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新峰矿区“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试验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试验中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某矿区南翼村庄下条带开采方案设计和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开采条件下,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各条带开采方案进行地表沉陷预计。研究结果确定了矿区南翼村庄下15号煤仅开采顶分层,采高为3 m,条带布置方案为采70 m留90 m煤柱。采用该方案后,地表最大下沉量为206 mm,倾斜为-1.47~1.29 mm/m,水平变形-0.4~1.0 mm/m,均小于建筑物Ⅰ级损坏标准,开采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张琪  刘辉  翟树纯  郑刘根  陈永春 《金属矿山》2017,46(10):105-109
为了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以邯郸矿区某矿断层发育区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背景,基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提出了充填条带、冒落条带2种开采方案的工作面布置。在分析了地表变形预计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基本原理,进行了地表变形预计,并对开采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给出了安全开采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充填条带开采和冒落条带开采,分别可采出煤炭资源330.17万t、216.88万t,采出率分别为70%、45%,地表最大下沉分别为1 390 mm、1 420 mm,最大倾斜均为10.9 mm/m,建议采用超高水材料充填条带开采方案。此方案设计为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22,(2):65-68
针对输气管线压煤量大、影响13302工作面正常开采的问题,通过经验类比、变形预测、理论分析以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留设输气管线保护煤柱及划定压煤范围,结合13302工作面实际情况,初步设计了3个开采方案,进行3个压煤开采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概率积分法预计对比3个开采方案地表移动变形,确定了方案3(3.5 m限厚开采)进行输气管线压煤开采;根据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确定了地面注浆充填加固采空区的防治措施,注浆加固后,GNSS实时监测地表变形。结果表明,在地面注浆加固的防治措施下,方案3限厚开采是可行的,最大水平变形4.8 mm/m,倾斜5.3 mm/m,压煤开采可采出煤量10万t,经济效益显著。GNSS数据显示,地表下沉速度分别为1.01、2.04、0.35 mm/d,因此注浆防治措施得当,可以保证输气管线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对“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预计,介绍了铁路及立交桥的维护方案和实施过程,对“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七五煤矿131条带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在地面布设了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大量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观测数据和上覆岩体离层带钻探分析,获取了七五矿区村下深部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的一般参数和变形分布规律,对指导“三下”开采、留设各类保护煤柱以及提高开采上限的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德海  崔洪瑞 《煤》1995,4(4):21-23,58
以“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类煤层地质条件下采后的地表移动特征及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并得出了地表移动多数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以新峰矿区“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试验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掌握岩层与地表移动移动规律是进行“三下”采煤研究、煤矿采动损害评价及建筑物保护的重要依据。“三软”煤层储量在我国煤矿开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采动地表移动规律有其自身特点。以梁北矿典型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了“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基于关键层理论,阐明了“三软”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断机理,理论解释了工作面开采后地表下沉机理,为梁北煤矿“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及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的地表破坏预计及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煤炭志》一套30卷,3000万字,作为向国庆50周年的献礼工程,于祖国50华诞前夕全部同读者见面。《中国煤炭志》是一套史料性的大型志书,它填补了我国煤炭行业史志的一个空白。我国不仅有悠久的文明史,也是发现、开发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更是当今世界上产煤、用煤大国。但是,在我国浩瀚的史料中,却缺乏一部记载煤炭行业和煤炭人的丰功伟绩和有份量的志书,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我国亿万人民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长征。国泰民安、百业兴旺,中华大地一片生机。正是在这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轻型悬臂式煤巷钻掘机在“三软”不稳定煤层煤巷中快速掘进的应用及特点,在郑煤集团及郑州矿区其它中、小型煤矿中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廷杰 《中国煤炭》1999,25(10):24-25
《中国煤炭》1999年第7期高守尧文“煤炭工业几项政策亟待调整”中提出了煤炭工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政策建议,笔者深有同感。我国煤炭工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解决了持续多年的短缺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功不可没;去冬以来又施行了关闭非法小矿2.58万个、压产2.5亿t的重大调整措施,估计今后煤炭生产将进一步好转。但应该看到非法开采问题解决后,“高文”中所反映的大小矿难以平等竞争、不同地域的大矿难以平等进入市场和增值税包括运费带来的不平等问题等依然存在,故必…  相似文献   

14.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拴柱  刘常荣 《山西煤炭》2001,21(4):1-2,13
把市场机制引入煤炭企业内部,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得以调整,各种生产要素达到优化合理配置。这既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管理创新,又是从根本上解决扭亏增盈乃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宋晓 《煤质技术》2011,(4):51-54
MT/T 995—2006《选煤厂-脱水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是在MT/Z 7—1979《选煤厂脱水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老标准MT/Z 7—1979用脱水效率作为综合评定指标,而新标准MT/T 995—2006却舍弃了该指标。笔者对脱水效率指标的含义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和分析,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需用此指标评定脱水设备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苗海周 《煤》2007,16(1):29-30
在“构造煤”的概念提出以来,出现了许多与此理论不符合的现象。运用严密的推论和科学的计算,以义马煤业集团公司新安煤矿为研究基地,在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爆炸煤”的说法,并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斌 《中州煤炭》2001,(4):65-66
阐述了现阶段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努力方向,提出了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靳瑞青 《煤炭技术》2007,26(1):51-52
目前国内对大倾角特厚易燃煤层群进行走向长壁倾斜分层开采尚无定型综采设备和方法,煤层厚度、结构又达不到水平或斜切综采的要求,只能进行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炮工开采。经东峡煤矿多年开采实践证实,只有进行大采高、大进度“双大”放顶煤开采,才能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9.
陈广平 《煤炭技术》2008,27(3):77-80
高压注水可有效改善工作面前方应力分布和瓦斯赋存状况,增强煤体抵抗突出的能力。文章主要论述了注水防突的原理,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认为注水防突实用便捷,是适合超化煤矿消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软”不稳定突出煤层反揭煤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煤集团公司告成煤矿针对“三软”不稳定煤层在正常揭煤情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经济效益问题,采用反向揭煤法,从21021上副巷开口施工煤下山,由煤层逐渐过渡到全岩,然后完成21011车场的贯通工作。该方法具有缩短工期、安全效益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