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温度场对着火和燃烧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燃烧室温度场的各种测试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通过实验对比了光学测试方法与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法的测温精度,加深了对发动机测温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加热炉炉温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及原理,对测温架及插入式测试温度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只要对插入式测试的预留孔进行一定的密封措施,测试将会更加便捷、准确,电阻炉使用插入式测试方法,杜绝了测试中的搭接带电现象,降低了传感器及用电成本并提高了电炉使用效率,也保护了测试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插值标定的CCD比色测温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CD比色测温原理。为减少测温误差,把波长带宽等误差归结到测温公式中的K值中,提出了利用标定实验数据对测温公式中的K值进行插值标定的比色测温方法,给出了插值标定的CCD比色测温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红外热像仪的最大测温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考虑环境,大气,太阳等多方面影响,得出最大测温误差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热像仪测温误差的影响程度,讨论了减小误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缆头故障的概率和故障现象,提出了对电缆头测温的必要性,阐述了测温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色法测试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燃烧温度测量方法之一的双色法测温存在着一系列误差来源。本文首次基于辐射测温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多种辐射测误差来源对双色法测温的影响,得出了与普通辐乘风破浪温误差分析不同的结论,同时提出了误差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温火焰图像处理比色测温法的数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双色测温法是一种传统的比色测温法。近几年,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双色测温法开始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高温火焰温度的测量。本文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作为对双色测温法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双色校正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面阵CCD测量高温火焰温度分布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在顺列管束空-空中冷器的换热规律研究中发现,测温点的布置对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最佳测温点并非固定不变。通过对其进行大量测试分析和数值计算,提出了测温点布置的最佳位置与管外热空气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式,为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重油隧道窑的红外温度测控系统。重点论述系统中的红外测温。在分析热电偶测量高温窑炉温度时的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温度测控框图。根据重油隧道窑的运行状况,从红外测温的角度,分析窑内烟气和εL对测温的影响,窑墙效应,环境温度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基于拉曼背向散射和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原理。系统由测温主机、测温光纤和温度解调软件组成,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可准确测出光纤沿线温度及信息量大的特点。试验数据表明,系统测温精度高、定位准确,在电力和其他行业得到一定应用,具有工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红外测温技术及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忠  何腊梅 《工业加热》2005,34(3):25-29
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对运动目标和微小目标实施快速准确无损的测温。通过对红外测温技术原理和系统的讨论,将测温方式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比较分析了有代表性的红外测温仪器及特点;介绍了红外测温技术在现代钢铁生产的炼铁、炼钢、连铸、连轧等生产环节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了提高红外测温仪器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改善其系统设计,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红外测温技术相结合,加强温度信息处理和利用是未来红外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肖伟锋 《节能》2001,(7):42-44
汕头发电厂一台柴油发电机组的排气测温系统出现较大的误差,通过对 测温系统热量损失的计算与分析,找出了引起热电偶测温误差的主要原因,并用 红外辐射测温仪对热电偶测温误差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热电偶测温和红外测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君  丁宇涛 《工业加热》2010,39(1):57-60
对两种常用的测温方式——热电偶测温和红外测温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测温原理、误差来源、校准方法等几方面来讨论,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沸腾换热表面的间接测温与直接测温的对比性实验研究。以水和乙醇作工质,对大气压力下的池沸腾换热平表面,用间接测温法和直接测温法同时测量壁面过热度,对两种测温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用直接测温法进行三种不同管径的光管沸腾试验,并把实验结果与Rohsenow公式进行了比较。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直接测温法测量沸腾换热表面过热度误差较小,是一种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温壁面温度的准确测量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热电偶是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测温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温度传感器。提高热电偶的测温极限、测温精确度以及测温可靠性,是航空发动机试验和测试领域迫切需要攻克和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从铠装热电偶测温技术、薄膜热电偶测温技术和热电偶壁面测温技术修正3个方面,对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热电偶测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立热电偶高温壁面测温修正方法将是今后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测温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热电偶焊接仪热电偶测温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测温方法。热电偶构造简单,测温准确,使用方便,体积小,易安装,便于信号远传和多点切换测量,因此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实验研究中也常用于测量物体体内温度、表面温度、动态温度等。南京化工大学热管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由于探测位置安装的限制,被测表面会部分或者全部失焦,这将对红外测温产生影响,利用反向蒙特卡洛法对物平面的平行离焦和旋转失焦两种情况进行了模拟,并且分析了相机分辨率和壁温分布对测温的影响,得出当物平面平行离焦时,随着离焦距离的增大,红外测温的误差也越大,当物平面旋转失焦时,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红外测温的误差也越大,随着CCD相机分辨率的增加,离焦对红外测温的影响越来越小,但分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分辨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此外温度分布也对红外测温也有影响,温度变化越剧烈,离焦时测温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到目前为止,对石墨化电炉测温,没有可靠的测温设备。本文介绍用国产测温设备和器材,对石墨化电炉测温的情况。侧重介绍(一)使用铂铑——铂热电偶或双铂铑热电偶;(二)使用光电温度计或双通道比色温度计对石墨化电炉进行测温的探索,意在抛砖引玉,更好地解决石墨化电炉测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MFG: Mn4+为磷光剂,建立了基于高速摄影的激光诱导磷光衰减寿命法测温实验系统,并探究了激发光通量和磷光涂层厚度对磷光测温结果的影响。利用该方法测量了预混丁烷火焰撞壁时一维壁面温度分布,并与薄膜热电偶测温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激光诱导磷光测温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温度<265.3 ℃时激发光通量在0~1.02 mJ/cm2内对测温结果无明显影响,温度>265.3 ℃时磷光衰减寿命随激发光通量增大而延长,1.02 mJ/cm2时达到饱和。磷光涂层厚度对激光诱导磷光测温结果无明显影响。相比于薄膜热电偶,激光诱导磷光测温结果更能反映壁面温度分布的真实情况,且对壁面温度的空间变化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测温资料判别热储流体的运动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储温度数据主要通过钻探过程中温度测井来获取。由于在钻井过程中,钻孔周围的原始热动力条件常受到扰动。因此,地层温度需要通过对测温曲线进行细致地解释来获得。我们以Kaldarholt地热田为例,通过对34口勘探孔测温曲线的解释,分析了地热田的温度场分布特征。据此,建立了Kaldarholt地热田地下热水流动的概念模型,并为地热田开采井KH-36的成功定位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