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双黄连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特别是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不仅难治,且易复发,严重影响视力。笔者采用双黄连联合阿昔洛韦(ACV)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9月本院收治42例42眼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均有病毒性角膜  相似文献   

2.
大青叶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为致盲率较高的常见眼病。我院自 1 996— 2 0 0 0年 1 2月用大青叶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78例 ( 97眼 ) ,疗效好 ,无副作用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8例中 6 9例 ( 83眼 )为门诊患者 ,9例 ( 1 4眼 )为住院患者。男 6 0例 ,女 1 8例 ;年龄1 2~ 78岁 ,平均 4 2岁 ;单眼 5 9例 ,双眼 1 9例。初发者 6 5例 ,复发者 1 3例。发病时间 8~ 32d ,其中 7例( 9眼 )反复发作达 4个月~ 1年 3个月。1 2 临床分型 :树枝状角膜炎 4 8例 ,地图状角膜溃疡1 8例 ,深部溃疡 (包括色素性角膜炎 1 2例 …  相似文献   

3.
自 1996年 8月至 1998年 10月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 32例 34只眼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门诊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 32例 ,其中男 12例 12眼 ,女 2 0例 2 2眼 ,年龄 5~ 6 3岁 ,初发者 18例 ,复发者 14例 ,发病时间 5~ 2 6天。1.2 临床分型 :浅层 2 2例 2 4眼 (病变在上皮 ,可达前弹力层) ;深层 10例 10眼 (盘状角膜炎 ,并发角膜溃疡及葡萄膜炎 )。1.3 疗效标准 :治愈 :自觉症状畏光、流泪、异物感消失 ,结膜充血 (一 ) ,荧光素着色 (一 ) ,角膜混浊、浸润消失 ,角膜无水肿 ,厚度恢复正常。好…  相似文献   

4.
陈燕 《河北中医》2002,24(8):613-61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致盲性眼病之一。1 9981 0~ 2 0 0 0 0 4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43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3例 ( 4 3只眼 )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7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5.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国内外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该病的研究,在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多进展,但由于复发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故对其预防和治疗仍未解决。因此有必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1984年以来我们用中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28只眼,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57岁,上皮型4例,7只眼;浅中实质型7例,7只眼,深层实质型13例,14只眼。本组中有16例,是经抗生素和抗病毒眼药水治疗后无效的患者。诊断依据:一、多次复发病史,常在同一部位发病。二、病程迁延,抗菌素治疗无效,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简称单疱角膜炎 )是眼科一种常见病 ,发病率占角膜病首位。我院 1994年 7月~ 1999年 6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单疱角膜炎 16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共收治 32 0例 (32 6眼 )均符合《眼科全书》(李凤鸣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379— 138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其中门诊 2 98例 (30 2眼 ) ,住院 2 2例 (2 4眼 )。按治疗方法不同及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单纯西医治疗 ,共 15 6例 (15 9眼 ) ,男 88例 (90眼 ) ,女 6 8例 (6 9眼 ) ;年龄 8~ 6 2…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 1996~ 1999年 ,采用板蓝根注射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35例 44眼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病例 :我们将门诊诊断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作为观察对象 ,共 35例 ,44眼。其中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 15~ 6 0岁 ,平均年龄 40岁 ;初发者 2 5例 ,复发者 10例 ;发病时间 12~ 2 5 d。1.2 诊断标准 :根据炎症反复发作史和典型的树枝状、地图状角膜溃疡为盘状角膜混浊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根据病变深浅分为浅层型与深层型。浅层型炎症主要发生于角膜上皮层 ,当成为溃疡后则侵及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 ,最常…  相似文献   

8.
自 1 999~ 2 0 0 0年笔者对 2 5例曾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反复发作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局部点用无环鸟苷和肌肉注射胸腺素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一般资料病例均经眼科确诊 ,临床诊断标准 :1眼痛、充血、畏光流泪等症状 ,角膜染色阳性。 2有典型的病变形态 ,树枝状、地图状等。 3曾按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后复发。2 5例患者中 ,男 1 9例 ,女 6例 ;年龄 1 6~ 62岁 ,以 2 1~ 2 5岁为多 ,共 1 8例 (占 72 % ) ;病程 1个月 1 4例 ,2个月 9例 ,3个月 2例 ;复发次数 3次以下 1 5例 ,4~ 6次 7例 ,频发 3例。2 治…  相似文献   

9.
陈阳  张金萍 《江苏中医药》2008,40(12):56-57
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3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诊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6眼,其中男18例22眼,女12例14眼;年龄10~50  相似文献   

10.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治疗难度大 ,占角膜病致盲之首位 ,属中医眼科“聚星障”的范畴。笔者自 1 994年 1月 - 1 999年 1 2月 ,运用新制柴连汤结合鱼腥草眼液治疗肝经风热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1 31例2 0 4只眼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1例 2 0 4只眼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诊断 ,其中男 70例 1 0 6只眼 ,女 61例 98只眼 ;发病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68岁 ,平均 42 .2岁 ;初次发病至本次就诊时间最短 3天 ,最长 2 0年 ,病程长者多系反复发作病…  相似文献   

