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低渗透含油饱和度高的地层供液能量不足,给有杆泵采油带来的冲程损失大、泵效低等问题,研制了油井增效射流泵。采用在有杆泵未端增加射流泵,通过封隔器将高、低渗透层段分开。利用高渗层产生的液量,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在低渗透层段产生压降,从而提高低渗层的产液能力。文中介绍了射流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参数优选及现场应用情况。2 0 0 3年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4口井,工艺成功率10 0 % ,有效率10 0 % ,累计增产原油390 0t。  相似文献   

2.
有杆射流泵分层采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渗透含油饱和度高的地层供液能量不足给有杆泵采油带来的冲程损失大、泵效低等问题,开展了有杆射流泵分层采油工艺研究。在有杆泵末端增加射流泵,通过封隔器将高低渗透层段分开,利用高渗层产生的液量,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在低渗透层段产生压降,从而提高低渗层的产液能力。介绍了有杆射流泵组合分采的工作原理、参数优选及现场应用情况。2006年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13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累计增产原油2197t。  相似文献   

3.
低产能油井降压开采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含油饱和度高且地层供液能量不足的油藏开发,会给有杆泵采油带来冲程损失大、泵效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研制了低产能油井降压开采工艺技术。该技术原理是在有杆泵未端增加射流泵,通过封隔器将高、低渗透层段分开,利用高渗层产生的液量,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在低渗透层段产生压降,从而提高低渗层的产液能力。详细介绍了低产能油井降压开采的工作原理、参数优选及现埸应用情况。到目前止,该技术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23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96%,累计增产原油3 797 t。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含油饱和度高且地层供液能量不足的油藏开发,会给有杆泵采油带来冲程损失大、泵效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研制了低产能油井降压开采工艺技术。该技术原理是在有杆泵未端增加射流泵,通过封隔器将高、低渗透层段分开,利用高渗层产生的液量,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在低渗透层段产生压降,从而提高低渗层的产液能力。详细介绍了低产能油井降压开采的工作原理、参数优选及现埸应用情况。到目前止,该技术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23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96%,累计增产原油3797t。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产低效油井由于供液能量不足,给有杆泵采油带来冲程损失大、泵效低等问题,研究了油井接替举升工艺技术。采用在有杆泵下端增加射流泵,通过封隔器将高、低渗透层段分开。利用高渗层产生的液量,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在低渗透层段产生压降,从而改善低渗层的产液能力,提高有杆泵泵效。介绍了接替举升工艺的技术组成、技术原理及现埸应用情况,2009年在河南油田现埸应用4口井,工艺成功率100%,累计增油1553t。  相似文献   

6.
组合举升套管式射流泵研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唐健  周明卿 《石油机械》1997,25(5):23-26
根据单井双泵组合举升比单一有杆泵举升能更有效地开采高压、高粘、低渗透、低液面油井的新构想,开发了“有杆泵+射流泵”单井双泵组合举升工艺,介绍了与之配套的套管固定式井下射流泵的研制和试验情况,引入了射流元件的参数匹配相关式,并给出了匹配步骤。试验结果表明,新开发的单井双泵组合举升工艺及与其配套的套管式射流泵切实可行。与单一有杆泵举升相比,在相同条件下,“有杆泵+射流泵”单井双泵组合举升可显著降低有杆泵下入深度,减轻抽油机载荷,改善油井抽汲条件和产出波的运移性,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杆泵井管杆的偏磨现状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研发了高含水有杆泵井注油式双通道防偏磨工艺。该工艺主要由地面注油系统、井口注油密封泵、井下动力抽油泵等构成。它可实现在高含水产出液条件下,在管杆之间制造一个油润滑、减缓偏磨的环境;利用空心抽油杆较大的抗弯模量和临界压载,增加了杆柱抗失稳的能力;并配套特种扶正器、减磨接箍、高效泵等进一步提高防偏磨效果,延长高效泵工作周期和检泵周期。现场应用表明,应用该工艺后抽油机载荷及液量、液面无较大变化,防偏磨效果突出,平均免修期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方法解决大庆油田油水井结蜡、结垢严重的问题,以及其射孔层段炮眼附近堵塞等引发的单井产液量下降、水井不吸水等问题,具有施工效率低、费用高、作业周期长的缺点。为此,通过优选空化射流喷嘴类型,开展空化射流靶距和角度的优化研究,计算喷嘴使用参数,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该喷头在小直径连续管套管除垢空化射流的效果;同时,制定炮眼除垢选井原则,优化连续管除垢工艺参数。通过结垢结蜡套管除垢、射孔层段炮眼除垢等现场应用表明,连续管套管除垢空化射流喷头在套管内和射孔层段炮眼除垢效果明显。所得结论可为解决油水采出井套管除垢工具研制与工艺参数优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塞油田长10层油井原始气油比高达116.9 m3/t,气体对有杆泵的效率影响严重,为克服气体对有杆泵的影响,推广应用了防气分气的井下工具。通过分析长10层油井防气工具的应用情况及各种防气工艺的不足之处,指出防气泵与井下游离气体分离器及井口套管定压放气阀配合使用,会取得更好的防气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保-平10水平分支井原采用有杆泵排采工艺,泵挂深度处在水平分支主井眼水平段,在生产中杆管偏磨问题较为突出,排采效率低,能耗高,经济效益差。该井前期生产中,杆管偏磨及煤粉堵塞等导致频繁检泵,检泵周期短,泵效低。经过反复论证,在上下行程换向、井口限压、煤粉自清洁、自携液举升4个方面进行创新设计。采用井口限压产生液力反馈驱动无杆泵下行程,避免水平井杆管偏磨; 推导出不同内层管自喷携液所需最小产气量,在后期产气量上升,产水量下降后实现向自产气携液举升的转换; 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实现速度管携液自喷,降低能耗,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煤层气井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防砂埋套管水力喷射泵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喷射泵具有独特的井液举升特点,适用于斜井、高温、稠油、出砂、结蜡和腐蚀等复杂情况的油井[1]。但用于携排砂生产,易发生埋封隔器造成油井大修。针对水力喷射泵应用于携砂采油存在的技术缺欠,研制了防砂埋套管水力喷射泵。分析了其它水力喷射泵的技术缺欠,提出了从套管注动力液、液力起下泵芯的技术思路,进行了泵研制和室内实验,介绍了套管水力喷射泵的结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排砂采油应用情况。通过14井次试验表明,防砂埋套管水力喷射泵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工作特性符合普通射流泵的特性曲线、液力投捞泵芯,调整泵性能参数、可正洗井,清除油管结蜡、可随时录取油井生产流压、可有效避免地层砂埋封隔器及采油管柱等技术优点,适应含砂小于8%油井,最大排量150m3/d,泵使用寿命大于90d。  相似文献   

