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论中心化建设微创医院中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创医学体系的最终建立是一个科学创新过程,完整的过程包括系统理论建立和具体实践.在从理论到其实现的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统一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发展微创医学、建立新型医疗模式服务,将对于微创医学理论的客观实现、对于理论的实际操作以及微创医学体系的最终实现有重要意义.在从理论走向具体实践过程中,即在微创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建立微创医院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对微创医学认识的不同,一定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问题,充分阐明各种关系,将有利于调动全体共同完成这一医学体系的建成[1].  相似文献   

2.
整合"微创医学技术系统"、全面发展微创医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光  何兴图 《中国医刊》2004,39(12):46-47
现代微创医院是一个以微创理念为指导、以微创医学体系为主导、以整合的微创技术为特色、以"医疗中心"为基本临床结构系统的综合性医院[1].微创理念及微创医学体系是建设医院的指导,中心化结构是医院的构架,而整合的微创技术系统则是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微创理念的物质基础与具体手段.微创理念始终贯穿于微创技术实施的全过程,建立和不断强化微创理念是实施微创技术的根本;在微创医学技术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以病人为主体,处处体现出微创人文是微创人文思想实现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微创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微创医学体系中,微创理念始终贯穿整个医疗实践的全过程,而微创技术则是实现微创理念的具体手段与途径.系统发展和全面应用微创技术是发展微创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仅有微创理念而无微创技术,则无法实现理念;仅有微创技术而不具备微创理念,则最终难于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的微创医学思想."微创"哲学上的一个相对概念,是贯穿于医学发展整个历史的、始终如一的理念,采用微创技术完成微创化诊断与治疗病人是未来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和最重要的方向之一[1,2].  相似文献   

4.
论微创医学理论实践化中的人事架构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光  何兴图 《中国医刊》2004,39(10):45-47
微创医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即从理论的建立到在该理论指导下建立新型微创医院(医院的名称不一定称谓为微创医院,但其实质内涵必须是一个以微创理念为指导、"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以微创医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心化"的微创临床体系为架构的医院[1]),实际上是对传统医学体系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新洗牌"或重组.理论上,建立该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是建立为微创医学理论和微创医学临床架构系统[2],实践上,实现该体系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微创医学人事架构体系、医院运营管理架构,落实微创医学理论和微创医学临床架构系统.微创医学人事架构体系是客观实现微创临床体系的人员保障体系,也是微创医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任务与思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永光 《中国医刊》2004,39(2):53-54
微创医学新体系建成的客观标志,是微创临床体系、微创理论体系和微创教育培训体系的成功建立.在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过程中,建设微创医学专门机构是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载体,建立微创医学理论体系、临床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是发展微创医学的主要任务[1],见图1,其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三项内容和一个关怀,即:微创临床医学(微创诊断和微创治疗)和微创人文思想两个层面;临床实践、理论研究、医学教育和专门人才的培训三项内容;以及实现对病人(及其周围人)的人文关怀[2].  相似文献   

6.
医疗中心化构建微创医院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1 微创医院的概念与内涵 创建微创医学专门机构或医院是发展我国微创医学的首要和必需条件[1].对于勇于探索、具有积极创新意识、善于大胆实践、全员接受微创医学体系的医院,无论新建或改造、公立或私立医院,可以按照微创医学理论对整体医院进行"中心化"构建或整合,建成一个以医疗中心为基本结构的新型临床医学架构系统的微创医院.  相似文献   

7.
王永光 《中国医刊》2005,40(8):47-49
微创医学体系包括理论系统、临床系统和教育与培训系统[1].在微创医学理论指导下建立并真正能够实施微创医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是发展微创医学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因素之一.在实践中,建立微创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则是非常困难的;比起实现微创医学理论在医院中的真正实践则是更为困难,因为其将可能牵涉到整个国家医学教育体系以及卫生行政部门专科医师培养体系的变革.由于医学教育不能够满足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已经被国家教育部提到了重要议程,实现"以器官或系统教学"的医学教育改革思路已经提出.然而,实现这一改革思路的必要物资条件是在医院内要具有"合并有内科、外科的科室".  相似文献   