11.
吴瑛  彭利 《四川中医》2000,18(12):45-46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当前最常见的角膜炎。常常是因单纯疱疹病毒 (HSV)引起的角膜感染 ,称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它具有发病率高、致盲率高、病程缠绵、易于复发的特点。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状态有关。临床上迄今尚无能有效控制其复发的西药 ,而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又常出现耐药性。我们于 1 996年以来 ,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自拟加味银芪汤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8例共 2 1只眼 ,其中右眼 1 3只 ,左眼 8只 ;男性 7例 ,女性 1 1…  相似文献   

12.
辨证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发病率高、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治疗难度大,占角膜病致盲之首位,属中医“聚星障”的范畴。我科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05例312只眼,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5例312只眼中男109例154只眼,女96例158只眼;双眼发病者107例,单眼发病者98例;发病年龄最小2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4.2岁;初次发病至本次就诊时间最短3d,最长20年,病程长者多系反复发作病人。本组病例2次以上复发者287只眼,占91.99%。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3年 1月~ 1998年 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12 0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0例 2 4 0眼 ,男 98例 (10 6眼 ) ,女 112例(134眼 ) ;年龄 8~ 52岁 ,平均 2 2岁 ;发病时间至就诊时间 1~ 2 8天 ,平均 5天。其中初发者 16 4例 (182眼 ) ,复发者 4 6例 (58眼 )。将 2 4 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 12 0只眼。治疗组用 0 .1%无环鸟苷眼水 0 .0 5%环胞苷眼水点眼 消炎明目汤加减口服。基本方 :柴胡、青箱子、蒙花、白芍、玄参、蝉蜕、木贼、刺蒺藜、木通、夜明砂、菊花、生地黄…  相似文献   

14.
陈在根 《江苏中医药》2003,24(12):31-3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SK)是眼科临床常见病 ,病情顽固 ,反复发作 ,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居角膜病致盲首位。目前对该病的治疗还缺乏疗效确切的方法和药物。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HSK6 0例 (6 0只眼 )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6 0只眼 )均为门诊患者 ,男 39例 ,女2 1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34.5岁 ,以 2 7~ 4 2岁居多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6个月 ,平均 2 .5个月 ;初发 2 3例 ,复发 37例 ;其中点状角膜炎 2 3例 ,树枝状角膜炎 32例 ,地图状角膜炎 5例。诊断标准 :参照《眼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果。方法:选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眼科门诊32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观察对象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西药滴眼与注射以及中药局部熏蒸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32例中临床治愈25例(78.1%),有效5例(15.6%),无效2例(6.3%),总有效率达93.7%。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简称单疱角膜炎),在临床多见。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56例60只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近5年来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患者,126例中,树枝状角膜炎104例,占82.54%;地图状角膜炎(或深部溃疡)19例,占15.08%,实质层(并发虹膜睫状体炎)3例,占2.38%。未经特殊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60只眼,男32例,女24例;右眼23例,左眼29例,双眼4例;年龄17~76岁;初发者54例,复发者2例。  相似文献   

17.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高 ,复发性强 ,是主要的致盲性角膜病 ,我科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 62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33例 ,女 2 9例。右眼 36例 ,左眼 2 4例 ,双眼 2例。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71岁 ,平均 39.2岁。发病时间最短 6天 ,最长 61天 ,平均 32天。复发 2次以下者 12例 ,复发 3~ 4次者4 5例 ,复发 4次以上者 5例。临床类型 :点状、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炎 4 2例 ,盘状角膜炎 12例 ,角膜色素膜炎 8例。1.2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是根据不同的临…  相似文献   

1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 ,常有外感发热史 ,或黑睛轻度外伤 ,或染、洗发水刺激等诱发 ,是一种眼刺激症状明显、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影响视力迄今无特效药物治疗之顽固眼疾。本病与中医聚星障相似。八味大发散出自清朝李氏家藏秘本《眼科奇书》,著作者不详。家父殷伯伦教授临床常应用 ,笔者自 1 998~ 2 0 0 0年应用八味大发散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共 35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5例 ,女性 2 1例 ,男性 1 4例 ;年龄 2 3、30岁各 1人 ,31~ 40岁 1 1人 ,41~ 5 2岁 2 2人 ;其中 9例为双眼 ,余均…  相似文献   

1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难治、易复发等特点,且致盲率在角膜病中占首位,已成为眼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笔者自1996年~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36例共42只眼,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62例66只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按随机分组。设治疗组31例33只眼和对照组31例33只眼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临床疗效比较和治疗时间对比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治疗组33只眼,治愈25只眼(75.15%),好转8只眼(24.20%);对照组33只眼,治愈21只眼(649/6),好转7只眼(21%),无效5只眼(1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