅佐。治疗时间平均2年,共观察42例,治愈3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8%,有效率为95%。认为该症长期应用此疗法,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十味温胆汤化痰清热,养心安神,定志和胃,贵阳中医学院二附院石恩骏教授,运用此方治疗冠心病等数十种常见疾病,效果良好。本文介绍其中治疗九种疾病的化裁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夏永良老师临床应用柴胡温胆汤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及仔细研读夏师临证病案,选取诊断为不寐、郁证、眩晕、乳癖的四则验案,从病机、症候、不同药物的加减等角度论述夏师临证应用柴胡温胆汤的经验。[结果]夏师临床运用柴胡温胆汤时,抓住气机郁滞、痰热内扰这一病机,重视石菖蒲、制远志等祛痰药和龙骨、牡蛎等安神药的使用,灵活加减,治疗不寐、郁证、眩晕、乳癖等疾病。所选4则医案,不寐案中随症加用安神药;郁证案中伍用理气解郁、泻火除烦之药;眩晕案中合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乳癖案除理气药外更投用丹参、川芎等活血药。诸案辨证施治,获效俱佳。[结论]夏师抓住气机郁滞、痰浊内扰这一病机,灵活运用柴胡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寐、郁证、眩晕、乳癖等疾病,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组成,主治"大病后,胆寒,虚烦不得眠,惊悸不安",后世诸家通过加减化裁,因证设方,扩大了温胆汤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脾胃类相关病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整理近十年各医家应用温胆汤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了其在脾胃相关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案4 藿朴夏苓汤、旋复代赭汤、黄连温胆汤三方化裁治疗耳源性眩晕案 成某某,女,60岁.2009年7月13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及1月前两次因眩晕症发作去某医院急诊,诊断为内耳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梅国强运用柴胡温胆汤治疗湿热内盛型胃脘痛的验案,分析柴胡温胆汤的功效主治,探讨梅师临床治疗湿热中阻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胃脘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的用药经验。方法使用SPSS软件对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的药物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1人次病例,涉及93味中药,呈现出2组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常用药对及2个常用类方的聚类。结论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用药平和、处方精微,注重分经辨证使用引经药,止痛首选白芍-甘草药对,根据病情轻重,调整白芍剂量;其次加用延胡索,痰湿头痛以温胆汤化裁为基础,气血亏虚头痛以四君子汤化裁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临证举隅黄志新(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226100)温胆汤一方,源于唐·孙思逸之《千金方》,是治疾病的主方,广泛运用于临床,只要辨证精当,疗效多较满意,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杂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举验案如下:l狂证(精神分习走)张X...  相似文献   

10.
周亚滨教授在治疗心系疾病坚持脉证合参,善用气血理论,以调达为要;重视瘀血学说,使消而不伐;重视调理脾肾,顾护正气.辨证施治,师古不泥巧化裁,以经方为主,以时方为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兼顾其标,择善而审机裁变,处方严谨,效如桴鼓.文章选取周教授治疗心系疾病有效验案,揭示周教授运用经方、时方治疗冠心病、风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思路及用药法则,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发热为临床常见的疑难重症。国医大师熊继柏认为,不明原因发热的辨证要点,第一抓住主症的特点,第二注重舌脉并参。在治疗上,熊继柏教授强调因证选方:太阳少阳合并发热,常选用柴胡桂枝汤;阳明热盛常选用大承气汤;少阳湿热常选用蒿芩温胆汤;热入血分,常选用犀角地黄汤;阴虚内热,常选用清骨散。现列举其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验案5则,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其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证经验,为临床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柴胡温胆汤乃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代表方之一,临床运用范围较广泛。林兴栋教授结合岭南地域特点,采用加味柴胡温胆汤(主要由柴胡、黄芩、法半夏、陈皮、竹茹、炒枳壳、茯苓、炙甘草、白芍、桂枝、醋香附、黑枣、生姜等组成)治疗失眠患者。加味柴胡温胆汤治疗失眠的适用情况如下:失眠患者病位在少阳阳明,涉及脾、胃、胆、三焦者;基本病机为气郁痰凝;病理因素乃痰湿为患;证候属虚实夹杂,里虚为主。加味柴胡温胆汤治疗失眠可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中斡少阳,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泻心汤不同配伍抗炎作用进行研究,以阐明该方的配伍原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以血清NO浓度变化作为炎症指标,观察ig泻心汤生药18g/kg对血清NO浓度经时变化的影响;ig泻心汤生药4.5、9、18g/kg对血清NO浓度的影响;按正交设计,观察ig泻心汤不同配伍,即大黄、黄连、黄芩、大黄 黄连、大黄 黄芩、黄连 黄芩、全方(全方组生药18g/kg,其余各组按照在全方中的等量生药剂量给药)对血清NO浓度的影响。