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楼水闸经过多年运行,现已无法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选址重建。通过对闸址1(原闸址)与闸址2进行比较,闸址2的工程地质条件比闸址1的好,推荐闸址2为重建的闸址。  相似文献   

2.
廊坊市大厂县芦庄闸建成于1956年7月,已经运行53年,经鉴定,为四类闸,建议拆除重建。为合理确定新建芦庄闸规模,对其所在的鲍邱河闸址以上流域进行设计洪水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王快水库溢洪道闸址下移40m进行方案比较,推荐了现状闸址方案。并对闸址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闸址较现状闸址下移15m。优化后闸室坐落在微风化或新鲜岩石上,两岸岩体宽厚,风化较轻,两岸绕渗问题亦易于解决。  相似文献   

4.
颍河是河南省重要骨干排水河道,吴刘节制闸为颍河中下游的一座重要控制性工程,目前水闸整体结构破损严重,结构型式也不能满足防洪的要求,水闸原址位于漯河和许昌两市交界处,存在水事纠纷隐患,不能满足水闸调度运用需要,需改址重建。文章从河道及城市防洪、淹没损失、水事纠纷及分洪机遇等四个方面对节制闸改址重建后对颍河的防洪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吴刘节制闸的改址重建对颍河的防洪影响是有利的,从而为工程的建设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王快水库溢洪道闸址下移40m进行方案比较,推荐了现状闸址方案。并对闸址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闸址较现状闸址下移15m。优化后闸室坐落在微风化或新鲜岩石上,两岸岩体宽厚,风化较轻,两岸绕渗问题亦易于解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螺河桥闸重建工程2^#、3^#闸址的地质资料收集分析、野外地质测绘、钻探及室内外试验,结合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定等手段,初步查明两个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得出软弱层分布厚度特征、砂层渗透性以及对工程地震、液化及渗漏可能的影响。重点从地层组成及分布、闸基承载力、抗滑稳定、防渗处理等方面对两个闸址进行对比分析,认为2^#闸址工程地质条件优于3#闸址,初步推荐2^#闸址为重建闸址。  相似文献   

7.
漠阳江双捷水利枢纽建设年代久远,工程运行安全隐患日益加剧,作为主体工程的拦河闸经安全鉴定为四类闸。为保证水闸工程的防洪兴利,亟需对其进行重建改造。重建方案维持原设计标准,并对闸址选择、闸轴线进行比选分析后确定水闸工程的总体布置。基于此,重点论述了水闸的泄流能力、结构稳定及地基加固处理方案。通过对工程进行重建方案设计,可满足工程防洪标准,改善水流流态,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修武县大沙河城关节制闸位于修武县城关村西的大沙河干流上,闸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26万hm~2,闸孔为梯形梯形宽顶堰孔口闸,共计4孔,设计除涝标准2 a一遇,是一座以节制、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中型节制闸,设计以灌代补面积800 hm~2,其中自流灌溉面积240 hm~2。水闸自1995年5月进行改建投入运行以来,由于工程年久失修、启闭设备损坏、管理简陋,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经现场安全检测及现状过流、消能防冲、闸室稳定及闸基渗流等复核计算,该闸为三类水闸。因此对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十分必要。文章针对该水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除险加固工程的具体措施,目前工程已竣工,运行良好,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5,(12):142-145
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黄河下游河床冲刷下切,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主河槽下切明显并北移,引黄闸实际引水能力远小于设计引水流量,需降低闸底板高程才能满足引水要求。整理2001—2013年花园口站水情资料,综合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中的黄河下游冲刷预测成果,确定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冲刷速率及拆除重建新闸设计引水位。考虑花园口闸引水需求及闸后泵站使用要求,确定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推求计算工况与上下游边界条件。拟定不同闸孔宽度,采用《水闸设计规范》推荐公式计算闸室过流能力,绘制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确定能够满足上下游边界条件的新闸闸底板高程为86.79 m(闸孔净宽2.5 m)。  相似文献   

