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十年来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辽宁省近二十年来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旅系、改良Reid、Lancaster、外杂选、黄改等类群,改良Reid×旅系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育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七五"以来,由辽宁省育种单位育成的丹玉13号、沈单7号、铁单10号等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特别突出的如丹玉13号、沈单7号等优良杂交种已成为国内许多省份的主栽品种.但"八五" 、"九五"期间,辽宁省玉米育种曾出现过徘徊不前的局面.从辽宁省"两五"期间审定的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入手,分析了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以及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现状.辽宁省主要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是Reid×旅大红骨,Lancaster×旅大红骨,外杂选亚群×旅大红骨.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育成的辽单系列、丹玉系列、沈单系列和铁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农业生产发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辽宁省的玉米育重点是:建立玉米育种中心,完善杂交种生产经销体系、建立、健全品种鉴评制度和种子质量管理制度重视种质资源的积累,加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育种方法选育出高产、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有20多家玉米育种单位,几百人从事玉米育种研究,主要进行晚熟玉米杂交种选育,而大多数选育者只注重二环系,不注重种质的长期改良,短期行为十分严重,大多在低水平下重复,缺乏后劲和长远目光。用二环系选系的结果,造成玉米遗传基础狭窄,很难培育出有突破性的新自交系和新品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满足农民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投入力量,加强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1 育种目标辽宁省的…  相似文献   

6.
刘旭  高洪敏  赵文媛 《杂粮作物》2010,30(3):159-162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20年来改良Reid及旅大红骨类群在辽宁省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辽宁省“十五”期间审定及生产应用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及生产应用种质可归于旅系统、瑞德系统、先锋系统、黄改系统、兰卡斯特、外杂选等系统类群中,多数为旅系统、瑞德系统、先锋系统。涉及的杂优模式主要有瑞德系统×旅系统、外杂选×旅系统、先锋系统×旅系统、外杂选×黄改系统、先锋系统×黄改系统等。瑞德系统×旅系统占绝对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生产仍然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应从拓宽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利用多种现有杂优模式、挖掘新型优势模式入手,不断提高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分析与评述姜明月(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自杂种优势在玉米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来,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多样性一直是玉米育种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吴景锋(1983,1991)指出,我国玉米杂交种的亲本种类少,骨干系集中,种质遗传基...  相似文献   

9.
玉米轮回选择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轮回选择的几个重要环节王金君,内英吉,陈玉库(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处于爬坡阶段,在育种目标、选系材料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玉米品种群体改良。采用先进的轮回选择方法,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玉米群体作...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理想型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辽宁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重要工业原料。近年来,玉米单产出现了较长时期缓慢上升阶段。玉米单产出现徘徊原因主要是由于第一,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狭窄,育成的高配合力自交系少,组配出突破性的强优组合难。第二,以前组配的杂交种及选育的自交系均以利用个体优势为前提,忽视了群体增产作用。如何使玉米单产有所突破,是摆在玉米育种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回顾辽宁省玉米育种经历的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近年来,玉米育种工作者采取鉴定筛选,优异性状聚合扩大新基因源的群体改良及利用生…  相似文献   

11.
糯玉米育种概况及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糯玉米育种概况和常用的糯玉米育种方法,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美国糯玉米育种和生产与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种大多属专用化深加工型;当前我国糯玉米主要用作鲜食,糯质资源丰富,但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血缘较为狭窄,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尚不多。探索鲜食糯玉米育种新方法,育成适口性佳、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是现今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以来我国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育种是玉米遗传育种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在玉米分子育种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综述从"十二五"至今,国内研究者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相关性状基因/QTL发掘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促进玉米分子育种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研究中,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建宇  盖钧镒 《玉米科学》2001,9(1):080-082
在简要分析造成当前我国玉米抗病育种被动局面与短期行为的思想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可行性出发,提出下一步玉米抗病遗传育种,应树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开展与当前进行的生产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抗病育种相结合的预防性育种工作及抗病遗传研究,并建立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遗传研究方法的标准化体系,该体系包括采用株系的依据、调查的性状和标准、亲本的要求及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陕单609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增强适应性为主线,以优异种质引进、创新与利用为基础,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实施多地点、高密度、少施肥和少灌水的技术路线,选育出陕单609玉米品种。陕单609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植、抗旱、品质优良、产量潜力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分析陕单609玉米品种的选育背景和育种过程,总结玉米自交系91227和陕单609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玉米品种改良要重视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强化育种环境的选择压力,创新玉米品种的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及玉米生产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周洪生 《玉米科学》1996,4(4):001-005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中国农业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玉米生产的比较、我国玉米育种科研所取得的成绩和差距、中国玉米育种及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和未来15年我国玉米育种及生产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21世纪初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玉米关联分析与品种分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已在玉米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玉米单体型图的绘制、高密度分子标记的开发及控制玉米重要性状基因的克隆,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工作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介绍了玉米基因组概况、玉米关联分析研究现状、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青贮玉米的育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贮玉米育种的分类、主要性状、种质资源及当前的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在青贮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青贮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河南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品种模式单一,种质基础狭窄;②重视产量性状,忽视抗逆性状;③品种审定多,推广应用少;④追求优质,存在误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对玉米育种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提高玉米商业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玉米商业育种效率出发,进一步明确了玉米育种目标;强调了利用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重要性和方法;分析了二环系育种方法的技巧,并提出了"逐步整合组装"的技术路线和从原有材料中选自然变异株,从而选育新系的方法;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玉米分子育种走"企业+高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玉米育种多年来始终延续着固定的育种程序进行。为适应新时期玉米育种需要,选育新品种,对育种程序需要有所改进。改良系谱法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选育几率,减少系谱的麻烦,节约了工作时间和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