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模型大鼠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分析推拿五法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牵拉法组,通过不完全结扎法制作DVT模型。造模第2天后开始进行推拿手法干预(每日1次),分别于干预3、10、28 d后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同时计算血栓的应变率比值,并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超声弹性评分结果显示:干预3 d后,与模型组比较,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牵拉法组弹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牵拉法组弹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弹性评分显著降低(P<0.01),牵拉法组弹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应变率比值结果显示:干预3 d后,与模型组比较,点法组、牵拉法组应变率比值明显降低(P<0.05),推法组应变率比值显著降低(P<0.01),拨法组、揉法组应变率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牵拉法组应变率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应变率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栓形成急性期推拿手法的运用有加重血栓形成的风险,急性期后推拿手法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栓的硬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推拿五法对深静脉血栓模型大鼠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探究推拿手法的安全应用.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点法组、拨法组、揉法组、推法组、牵拉法组,通过不完全结扎法制作深静脉血栓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进行推拿手法干预(1次/d),点法组、揉法组、拨法组、推法组运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分别定性模拟点法、揉法、拨法和推法,牵拉法组运用牵拉手法模拟仪定性模拟牵拉法.分别于干预3、10 d后取材.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IB),ELISA法检测D-二聚体、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干预3 d后揉法组APTT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缩短(P<0.05);干预10 d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PT时间缩短(P<0.05),APTT时间缩短(P<0.01).TT和FIB在干预3 d和10 d后,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增高(P<0.05).干预3 d后,拨法组、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6-Keto-PGF1α 含量增高(P<0.05),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1);干预10 d后,点法组与模型组比较TXB2含量增高(P<0.05),点法组、推法组、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6-Keto-PGF1α含量降低(P<0.01),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降低(P<0.05).结论 从凝血、纤溶功能角度分析,点法、推法、牵拉法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大鼠安全性高,拨法、揉法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大鼠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四肢深静脉血栓的87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症状开始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血栓组,应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同时计算血栓的应变比值(静脉周围肌肉组织/血栓),比较各组血栓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值的差异。结果急性期血栓弹性成像图像以红色为主;亚急性期血栓弹性成像图像以绿色为主;慢性期弹性成像图像以蓝色为主。慢性期血栓组及亚急性期血栓组弹性成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高于急性期血栓组(P<0.05),慢性期血栓组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值高于亚急性期血栓组( P<0.05)。结论不同时期深静脉血栓的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值具有差异性,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不同时期的四肢深静脉血栓的硬度变化,对于深静脉血栓的分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穴疏导痛点揉拨推拿手法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借以探讨其治病机理,以便进一步推广此手法。方法对40例膝骨节炎患者行经穴疏导痛点揉拨推拿手法治疗,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量表)评分、50行走定时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与疗程结束时比较,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疏导痛点揉拨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不同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超声弹性成像的资料,比较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的DVT的超声弹性图特征及评分,比较分析三组DVT弹性应变比值。结果:急性组多显示红色,亚急性组多显示绿色,慢性组多显示蓝色。图像评分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应变比值高于亚急性组和急性组(P<0.05),亚急性组应变比值高于急性组(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具有积极应用价值,能够评价不同时期静脉血栓的硬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颈椎病家兔骨骼肌肌张力变化和AT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0只6~7月龄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及推拿组各10只,并建立低头位颈椎病模型。于造模后第2 d进行干预治疗,药物组予颈复康颗粒灌胃,推拿组采用一指禅推法在大椎穴进行推拿,疗程均为10 d,对照组和模型组未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4组表面肌电及ATP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肌张力明显升高(P<0.01),AT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推拿组干预后的肌张力明显降低(P<0.01),以推拿组变化最为显著(P<0.01),推拿组ATP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推拿手法通过改善颈椎病的高张力状态和提高ATP mRNA的表达,减轻或避免肌细胞的损伤,有效治疗颈椎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乳腺外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74例接受手术的患有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93个乳腺结节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得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后对其进行评分,同时对病灶与周围正常腺体的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进行测量和计算,将2种方式的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乳腺良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为1.76±0.55,恶性结节弹性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为3.91±0.81,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比值法的敏感性为94.25%,特异性为96.54%,准确性为91.68%,5级评分法的敏感性为92.24%,特异性为89.34%,准确性为90.25%,比值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略高于5级评分法,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纤维腺瘤应变率比值为2.02±0.45,乳腺腺病结节应变率比值为1.37±0.42,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和腺病的敏感性为84.74%,特异性为74.35%,准确性为76.3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比较准确的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及乳腺纤维腺瘤和腺病结节,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部经络推拿治疗亚健康脑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亚健康脑疲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传,积极改善患者心态,舒缓压力,放松休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头部经络推拿治疗,以头部5条经脉(督脉、双侧足太阳膀胱经及双侧足少阳胆经)由前向后揉推或揉按为主,同时配合单指指揉双太阳、双风池、双肩井、百会,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脑疲劳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脑疲劳评分及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4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部经络推拿治疗亚健康脑疲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孕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其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清洁级SD孕鼠54只,其中48只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血栓模型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组,分别于术后6、12、24、72 h处死;余6只为假手术组.比较血栓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观察其病理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NF-κB蛋白水平于静脉血栓形成后6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72 h后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栓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各时间点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NF-κB抑制剂PDTC干预后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72 h后血栓重量与长度比值显著低于血栓模型组(P<0.05).结论 孕鼠DVT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明显激活,并介导血管内皮的损伤,抑制NF-κB的信号通路可能对DVT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病例共167个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讨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结果恶性结节39个,良性结节128个;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以3.3为界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92.2%?良恶性结节的应变率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是一种有效的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病案服务创新是病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病案服务创新要做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5.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133例临床上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的不孕患者通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检出胰岛素抵抗(IR)患者81例.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促排卵药、罗格列酮、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三组用药前后及用药后三组间的Homa IR(胰岛素抵抗指数)、FFA(游离脂肪酸)、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排卵率的变化.结果: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患者的Homa IR指数、血清FFA和TNFα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排卵率明显优于单用促排卵药(P<0.05)和单用罗格列酮(P<0.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探索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中国病案》2008,9(6):16-17
目的通过探讨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提高病案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方法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病案质检的实际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结果改进了病案质检的工作模式,由单一质检转变为多元化工作模式。结论环节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临床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对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作为病因概念,首见南宋·陈无择<三因方>.一般对这一概念来源的讨论,多仅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致病的论述,而对于七情病因概念中可能存在的"非<内经>"内容,讨论甚少.通过分析<三因方>中与 "七情"有关的论述,笔者认为,陈无择的七情病因概念,由<素问·举痛论>"九气"、<诸病源候论>"七气"、<礼记>"七情"以及宋明理学心性论等多种元素构成.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中医学概念的建构规律,正确理解和改造现代中医学七情概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死亡病案质量、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方法质量控制等有关人员参加死亡病例讨论,找出问题缺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发现病案首页项目填写错误或漏填较普遍,病历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流于形式,医师自我保护意识差。结论质控人员参加死亡讨论,有利于医护合作、医药配合、科室协作、提高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