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整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日本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297例594只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辨证分为肾阳不足、肝肾阴虚、脾气虚弱、气虚血瘀4个证型,分别采用温补肾阳、活血明目,滋补肝肾、活血明目,补脾益气、活血明目,益气活血、化瘀明目的治法,给予右归丸、明目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治疗、耳穴贴压、穴位注射、辨证使用中成药等中医综合治法,观察治疗前后日本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结果视力方面:显效121只眼,有效343只眼,无效130只眼,总有效率为78.12%。视野方面:显效108只眼,有效294只眼,无效192只眼,总有效率为67.68%。患者治疗后视力与视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有效治疗日本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能提高患者的视力,并扩大视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治疗冠心病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其方剂用药规律。希望对临床研发冠心病中药新药有所裨益。方法提取1985年9月至2015年7月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冠心病的263项中药复方专利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方法分析等技术挖掘中药复方的方剂用药规律。结果提取出治疗冠心病的263项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多有30味药,最少1味药,平均(6.20±6.10)味药。最常见的治则为活血化瘀(87次,33.08%);最常见的单药为丹参(143次,54.40%)等;最常见的对药为丹参-川芎(62次,23.57%)等;最常见的角药为丹参-川芎-红花(33次,12.55%)等。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常见药物组合有:桃仁→红花(置信度0.844),降香→丹参(置信度0.794),红花+赤芍→川芎(置信度1),川芎+桃仁→红花(置信度0.952)。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丹参、三七、红花、当归、川芎、甘草、黄芪、麦冬;通过熵方法提取出的新方组合有:木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薄荷、高良姜、白芍、陈皮、鸡内金、北沙参。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专利的核心用药和方剂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临床药证对应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对应分析对1 493份高血压病病例的处方进行药证对应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临床药证对应:阴虚阳亢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桑寄生、山茱萸、泽泻、杜仲、山药等;瘀血阻络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葛根、红花、川芎、桃仁、丹参、赤芍药、甘草等;痰湿夹瘀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竹茹、半夏、陈皮、石菖蒲、白术、茯苓等;气血亏虚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当归、黄芪、党参、白芍药等;肝火亢盛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地黄、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黄芩、菊花等。结论 该研究运用对应分析对高血压病药证对应关系进行研究,为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补肾活血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配对研究,观察64例患者眼底检查,视力,中医证候等变化。结果显效12例,有效4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81%。其中干性总有效率88.64%,湿性总有效率58.33%,干性疗效明显好于湿性(P〈0.05),治疗前后视力比较(P〈0.05),中医证候显效25例,有效30例,无效9例。结论补肾活血法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表现及视力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三大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犤1犦,中医对本证的治疗,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况综述如下。1中药治疗1.1益气活血李思宁犤2犦以黄芪、当归、杏仁、赤芍等。结果: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吴长福犤3犦用黄芪、川芎、丹参、红花、赤芍。治疗30例,结果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强茗犤4犦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60例,药用黄芪、桂枝、赤芍、白芍等。结果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近10年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医中药规律。[方法]近10年来天津地区中医药治疗心衰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心衰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1)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茯苓等。2)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也同样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茯苓、党参、当归等。3)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气虚血瘀型: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黄芪、人参等;阳虚水泛型:茯苓、白芍、生姜、白术、附子、人参。[结论]近10年天津地区中医心衰主要从瘀、虚、湿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探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胸痹中药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收集知网、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构建治疗冠心病、胸痹的组方数据库,采用软件的平台管理、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功能,对方剂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的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冠心病、胸痹的277首方剂,其涉及中药227味;药物频次最高的前5位中药依次是丹参、川芎、当归、黄芪、炙甘草;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川芎-丹参、川芎-当归、丹参-黄芪、丹参-当归、川芎-黄芪。组方规律的规则分析从高到低排列前5位依次是桃仁,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川芎;红花,赤芍-川芎;红花,当归-川芎;红花-川芎。分析演化得到新方6首。结论治疗冠心病、胸痹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及药对,多配伍理气止痛类药物协同治疗,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胸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杞黄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性、湿性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杞黄颗粒治疗组62例、维生素C对照组58例,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视力方面: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总体视力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MD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总体视力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杞黄颗粒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7%。维生素C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3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60.35%。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杞黄颗粒治疗组内干性共45例,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湿性共17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经秩和检验,干性与湿性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黄颗粒和维生素C对肝肾阴虚型AMD患者的视力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杞黄颗粒对AMD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补益肝肾、活血通络开窍方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23例46只眼。经过2个月的治疗显效22眼占48%,好转18眼占39%,无效6眼占13%,总有效率为87%。提示本方能促进杆状细胞和锥细胞的功能,有利于视力恢复,视野扩大和暗适应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偏瘫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遗偏瘫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施治:①气虚血瘀致经络阻滞组: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鸡血藤、全虫、蜈蚣;②阴虚风动致经络阻滞组:石决明、白芍、牛膝、桑寄生、钩藤、丹参、毛冬青、当归、稀签草、地龙、红花、忍冬藤、丝瓜络、木瓜、全虫、僵蚕。