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直线法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直线法是近几年来引入电磁理论的重要方法。本文着重讨论了直线法中两种不同的引入方法,即求解差分方程的方法和正交变换法之间的一致性,从而可以在正交变换法中奶方便地引用差分方程的研究成果,此外,也论述了直线法与谱域法的关系,从而可以为进一步认识两种方法的实质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借鉴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若干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直线法是分析二维电磁场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的优点,本文首先对基于矩阵理论的直线法模型做了论述,然后将其应用于分析横电磁波小室,计算了小室内的横向场分布的高次模的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直线法与快速付里叶变换和网络分解技术相结合,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算法,这一方法首先对任意入射角平面波激励下无限周期结构的Helmholtz方程进行变换,用直线法离散新方程,其阻抗元素利用FFT进行计算,再结合网络分解技术求出电流分布。  相似文献   

4.
洪伟 《电子学报》1993,21(3):20-25
本文将直线法和谱城法结合在一起而提出一种分析集成波导三维问题的混合方法——谱域直线法。这种方法吸取了谱域法存储空间小和直线法无相对收敛性的优点,因而是一种计算量小、收敛快和数值稳定的分析方法。对微带和悬置微带谐振器的分析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数据一致,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直线法分析共面波导传输线的基础上,针对直线法的特点,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欧姆定律以及超导体复电导率的概念,将二流体模型引入到分析中。从而计算出具有一定厚度超导薄膜的共面波导传输线的色散特性和衰减特性。由于直线法是一种半解析半数值的方法,和其他复杂的场分析相比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避免了常用的利用表面阻抗引入超导体复电导率的准静态分析方法。并且对于导带是理想导体、有耗普通  相似文献   

6.
1980年U.Schulz和R.Pregla等首次将直线法用于分析电磁场边值问题[1].近年来这种技术先后被用于分析微带类、Finlime类微波平面导波结构和复杂截面波导的传输问题[2~4],微波平面结构的谐振和不连续性问题[5~7],极化栅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散射问题[8~9]以及进气道RCS的计算[10]等.但是关于这种方法的误差分析、线数选取原则和精度改进等还未看到较系统的论述.本文对直线法的误差进行了分类论述,讨论出了直线法的线数选取原则.最后阐述了提高直线法精度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直线感应电动机发热的物理概念出发,引入有限元法和网络拓扑法两种计算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在圆筒型直线感应电动机温度场计算中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根据Harris算法的原理,结合直线边缘的特征,提出一种新的直线提取方法。图像灰度窗口在直线边缘上移动时,只有沿直线方向移动,窗口灰度才不会发生变化,沿其他方向移动,窗口灰度会产生较大变化。结合Harris算法原理,推导了直线边缘的提取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提取直线特征,相比于Hough变换法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类最佳逼近的三步直线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一种新的直线逼近方法——类最佳逼近,基于这种逼近方法,斜率k∈[0,0.5)的直线和斜率为1-k的直线具有某种互补性质。利用该性质,设计出一种新的三步直线方法,该算法揭示了直线计算的互补性,理论简单,精度达到最好。最后比较了该算法和直线的双步算法,Brensenham算法。指出新算法改善了Breserham算法和双步算法的计算效率。该算法对于硬件实现将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曲边域上二维电磁场边值问题的直线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到目前为止,直线法仅应用于矩形域或复合矩形域上的电磁场边值问题。本文基于复合矩形域上的直线法原理,建立了曲边域上二维电磁场边值问题的直线法模型,并以方—圆过渡波导中主模的截止波长和矩形波导E面拐角的等效电路参量的计算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体现出该方法公式推导简单,计算量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导波场分析法可有效识别和表征结构损伤,但受限于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全波场信号的采集耗时严重。为提高全波场信号的获取效率,现有方法依靠压缩感知和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以少量空间测点信号重构出原始波场,然而该类方法依赖具有一定随机性的抖动采样策略,在商用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上不便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稀疏采样策略的导波场重构方法,并搭建压电片激励/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传感(PZT激励/SLDV传感)实验平台,对含人工损伤的铝板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空间测点数减少到奈奎斯特采样点数的10%以下,并在导波场重构精度及损伤成像精度方面达到与抖动采样策略的同等水平,且提高了导波场分析法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全波解反射系数和波模振幅递归算法,文中分析了平面波在水平电离层分层结构中的能流分布规律,结合电离层化学反应模型对电离层参量的扰动情况进行仿真,并与其他文献中使用的方法相比. 全波计算方法考虑到了各层反射、透射波相互叠加的情况,仿真结果对比发现,用全波法得到的能流吸收和电子温度扰动幅度更大. 不同入射波参数、地磁场参数、电离层背景参量下的扰动情况对比发现:改变电波入射角会使电离层中电波的反射吸收高度发生变化;改变方位角和地磁倾角仅影响电离层能流吸收幅度,不会对电波反射高度造成影响;改变中性成分的浓度和温度会影响电离层的能量损失和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速集成电路芯片内互连线的时域特性。首先运用全波方法提取互连线的频变等效电路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反拉普拉斯变换 ( NILT)法分析互连电路的时域响应。在分析过程中 ,提出或运用了一些提高精度或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很适合高速集成电路芯片内互连线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电磁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计算在雷达设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分析了电磁计算在雷达设计中的应用,包括雷达天线设计、馈线及微波网络设计、天线罩设计以及复杂电磁环境雷达天线性能评估,并介绍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MoM)和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三种常用的全波电磁仿真计算方法以及高频近似算法,最后讨论了雷达技术发展对电磁计算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场波束形成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麦克风阵列用于封闭环境中非手持式语音拾取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声场为阵列近场的问题。