12.
对于低渗透高气油比油井,由于其产液量低,泵抽过程中常常由于脱气等因素使得泵效较低,合理控制低渗高气油比油井的套压是保持该类油井高效生产的关键.根据低渗油藏油气水三相流动的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流动情况,分析不同条件下套压对动液面及产量的关系.结合油井具体动、静态参数,给出了低渗高气油比油井合理套压确定的过程.现场实例表明...  相似文献   

13.
高气油比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套压的大小影响着油井的生产,套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油井产生不利影响,出现产油量偏少或者含水率上升过快,影响油井的最终采收率。由于套压与油气比、含水率等存在线性关系,故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同时根据套压与产油量的关系,而产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套压变化导致抽油泵泵效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原油粘度大、产液含水低和环境温度较低时应用现有稠油举升工艺会造成油井无法正常生产,严重时还会引起抽油杆断脱。为此,研制了新型逆向抽稠泵。该泵主要由泵筒、柱塞和换向阀组成,其主要特点是油管进油套管出油,靠油管掺水和液柱压差解决稠油井常见的光杆缓行问题,对稠油的适应性较强;柱塞上没有阀门,靠换向阀实现产液从油管到套管的换向。该泵在现场应用12口井,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液21m3,日增油1.7t。  相似文献   

15.
跨隔+TCP+MFE+JET四联作试油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隔 TCP MFE JET四联作试油新技术实现了跨隔、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地层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该项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使跨隔、射孔、测试、排液等多工序一趟管柱完成 ,减少了注水泥塞封闭原试油层工作 ,避免了压井换管柱污染油层 ,排液及时 ,获取不同制度下的产能、压力资料 ,对于低压、低渗、低产、高凝、高粘油气层特别适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潜油电泵在开采高粘、低渗、低液面油井上出现的欠载、过载引起电机频繁烧机等问题,研究了利用电泵开采高粘、低渗深井的一种新的举升工艺,即喷射系一电潜泳接替举升深抽工艺。介绍了该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推导,概述了与之配套的反循环喷射系的研究情况和室内试验情况以及该工艺的优点,指出该工艺技术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举升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旅大27-2油田是一个多含油层系,各油组原油黏度差异大。东营组为稀油,地面原油黏度4.8~6.0 mPa.s,适合采用电潜泵开采;而明化镇组稠油油藏地面原油黏度1 052.0~5 369.2 mPa.s,地面原油密度0.968~0.989 g/cm3,常规的电潜泵难以正常开采,若采用常规热采方式开采,将会花费巨大的成本。因此尝试以同一油田的下部东营组稀油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对上部明化镇两口稠油井选择射流泵试验开采。经对该油田两口稠油井A14h、A15h现场应用,油井产量达到ODP配产,生产稳定。这为该类型油田的后续开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用于出砂井的水力喷射泵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德泉  张辉  李杰 《石油机械》2003,31(7):15-16,19
油井出砂对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地层砂在井筒内的流动和沉积状态,测定了不同粒径的砂粒沉降速度和一定液量下的极限携砂量。设计了应用在出砂井中的水力喷射泵采油装置,其特点是采用平行双管柱结构的水力喷射泵,合理设计泵内流道,尽可能保持液体匀速流动,适当提高液体流速,提高携砂能力。最后为防止液体停止流动导致砂堵排出管,设计了结构独特的沉砂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