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预应力砼结构内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的问题,我国《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中仅提出如下规定:“当受拉区部份钢筋施加预应力已能使构件符合抗裂或裂缝宽度要求时,则承载力计算所需的其余受拉钢筋允许采用非预应力钢筋”,并未对此向题进行深究。但在国外,却把此类结构命名为部份预应力砼,以区别于普通钢筋砼和全预应力砼,并在很多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 1.一座公路桥的超静定箱形梁,中跨41.6m、边跨32m。使用全预应力砼时,需沿梁的全长配置18根钢丝束,其中6根分别自肋板弯入顶板及底板,工序复杂而困难。改用部份预应力砼结构,取预应力度系数K=0.68,预应力及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各为0.32%及0.  相似文献   

2.
一、部分预应力砼历史及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预应力砼的概念(idea of PrestressingConcrete)在十九世纪末提出,1886年美国的杰克逊(Jackson)、1888 年德国的杜林(Dohring)分别提出这样的建议。但早期的试验并不成功,主要是因为对砼的收缩与徐变的影响认识不够,预应力筋没有采用高强钢筋,因为只有高强钢筋才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来抵抗砼的非弹性缩短。直到1925年高强钢筋用于预应力结构,由欧仁·弗涅西奈(Eagene Freyssinet)首先将高强钢材引入预应力砼结构,并在法国建成了一些重要的预应力结构,预应力的愿望才得以实现。在这期间,预应力的主要优点是用永久的预应力来抵消恒载产生的应力并且防止在活荷载下出现裂缝,这样,砼结构就由非弹性材料成为各向同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环形部份预应力砼电杆是采用部份预应力钢筋和部份非预应力钢筋混合配筋的钢筋砼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具有抗弯强度和抗裂度兼顾的特点,而且在满足同一使用要求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与全部通长配置预应力钢筋的结构相比,还可节约钢材10~15%。一、预应力钢筋截面积A_y计算预应力钢筋的合理用量应按《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对部份预应力砼电杆所规定的抗裂要求来计算。式中:M—标准荷载对电杆地面处的弯矩;K_1—抗裂设计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4.
在用成组拉模工艺生产预应力檩条时,檩条的预留孔当隔板拉出后往往会被水泥浆堵塞,造成檩条安装上的困难。为此我们对檩条预留孔的埋设方法作了如下一个小改进,现介绍如下。在浇灌混凝土前,穿预留孔钢筋时,先在钢筋上穿一个纸管,待浇灌混凝土、振动密实后,再抽去钢筋(纸管留在檩条内),拉出隔板,然后等起场时将纸管(沾有水泥浆)敲去即可。纸管宽度比檩条厚度小1~2毫米,壁厚以抽拉隔板时纸管不被拉瘪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33.在预应力砼构件的生产中,钢筋(丝)张拉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在预应力砼构件的生产中,预应力钢筋(丝)张拉方法要结合生产现场的具体条件,构件的外形特征,配筋形式、数量,张拉力的大小等因素来选择。目前,常用的  相似文献   

6.
生产不同长度预应力砼圆孔板的钢模锚固和张拉的部件,常需在钢模和长度方向上调整位置,我厂过去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法来调整(见图1)。图1中L_1、L_2表示不同型号板长时固定疏筋板位置。多年的使用发现,由于使用钢模的环境较恶劣,螺栓、螺母受砼污染和构件蒸养过程的高温潮湿的影响,全都被腐蚀锈结在一起。当需要调整疏筋板位置时,只能用气割割掉更换新的,造成很大浪费,调整一次需要很长时间,且费用很高。为了改变这种费工费时的方法,我们改成插接槽结构(见图2)。插接槽由挡板6、两端连接板5及数块下部连接板7焊接而成  相似文献   

7.
螺旋形钢筋系使用在先张预应力构件(如屋面板、长向圆孔板)中,套放在预应力螺纹钢筋两端的外围,作为它的筒箍。其作用是防止放张时可能产生的劈裂裂缝。以前,我厂虽然采用了机械加工这种钢筋,但费工多,效率不高。1974年,我们试制了一种新的螺旋形钢筋连续成型机(图1),加工效率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西安某厂平炉车间100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车梁,腹部预应力主筋为6根?~L36钢筋,上翼缘预应力钢筋为2根?~L32钢筋(图1),其他非预应力钢筋与国标G234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预应力是钢筋被包裹在装满防腐油的塑料皮中,钢筋与砼不接触,两者之间不产生粘结力。在张拉过程中,钢筋可在防腐油中自由滑动。这种受力状态的结构,称谓无粘结预应力砼。 现将我公司承建的省职工文化馆园厅部分无粘结预应力三向网格梁的施工情况简单  相似文献   