该文在子带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一种基于近场波束形成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近场球面波的波前弯曲率,有效地衰减了混响和噪声对期望信号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房间混响条件下,基于近场波束形成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Two im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a two-dimensional TE/sub z/ wave, which are based on the unconditionally-stable Crank-Nicolson scheme. To treat PEC boundaries efficiently, the methods deal with the electric field components rather than the magnetic field. The "approximate-decoupling method" solves two tridiagonal matrices and computes only one explicit equation for a full update cycle. It has the same numerical dispersion relation as the ADI-FDTD method. The "cycle-sweep method" solves two tridiagonal matrices, and computes two equations explicitly for a full update cycle. It has the same numerical dispersion relation as the previously-reported Crank-Nicolson-Douglas-Gunn algorithm, which solves for the magnetic field. The cycle-sweep method has much smaller numerical anisotropy than the approximate-decoupling method, though the dispersion error is the same along the axes as, and larger along the 45/spl deg/ diagonal than ADI-FDTD. With different formulations, two algorithms for the approximate-decoupling method and four algorithms for the cycle-sweep method are presented. All the six algorithms are strictly nondissipative, unconditionally stable, and are tested by numerical compu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dispersion relations are validate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 and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theoretical predication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esents a hybrid technique based on combining ray tracing an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s for site-specific modeling of indoor radio wave propagation. Ray tracing is used to analyze the wide area and FDTD is used to study areas close to complex discontinuities where ray-based solutions are not sufficiently accurate. The hybrid technique ensures improved accuracy and practicality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since FDTD is only applied to a small portion of the entire modeling environment. Examples of applying the method for studying indoor structures and penetration of wave from outdoor to indoor are given at 2.4 GHz.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known exact solutions or results of the full wave analysis or traditional ray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novel method. Numerical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reported measurement results for waves at 1.29 GHz penetrating an external wall with metal-framed windows. Cumulative distributions of field envelope obtained from the hybrid method show close resemblance to the Rayleigh distribution, which conforms to the reported measure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敌方隐身目标的威胁、P 波段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及该频段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快速多极子技术的全波数值仿真方法在隐身目标散射特性精确求解中的独特作用;阐释了基于快速多极子技术的全波数值仿真方案实施的矩量法原理、快速多极子技术、预处理算法及高效迭代求解技术,通过与标准体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案的可靠性及精度;利用文中提出的仿真框架对几种典型的隐身目标进行数值仿真,讨论了隐身目标在P 波段的电磁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慢波多层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捷  李英  游彬 《微波学报》2004,20(1):82-85
利用等效电路分析了一种新型的交指电容加载开环结构,并结合多层结构,利用接地板上的孔耦合设计了一个新型椭圆函数滤波器。这种滤波器不仅尺寸大大减小,而且阻带得到了加宽。理论分析和全波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导波方法,对不同电压下由棱镜、折射率匹配液及扭曲向列相液晶盒构成的全漏导模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外角所对应的全漏导模的反射光强度实验数据,并由斯涅尔折射定律转化为反射率随内角变化的数据,由此得到实验曲线。通过与多层光学理论给出的理论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吻合,确定了扭曲向列相液晶盒在不同电压下的指向矢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