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与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方案对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训练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03—2018-05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常规康复方案(对照组,n=20)与肌电生物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康复方案(观察组,n=20),并对其治疗前后的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EMG、FMA、MBI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训练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康复治疗前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即EMG、FMA、MBI各维度评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评定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估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与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方案治疗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明显提高了训练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时对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4-12我科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黛力新0.5mg/d治疗,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75mg/d治疗,此外,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和巴氏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评估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HAMD、HAMA得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BI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后NIHS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BI 2组无明显差异(P0.05);起病后6周,研究组BI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可靠,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神经功能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8例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外另接受减重步行训练.在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I-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评价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AC、FMA、BI、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AC、FMA、BI、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减重步行训练组FAC、FMA、BI、SF-36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重步行训练较常规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下肢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康复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al指数(BI)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w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MA及NSE水平。结果治疗4w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清IMA、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MA、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康复组评分明显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效的降低血清NSE、IMA表达水平,促进了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01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84例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患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前,2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及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MBI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境,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康复功能锻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方案。方法以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行综合性康复功能锻炼。于康复锻炼前、3个月后,分别以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康复锻炼后FMA、BI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锻炼前;观察组锻炼后FMA上肢评分(29.58±5.21)分、下肢评分(22.37±4.28)分,BI评分(74.42±11.25)分,NIHSS评分(6.51±1.6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87±4.25)分、(17.72±2.27)分、(62.27±9.51)分和(8.3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可显著提升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在常规锻炼基础上,配合行针刺、心理治疗、推拿、锻炼督促等方案,可有效提升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卒中单元康复小组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模式组(40例)和康复小组模式组(44例)。常规模式组患者给予常规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康复模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病情稳定48h开始进行卒中单元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I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FIM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NIHSS评分、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FIM评分、FMA评分均有所升高,治疗后康复模式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模式组(P均<0.05)。结论卒中单元康复小组模式能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独立性,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与中医穴位按压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2例脑梗死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研究组在采用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联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前后对患者肌张力进行评级,并进行NDS、FMA、ADL评分,参数资料采用t检验,非参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肌张力、NDS评分、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张力、NDS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ADL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肌张力NDS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联用中医穴位按压,能有效提高患者患侧肢体的肌张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脑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日常功能训练,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心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各时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点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GWB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2、4个月GWB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研究组GW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老年脑卒中患者幸福感,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酞结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治疗前2组MDA、SOD、BDNF、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NSE均降低(P<0.05),SOD、BDNF升高(P<0.05),且研究组MDA、NSE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SOD、BDNF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NIHSS、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FMA、BI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结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康复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减重步行训练在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BWSTT)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分级Brunstrom分级≥Ⅱ级的稳定性卒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PBWSTT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促进技术进行康复训练;PBWSTT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PBWSTT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FAC、FMA和FIM评分分别为0.42±0.23,17.1±5.2和35.3±3.8.治疗后为2.5±1.3,23.6±7.3和67.9±9.2.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BWSTT组治疗前为0.36±0.13、16.7±6.2和35.1±3.4,治疗后为3.8±1.4、39.3±7.6和90.1±1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FAC,FMA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01),FI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能够独立步行者分别占44.1%、57.6%(P<0.05);PBWSTT组为34.9%、88.9%(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PBWST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更大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测评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1年时血清VILI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分析Mo CA分值与血清VILIP-1水平、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发病1年时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1);BI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1)。认知障碍组入院时及发病1年时血清VILIP-1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NIHSS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BI评分低于认知正常组(P0.01)。入院时及发病1年时所有患者Mo CA分值与血清VILIP-1水平呈负相关(r=-0.736,P=0.000;r=-0.450,P=0.000);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75,P=0.000;r=-0.377,P=0.001);与BI评分呈正相关(r=0.431,P=0.000;r=0.483,P=0.000)。结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VILIP-1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康复有重要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2—2016-04我院收治的82例偏瘫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及运动训练基础上实施针刺疗法。对比干预前后2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2组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瘫患者实施针刺及运动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运动及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7-04酒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康复护理1个月、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 2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NIHSS评分均降低,且以对照组更显著,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以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恢复功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02—2016-03我院6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镜像视觉反馈疗法,2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干预前后2组上肢功能评分(FMA)、前臂旋前肌群与屈肘肌群肌张力评分(MAS)、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FMA评分、前臂旋前肌群与屈肘肌群MAS评分、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46.82±18.85)分、前臂旋前肌群MAS(1.22±0.46)分、屈肘肌群MAS(1.24±0.51)分、BI(54.14±3.43)分优于对照组[(37.20±16.18)分、(1.69±0.38)分、(1.68±0.44)分、(37.18±4.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康复训练及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上肢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4-02—2016-02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联合采用尿激酶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40.0mg/d)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尿激酶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0mg/d)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BI评分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I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4.16%)与对照组(2.08%)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良好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文拉法辛对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结果治疗前2组HAMD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组HAMD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无显著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ADL分值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周、8周观察组AD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分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8周观察组NIH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迅速控制患者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0 d对两组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07—2016-04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原则实施分组,治疗组(n=39)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n=39)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变化。结果 (1)研究组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2)治疗前2组ADL评分、FMA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FM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循证施护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语言与肢体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8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按照脑梗塞偏瘫病护理常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分别采用失语商(AQ)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2%,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AQ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A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FMA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施护能明显改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语言及肢体恢复效果,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