结果泻心汤给药后小鼠血清NO浓度均较对应时间点模型组低,6h差异显著,12、15h差异非常显著;泻心汤各剂量组小鼠血清NO浓度均较模型组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不同配伍结果显示,除黄连组外,各给药组血清NO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正交分析表明,在抗炎方面,大黄为该方第一要药,黄芩其次,黄芩与大黄有协同作用,黄连无明显作用及影响。结论在抗炎方面,泻心汤中大黄为第一要药,黄芩其次,黄芩与大黄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门诊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12例和西药对照组96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正附子与大黄、人参、熟地黄合称"药中四维"~([1]),能够"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阳之厥逆"~([2]),虽具毒性,但其功效显著,为诸药所莫及,药用历史悠久。林胜友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对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有着丰富的经验与较深的造诣,其临证充分把握附子的性味与归经特点,将附子用于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林老师运用附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我国著名中医张海峰教授之子张经生主任在临床上对坏疽、癫痫、乙肝等疾病通过正确的中医辨证施治取得相当不错的治疗效果。本篇所介绍的3例疾病均是经西医治疗后疗效欠佳,后经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本例坏疽采用的治法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佐以益气排脓生肌,方药以四妙勇安汤加减。本例癫痫是因脑胶质瘤术后水肿并发癫痫,治法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开窍定痫,方药以温胆汤加味。乙肝是目前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本例乙肝经辨证施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为法,方药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温热疫病初期的辨治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涉及温热疫病的主要医著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次法统计温热疫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药物,运用分层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治疗药物的运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温热疫病初期以发热、数脉、口渴、舌红等为特征性表现,兼变症可见心烦、不寐等逆传心包的表现。从药物分析来看,20味常用药物构成了用于治疗温热疫病初期的常用方剂,如银翘散、升降散、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白虎汤等;连翘是最常用的药物,金银花与薄荷,牛蒡子、天花粉与川贝母,黄芩与玄参,栀子与豆豉等均为治疗温热疫病初期的常用配伍,石膏、竹叶则是用于治疗热陷心包和卫气同病的常用药物。结论:温热疫病初期以肺气膹郁、热毒伤阴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宣透郁热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消安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患者在确诊后均给予白消安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联合龙胆泻肝汤(基本方药为:山栀子、黄芩、柴胡、车前草、生地黄、木通、泽泻、龙胆草、丹参、川芎)加减口服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1)近期疗效:13例患者中,完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对有口苦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症状、胃镜检查及中医证素诊断,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使用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2组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积分及胆汁反流程度作为疗效评定和临床观察的指标。结果 2组患者口苦以及相关症状、内镜下表现、胆汁反流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在口苦症状的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证素辨证的基础上,应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有口苦症状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明显缓解口苦症状及胆汁反流程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积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沈宝藩教授是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沈教授认为不寐病的发病多因过度思虑劳倦,致心脾肾受损,其将病症按虚、实分类,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则,常用自拟养心汤加减以补虚、温胆汤加减配伍以泻实。中医治疗不寐病具有证治分类较多的特点,沈教授采用虚实两型辨证法治疗不寐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文章对其治疗不寐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