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中,根据《基于BIM+的城市副中心智慧建造标准》,提出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9项基础应用要求,根据应用程度划分为基础应用和拓展应用,保证了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带动了工程项目的智慧建造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想 《建筑》2018,(17)
正2016年7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扎根北京通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打造智慧工地,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成为中建一局二公司履约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重要使命。打造项目型BIM+智慧团队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指挥部结合建筑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具有工期异常紧张、科技含量高、建造要求高的三大特点。项目在策划阶段到收尾交付全过程中利用BIM技术,从技术、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方面进行BIM管理工作,力求以BIM技术为管理工具,从而解决项目管理难点,提高现场管理效率与决策能力。例如,在钢结构全过程应用BIM,促进项目工期履约,基于BIM的成本管理实现项目降本增效,质量安全管理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同时自行研发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实现建造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化与管理模块化,将信息从原有部门到部门的传递,变为从部门到项目的传递,打破信息壁垒。做到全员、全专业、全过程应用BIM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完美履约。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举国瞩目的重点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项目是副中心建设的首个工程,存在体量大、工期紧、参建单位多、管控难度大等难点。工程建设指挥部采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探索政府投资工程的甲方多项目智慧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对多项目进度、设计成果、质量、安全、劳务、物资等集中监管,基于现场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升工程监管能力。从"智慧建造平台"的实际应用出发,详细阐述平台总体的建设内容、运行机制、应用场景和创新点,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为今后政府投资工程的甲方工程监管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为例,从工程概况、BIM组织与应用环境、BIM应用、智慧建造、BIM运维、总结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项目基于BIM的全生命期应用。项目在以BIM技术辅助施工的同时,使用了中建集团自主研发的智慧建造系统,将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物料、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并集成,实现项目的透明管理,推动雄安新区的绿色管理、智慧建造。也为最终达成实体建筑与虚拟建筑同步生长,从BIM走向CIM的智慧城市管理目标贡献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更有针对性、更准确地提升智慧建造与管理能力,在梳理BIM技术在智慧建造中主要应用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某铁路站房项目建立BIM技术在智慧建造中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模型方法分析指标权重,从而确定影响BIM在智慧建造中应用效用的关键因子;最后,通过丽香铁路站房项目BIM应用效果进行验证说明,期望为BIM技术的高效选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贺彩峰  闫天伟  周朕  张奇  张彩利 《建筑技术》2022,(10):1380-138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成为建筑市场主流,BIM为工程管理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探索BIM技术在EPC总承包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是总承包企业重要课题。首先总结了传统EPC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二期EPC项目为依托,研究BIM技术在该EPC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为后续EPC项目智能建造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EPC项目为例,介绍LSCS总承包管理体系,以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为中心,变零和博弈为合作多赢,同时通过智慧安全帽、BIM技术、RFID技术、智慧工地先进技术的应用,进度重量管理法、安全防护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创新,实现建造全过程智慧管理,促进项目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达到优质高效建造目的。  相似文献   

9.
经过建造数字化、信息化阶段的发展与积累,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进入智慧建造阶段,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讯、云计算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对建造管理进行升级改造,让建造管理更加精细化,经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应用实践,通过信息化与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上智能终端与物联技术形成的感知网络,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项目管理和决策,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集成,进而实现建造全过程的智慧管理,促进建筑产业管理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工程质量》2021,39(6)
装配式建筑提倡一体化的建造方式,信息技术则是推进一体化建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目前装配式建造全过程中信息化应用程度低,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湖北省最大体量装配式还建房项目沌口六村项目为依托,基于BIM技术,结合装配式工厂云系统、调度管理系统、智慧建造管理平台等,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提升项目精细化设计及管理水平,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信息化应用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温建筑技术》2020,(2):118-121
文中以某产业园区为例,建设智慧建造信息管理平台,研究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实现建造信息的高效利用,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高的整个项目的整体性、衔接性、关联性,以期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的协同管理水平和风险预控能力,且能够为建筑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能源消耗方面带来进步,实现大数据在智慧建造概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会议时间:2018年11月6~8日地点:深圳市智慧建造、智慧工地是当前建筑施工的热点。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对新时代的建筑业来说,数字建筑、智慧建造时代已经开启。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是每年建筑施工行业学术盛会,2018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主题"推进新时代智慧建造",将深度交流探讨智慧建造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交流智慧工地建设经验。年会征文正在进行。欢迎有关:智慧建造的实施策略和推进措施,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控研究与实践,智慧建造下的项目进度管理与效率提升,智慧建造工程项目实施案例,智慧工地建设实践,智慧建造新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坪山学校为实践项目,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为手段,实践了装配式建筑EPC信息化管理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并分析涵盖建筑全产业链条的六大业务功能,体现出装配式建筑EPC各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为智慧建造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从类似项目历史数据、智慧建造核心能力、智慧建造配套能力及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分析工程项目承包商的智慧建造能力。然后构建智慧建造能力评价指标,并将指标体系设置为技术应用现状、智慧施工方案、施工区智能化、企业后勤保障四个层面,期望能够评价工程项目承包商智慧建造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指挥调度大楼项目BIM应用为例,通过BIM技术进行精细化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品质;通过智慧建造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精益化施工、集成化交付、智慧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0 前言 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通过精益建造理念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智慧奥运绿色建造的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2022年冬季奥运会配套项目,阐述基于精益建造管理模式下的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17.
李蕾  于科 《智能建筑》2023,(2):26-29
“5G+AI智慧建造”是指充分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移动性等特性,以AI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施工现场管理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对“人机料法环测”的全方位可视化智能管理。本文以项目为载体,详细介绍了5G+AI智慧建造集成化应用方法,为同类项目搭载5G快车道在建筑工程的应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项目,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成本压力大、安全隐患发现难、规范制度落地难、现场施工环境恶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难题,采用信息化手段,应用BIM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工地,实现项目精细化建造、绿色建造、智慧建造。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发展越来越讲求质量的背景下,智慧工程及智慧建造应用项目逐渐成为城市基建新风向。随着信息智能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进行智慧工程建设及项目管理实践时,信息智能化系统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相关城市智慧工程建设案例,就智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智能化的应用进行论述分析,旨在为相关项目管理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某综合体智慧停车场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BIM信息模型在工程量提取、碰撞分析、虚拟建造、可视化交底、项目协同管理和实时漫游等方面的应用优势。经工程实践表明,基于BIM信息模型进行智慧停车场项目管理,能够协调各专业主体关系,促进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