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鳅头肾、脾脏和肝脏中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观察了泥鳅头肾、脾脏和肝脏中血细胞发生的情况,头肾是泥鳅各类血细胞发生的主要器官,脾次之,肝脏中无原始型细胞,故可能不是泥鳅的造血器官。泥鳅各类血细胞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着重描述了各阶段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胡子鲇血细胞的发生和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胡子鲇头肾内无肾单位属网状淋巴器官,由富含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血窦。经Wright氏染色的头肾印迹片和血涂片可见有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等。其中淋巴细胞数量最多,红细胞、单核细胞次之,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较少。单核细胞的体积最大、血栓细胞最小。在印迹片和血涂片中未见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头肾的印迹片中还见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类血细胞,说明头肾是胡子鲇的主要造血器官。  相似文献   

3.
泥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泥鳅泥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Wright氏染料染色,泥鳅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还可见到幼红细胞,幼嗜中性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较多;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东北小鲵的血细胞形态学特征及血液检验分析,并与大蟾蜍、蛇进行了比较.结果,东北小鲵的血细胞形态、数量均与大蟾蜍及蛇有较大差异,而血红蛋白含量和凝血时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鳙鱼(Arishtichthys nobilis)外周血细胞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成钰 《江西科学》1990,8(3):20-28
  相似文献   

6.
中国鲎的血细胞发生于黄色结缔组织中弥散的造血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鲎造血组织中血细胞发生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血母细胞、原血细胞,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血母细胞位于造血组织中,被基膜包围,核质比大.原血细胞,胞质有所增大。细胞器较少。含少量膜泡.浆血细胞,胞质增大许多,内质网膜大量膜泡化.膜泡内沉积物不断生成,最终发育为血细胞特异性颗粒.早期颗粒血细胞内含少量的大小颗粒.随着细胞内大量大小颗粒的生成,细胞分化进人晚期颗粒血细胞阶段.即将成熟的血细胞逐渐脱离造血组织,移向血窦腔隙.在血淋巴中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以Wright氏染液染色的黄河鲤鱼的血液涂片,并记述了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南方鲶幼鱼血细胞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南方鲶 (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肝脏、脾脏、头肾和肾脏中血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观察 ,发现白细胞主要在头肾和肾脏产生 ,肝脏和脾脏是红细胞发生的场所 .由原始型血细胞到晚幼血细胞 ,细胞由小到大 ,然后再变小 .鱼类血细胞分化水平相当于哺乳动物晚幼血细胞时期 .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大理点苍山的红瘰疣螈为材料,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红瘰疣螈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有核,呈椭圆形、梨形,平均含量为1.48×105个/mm3。白细胞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17×105个/mm3。白细胞中按细胞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其顺序依次为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生活习性、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北方山溪鲵外周血细胞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Wright氏染色法和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同时对北方山溪鲵的血细胞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和生活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红细胞多呈椭圆形,长径35~50μm,短径12.5~25μm,细胞核染色质密集.在外周血液中平均含量为7.8×104个/mm3.白细胞多为圆形,平均含量为3.4×103个/mm3.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平均值分别是:淋巴细胞占75%;单核细胞占6%;中性粒细胞占9%;嗜酸性粒细胞占4%;嗜碱性粒细胞占6%.  相似文献   

11.
黄鳝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的颜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研究黄鳝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探讨黄鳝的血液学及免疫学特征。经瑞氏染色后,从外周血细胞涂片中可以区分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淋巴细胞最多,嗜酸性粒细胞最少,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这与黄鳝的底栖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检测动物血细胞的形态参数这一生理指标具有区域性,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图示、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分布于不用地区的中华大蟾蜍各类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征,为两栖类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应用Wright染色法对双团棘胸蛙的血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双团棘胸蛙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具核,长轴30.33μm,短轴17.43μm;白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嗜中性粒细胞长轴27.08μm,短轴19.74μm,嗜酸性粒细胞长轴28.25μm,短轴25.24μm,嗜碱性粒细胞长轴19.55μm,短轴16.97μm,单核细胞长轴24.36μm,短轴23.04μm,小淋巴细胞长轴17.03μm,短轴14.33μm,大淋巴细胞长轴18.41μm,短轴17.00μm,淋巴细胞表面有绒毛状突起;血栓细胞呈长梭形,长轴31.12μm,短轴13.80μm;红细胞最多,血栓细胞最少.  相似文献   

14.
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外周血细胞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以分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凝血细胞.红细胞呈长梭形;几种类型的白细胞都具有变形运动和不同程度的吞噬能力.白细胞一般呈现分化程度较低的特征,具较强的代谢机能.嗜天青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中颗粒细小众多;嗜碱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嗜酸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有的颗粒内含物有深染的点状结构;单核细胞有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两种类型.本文着重讨论了几种白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化程度,并与其它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游动精子的形态发生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精子发生过程中多层结构由生毛体发育而成,其结构与其他薄囊蕨亚纲植物相似。刚形成的多层结构由微管带和片层组成,微管带由平行排列的微管组成,片尾由电子致密盘组成,无显赫分层。多层结构形成后不久即转向近核侧,片层下部与一椭圆形线粒体相连而微管带沿核膜伸长并增加微管数目,微管带逐渐包围核,核发生变形。成熟精子成3周半螺旋,核位于后部2周半而片层及所连大线粒体  相似文献   

16.
采取HE染色组织学对条斑星鲽肾脏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条斑星鲽肾脏由体肾区和头肾区两个相连部分构成;体肾由肾小体、肾小管及拟淋巴组织组成;头肾由拟淋巴组织区和内分泌区构成,组织内无肾小体及肾小管,头肾淋巴组织区主要由网状细胞、淋巴细胞、血细胞构成;内分泌区域有肾间组织及甲状腺组成,肾间组织由很多结缔组织包围的小叶状结构构成,多个肾间细胞聚集成一个小叶状细胞团;甲状腺椭圆形,由很多甲状腺滤泡及滤泡上皮构成.说明体肾是具备排泄和免疫两种功能,而头肾在免疫、造血及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体来说,肾脏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7.
18.
莼菜珠为下垂、倒生型,二层珠被,周缘心细胞一层,胚囊成熟时仍具发达的珠心,有承珠盘。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状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反足细胞早期消失。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告L-型菌菌血症30例,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呈中毒样及核变性变化,其中以浆内空泡,中毒颗粒及核肿胀和健康组100例比较相差非常显著.在红细胞表面或周边可见有革兰氏阳性浓染呈群集样,趋向性大小不等的小球形颗粒.可见血细胞间有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紫红色链丝.上述改变对诊断L-型菌菌血症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