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吡拉西坦片(脑复康)15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65.0%(P〈0.01)。结论中风后遗偏瘫症按气虚血瘀致经络阻滞和阴虚风动致经络阻滞辨证分型施治,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近十年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65条,涉及中药110味,计算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菟丝子、当归、熟地黄、川芎、香附、白芍和丹参等;得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常用药物组合,以菟丝子、当归、熟地黄和白芍两两组合最多;进一步聚类,得到3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剂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注重补益肝肾、调理气血,所得新方组合仍需通过临床辨证运用以验证其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历代古籍中治疗滑胎症方剂的整理、分析,挖掘其中药物的潜在关联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所查阅到的历代中医古籍中治疗滑胎的方剂建立数据库,统计其中所包含药物的分类、功效、性、味、归经等数据,运用Excle 2007、SPSS 22.0、Weka 3.8、Cytoscape 3.6.1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总共筛选出中医古籍61本,收录方剂104首,涉及中药150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当归、白术、川芎、熟地黄、白芍、续断、黄芩、杜仲等,多属温性补虚药,且归肝、脾、肾经药物居多。常用药对白术-当归、川芎-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黄-当归、熟地黄-白术、白芍-当归等。单独药对以补血活血、健脾养阴为主,重组新方以养血活血、补肾、燥湿安胎为主,兼有益气、行气之用。结论中医药对于滑胎的治疗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承,所筛选出的方剂大多具有健脾益肾之作用,可为当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中药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调查301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患者证候-治法-用药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虚。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补气、化浊(痰)、养阴、温阳、宣痹,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药物主要有黄芪、陈皮、地黄、川芎、白术、桃仁、茯苓、甘草、半夏、泽泻、赤芍、当归、丹参、枳壳、桂枝、麦冬,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关联的药物功效有止痛、化浊(痰)、清热、活血、补气、凉血、利水、化瘀、解毒、补血、理气、安神、补脾、调经、通便、润燥、散结。结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符合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原则,治疗冠心病的清热治法、解毒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对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蓉娟教授辨证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处方,借助Netdraw 2.0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构建及可视化,用于“基础方”的数据挖掘分析,采用MATLAB编程方法进行网络信息统计及分析,采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挖掘核心药对。结果共收集162个病例,提取处方1704张,涉及中药239味,累计使用频次25173。使用频次>500次者有灵芝、柴胡、黄芪、生甘草、白芍、生牡蛎、当归、郁金、陈皮、熟地黄、浙贝母、香附、白术、生地黄、党参、茯神、连翘。使用频率>70%的有灵芝、柴胡、黄芪。通过关联规则的分析,药对使用频次较高者为柴胡-郁金、生牡蛎-浙贝母、白芥子-浙贝母、太子参-麦冬、当归-生地黄。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为苦味,其余依次为甘味、辛味、咸味、酸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四气当属平性,其余依次为温性、寒性、微寒、微温。根据BK算法得到基本方5个,总结得出基本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芪、灵芝、白芍、当归、生地黄、生甘草、生牡蛎、熟地黄、浙贝母。结论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多基于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治以疏肝健脾为主,佐以化痰祛瘀。核心药物为柴胡、灵芝、黄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医案378份,对所选医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运用Excel表进行录入,然后用SPSS 16.0 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WeKa 3.6.2怀卡托智能分析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寻找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结果:①共有272份医案纳入研究,共计就诊428次;共得药物173味,出现的总频次为9 623次,常用中药有白芍、柴胡、川芎、当归等27味。②益气活血药、补肾助阳药、祛风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化痰通络药及健脾理气和胃药为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配伍药类。③圣愈汤、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苓桂术甘汤等为施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方药。④药物相须配伍,活血化瘀药加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加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加解表药和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加祛风湿和补肾药、解表药加祛风湿药和理气药是其组方配伍的主要规律。⑤施杞教授常用的药对有桃仁与红花、牛膝与羌活、青风藤与络石藤、全蝎与蜈蚣、仙茅与仙灵脾、桂枝与防风、板蓝根与玄参等。结论: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现益气化瘀补肾的学术思想,数据挖掘结果客观反映了施杞教授临床用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膜性肾病是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难治性肾病之一,其病史缠绵,病程长久。邹燕勤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常表现为水瘀互结,应当以保肾气、维护肾元为先,在淡渗利水的同时提出"治水必和络""经主气,络主血",常"从血论治"膜性肾病,根据不同证型及病程长短分别采用活血和络、活血化瘀、逐瘀破血法。瘀血证轻或不明显者,药用当归、丹参、牡丹皮等养血和血;病程较长且存在血黏度和血脂高但无明显瘀血癥块者,常用川芎、泽兰、三七、桃仁、红花等活血散瘀;而对久病难愈、瘀血明显者,常选用虫类药如水蛭、虻虫、土鳖虫等破血逐瘀。同时配以理气补益之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99~2005年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病案,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及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37个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柴胡、川芎、赤芍、熟地黄、生地黄、炒白芍、牡蛎、党参、龙骨等,药物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居多,主要归肝、脾、心、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当归、柴胡,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当归等。依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蝉蜕、桑叶、桑白皮等5组核心组合及由此构成的5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尤善于从郁论治,解郁调经法为治疗月经后期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经方,常用经方合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促进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以鸡胚背根神经节和大鼠腓总神经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不同药物浓度实验组。采用体外培养法观察中药对神经节生长的影响。以手术暴露、钳夹法造成大鼠腓总神经损伤模型,灌胃给药,应用病理形态学技术和神经生理技术,观察腓总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一定浓度的人参、黄芪、淫羊藿、党参、地龙、鹿茸、川芎组神经纤维长度较空白组长(P<0.05,P<0.01),当归、赤芍、骨碎补、桃仁、川续断组神经纤维长度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红花、牛膝组神经长度较空白组短(P<0.05)。马钱子组在浓度为0.025%以下时,与空白组比较,神经纤维增长(P<0.05);浓度为0.05%以上时,与空白组比较,神经纤维缩短(P<0.05)。淫羊藿组神经增长与药物存在量效关系(P <0.05)。加味补阳还五汤组与对照组比较,髓鞘细胞排列密集、数量增多,轴索再生率高,并能促进神经传递的恢复(P<0.05)。结论:中药对神经再生具有影响,适宜的中药在适宜浓度下对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