10.
《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砼构件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B51/5005—93),是在原规程(DB51/127—92)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92)和行业标准《冷拨丝预应力砼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并纳入了《800MPa级冷轧带肋钢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为了改善预应力砼构件的受力及变形能力,确保和提高工程质量,进一步节约钢材,使我国预应力砼构件的用钢更为合理,国家已将冷轧带肋钢筋列入“八五”期间的新品种钢材,并开始制定《冷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国家标准。随着新品种新外型钢筋的出现,给研究预应力传递长度带来了新内容。800MPa级冷轧带肋钢筋是由成都钢铁厂和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负责研制。该钢筋以微合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砼圆孔板结构性能检验结果,指出这种新型构件不仅结构性能满足图集检验要求,而且由于构件延性的提高,使构件一般不会产生无预兆的脆性破坏,从根本上杜绝了预应力砼圆孔板中受力主筋端部滑脱现象及其它锚固破坏。  相似文献   

13.
民用建筑安装预制空心楼板时 ,有时由于房屋进深不合模数或楼板排列不合理 ,会出现楼板一侧压墙的现象 ,这是不允许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楼板都一样 ,按照支承受力情况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单向板是指把楼板两端部支承在墙或梁上 ,四边支承在墙或梁上的楼板为双向板。单向板设计时是按单方向受力考虑的 ,板两端支在墙或梁上 ,跨度方向可以下垂产生挠度。普通预制空心楼板都是单向板 ,钢筋在板中配置和截面的选型都是按单方向受力考虑的 ,因此 ,安装时必须符合原设计计算要求 ,即只能把单向板的两端部支承在墙或梁上。要避免 1种错觉 ,即认…  相似文献   

14.
陈乾 《江苏建筑》1996,(1):23-25
一、前言部分预应力砼结构在我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有效预应力值。因此,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问题一直是研究预应力砼结构的重要课题之一。部分预应力砼结构一般采用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混合配筋形式。非预应力筋的存在,对砼的收缩,徐变变形产生了阻碍作用,从而在砼中产生拉应力,亦即减少了砼中  相似文献   

15.
代厂生产有限预应力混凝土T形檩条已有近20年的历史。檩条在设计时,不是按强度要求来考虑配筋的,而是为了满足抗裂度指标来确定预应力钢筋的配筋截面。因此构件受拉区的配筋率较大,其抗裂安全系数均接近或超过强度安全系数,但构件作破坏试验时,则往往出现脆性断裂现象。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带有隔热层的坡屋面正在不断兴起,在木材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把船舶制造上“两网一筋”的工艺应用于屋面基层,有效地解决了木基层不耐久、易渗漏,混凝土基层施工周期长、造价高等问题。我公司在粮仓屋面施工中,通过QC小组活动,有效地攻克了“两网一筋”屋面基层施工质量这一难题。1.在坡屋面的檩条上配置4@200双向钢筋,要求把垂直于檩条方向的钢筋用手提张拉器张拉,待张拉力达到250N时,将张拉的钢筋两端锚固在檐口檩条上,另一方向的钢筋与被张拉的钢筋绑扎牢固,形成钢筋网片。  相似文献   

17.
S形φ4钢筋系使用在预应力屋面板中,作为主肋的横向钢筋。依靠其上下两端的弯钩把预应力主筋和上部板网伸入主肋中的φ4纵向钢筋连系起来。以前,我车间加工这种钢筋,需要经过调直、切断、成型等多道工序。各工序虽然使用了机器,但效率不高,并且操作人员总得守在机旁从事繁琐的体力劳动。1974年底,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S形钢筋连续成型机(图1),实现了自动喂料、弯曲成型和切断,提高工效3~4倍。S形钢筋连续成型机外形尺寸为:800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美国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编著的《POST-TENSIONING MANUAL》(第六版)统计数据显示,在北美地区有50%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应用在预应力地坪基础工程中的(见图1)。而预应力地坪基础在国内虽然有一些工程应用,但相对其在桥梁和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极低。本文就北美地区预应力技术及预应力钢筋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在施工预应力砼屋架的预制张拉工程中,针对工地远而分散的特点,采用了预应力粗钢筋就地对焊、冷拉的方法;利用预制的预应力砼屋架下弦作冷拉台座,改装张拉设备,完成冷拉工艺。解决了冷拉钢筋长距离运输和易弯折的矛盾,节约了费用,经多次使用,取很了良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过去预应力只用在大型构件上,预应力筋采用粗钢筋或钢丝(筋)束,千斤顶的张拉吨位只有60吨一种。随着新钢种和新结构的不断出现,预应力的应用范围已普遍的扩大到屋面板、檩条等中小型构件。这些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直径一般只有12~16毫米,如果再用60吨千斤顶来张拉,不但过分笨重,操作不便,而且准确度差,影响质量。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旅大市西岗区金属机械厂广大职工遵照伟大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