10.
顾青  予匀  滕兆明  徐海峰 《治淮》2021,(1):21-23
阜宁腰闸经安全鉴定后综合评定为四类工程,亟待通过拆除重建来消除工程隐患.合理确定拆建工程的闸位是除险工作的第一步,需要通过明确水闸工程的闸址位置和中心线来实现,而闸址位置和中心线可以通过工程周边因素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来较为科学地确立,从而保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1.
徒骇河廿里堡闸始建于1959年,扩建于1967年,由于年久失修,经长期带病运行,存在闸门老化破损、拱顶裂缝、交通桥碳化脱皮、闸基渗透破坏、机架桥排架柱倾斜等重大病险因素,严重威胁水闸的安全运行。根据廿里堡闸的病险现状,结合防洪排涝、蓄水兴利的社会需求,提出拆除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皖河闸作为拆除重建的中型水闸,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要求施工工期较短,所以闸址选择成为方案设计的关键问题。同时,采用穿堤涵洞方案为该闸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鸡打港水闸是20世纪50年代末修建的挡潮闸,经过近40a的运行,工程已显老化,加上重建设计标准较原设计有所变化,因此工程需要加固和重建,本工程是在原闸址上重建的中型水闸,加固工程设计中对工程规模,闸体结构,消能设施,基础处理等进行优化设计,重建工程在一个枯水期施工完毕,现已投入运行,设计成果对类似的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孔闸位于松沐灌区总干渠渠尾(总干27 700)处,属重建工程。原节制闸是197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1983年由于冻胀破坏,蓄水时造成毁闸事故,当年秋重建,闸址从原毁闸处上移150m,为三孔,主要采用了箱形下卧式基础防冻措施。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和观察,未发生任何冻胀和变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一)低海滩建闸的必要性 东台市沿海属淤长型海岸,滩面每年平均向外淤长100m左右,淤高15~20cm。1956年建的东台河闸至1996年已失去排涝作用。为解决东台市北部较低沣地区的排涝问题,1996年8月,江苏省水利厅和农业资源开发局批复,同意东台市在原东台河闸东4.8km处的低海滩上建净宽40m的挡潮排涝闸一座 在低海滩上建闸,在江苏省境内尚无先例。 在闸址的选择上,东台市曾搞了高中低滩 个比选方案 从工程的难易上比较,距东台河闸3.5km的高滩上建闸最易,5.0km处的低滩最难,但考虑岸滩淤长的速度,闸址向低海滩移  相似文献   

16.
洪潮江水闸由于年久失修,水毁严重,造成闸室上部结构垮塌,基础被淘空,下游河床形成多处冲坑,重建工程的方案通过对闸址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枢纽建筑物布置、对外交通、征地拆迁、施工、工程投资等条件的分析论证,选择在原闸址上重建。确定的水闸枢纽布局,采用16孔×10 m露顶式平底闸方案。工程建成后运行效果良好。笔者对洪潮江水闸闸线选择及水工建筑物布置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练江水闸闸址资料收集分析、野外地质调查、测绘、钻探以及室内外试验,探明闸基区工程地质条件,得出原闸基与比较闸基工程地质差异,查明淤泥层厚度、砂层渗透性以及对工程地震、液化及渗漏可能的影响,将原闸址与比较闸址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后,推荐原闸址为新建水闸闸址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村分洪闸经多年运用,混凝土结构存在许多问题,已鉴定为4类水闸,需报废重建。为保证拆除老闸混凝土建筑物安全进行,该文对混凝土爆破拆除方案进行了探讨,为施工单位的拆除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刘拦河闸淤积严重、闸孔净宽偏小泄洪能力不足、闸墩混凝土碳化漏筋稳定性差、闸门止水损坏缺失漏水严重等,导致蓄水灌溉供水可靠性差、防洪排涝不畅、上游防洪压力增大等问题,结合水闸工程特性、运行现状和安全复核成果,对拦河闸闸址和闸型选择、构建物布置和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优选的原闸址拆除重建提升闸方案,在地形地质适应性、施工便捷性、工程投资经济性和运行管理灵活性等方面均较优。重建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改善拦河闸的挡蓄水、防洪排涝和节水灌溉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高州市旺罗水闸枢纽工程重建方案、枢纽布置、闸址、及坝型作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