8.
王永光 《中国医刊》2006,41(9):51-52
在中心医疗流程模式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如何运用微创医学理论、如何在微创理念指导下“辩证”地选择最适合于病人的技术、选择最佳的微创技术,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与探讨微创医学体系下中心医疗流程管理模式下医疗决策思想,即微创化决策思想,对于解决在微创理念指导下,实现“辨证施治”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鼠岁新开,飞雪迎春到! 回首过去的一年,"微创、微创外科、微创医学"概念的争论与研讨依然持续存在,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在不断地得到推广与发展.与此同时,惑解"微创"的声音、反对"微创"的语气也逐渐强劲,作为新生事物的微创医学正面临着经风雨、历寒霜的非常时节!  相似文献   

10.
王永光 《微创医学》2008,3(1):I0001-I0001
鼠岁新开,飞雪迎春到!回首过去的一年,“微创、微创外科、微创医学”概念的争论与研讨依然持续存在,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在不断地得到推广与发展。与此同时,惑解“微创”的声音、反对“微创”的语气也逐渐强劲,作为新生事物的微创医学正面临着经风雨、历寒霜的非常时节!  相似文献   

11.
妇科微创手术是在妇科手术和器械、设备不断改进及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必然趋势.手术本身并无"巨创"与"微创"之分,出现"微创"只是由于医生对特定疾病治疗的理解和医学观念的改变而出现的新观念.近20~30年来,传统妇科手术的"微创"化已经在不断发展,在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时期,这一微创化改变潮流已显得非常突出."微创"并非只是最小切口,而应该有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要扩大视野,使手术微创化,在进行医学干预过程中,保持机体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最小的组织器官损伤、最轻的炎症反应、最理想的瘢痕愈合、最好的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个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积淀,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在人类的知识长河里,终将昙花一现。基于微创观念和微创技术形成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医学新概念——微创医学理论(2003年,王永光),转眼间已经过了第十个春秋;伴随该理论"应运而生"的医学新刊物--(微创医学》杂志(2006年),也已出版发行了7个年头,可谓"弹指一挥间"!2013年,是"微创医学理论体系"提出并实践的十周年。十年前,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通讯》首次发表了"微创医学初探"(2003年)的中文文章,  相似文献   

13.
论从传统医疗系统走向微创医学中心化医疗体系的持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光  何兴图 《中国医刊》2005,40(12):50-51
微创医学思想已经提出来三年了.微创医学理论指导下改建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成为北京微创医院的变革实践已经两年了.微创医学的具体实践已经成为了一场为理论界和卫生行政管理官员都在关注和关心的医学实践变革.理论界关注的是微创医学理论提出后是否仍然在坚持着实践和发展与探索;卫生行政管理官员则关心的是实践的"结果".作为微创医学理论的提出者以及参加这次变革的全体人员无不热切地期望着能够早日有个"结果".然而变革实践的过程究竟会怎么样?能够短期内得到明确的"结果"还是不能?怎样才能取得很好的"结果"?这些问题,不是每个参与者都解决了的.  相似文献   

14.
微创医学创新主体的素质与困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新发展科学新体系的核心动力源泉与力量是人,而从事这一创新工作的群体,称之为创新主体;其中,创新体系思路的萌发者和原始实施者为创新体系设计者.建立微创医学体系是一个科学创新的过程,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创新主体,而创新主体的素质是其中的关键.微创医学体系创新主体的素质基础(表1)将决定着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能否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王永光 《医学文选》2008,(1):I0001-I0001
鼠岁新开,飞雪迎春到!回首过去的一年,“微创、微创外科、微创医学”概念的争论与研讨依然持续存在,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在不断地得到推广与发展。与此同时,惑解“微创”的声音、反对“微创”的语气也逐渐强劲,作为新生事物的微创医学正面临着经风雨、历寒霜的非常时节!  相似文献   

16.
陈健  王凤奎 《中原医刊》2009,(21):63-65
目的通过复习微创外科的发展史,指出微创外科的概念、误区,阐述了微创外科在各种外科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学习包括内镜外科、腔镜外科、介入外科、小切口手术,以及电视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等微创技术文献,进一步探讨微创外科的,临床应用。结果微创外科在外科领域域前景十分广阔,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结论微创外科是一种措施,它要求通过最小的创伤和径路,对机体和组织产生最小的伤害,而达到与传统治疗手段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果。微创外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符合“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宗明 《中国医刊》2005,40(12):14-16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是微创观念指导下的外科,是"生物-社会-心理"新型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核心目的在于以最小的组织器官创伤、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理想的瘢痕愈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腹腔镜、内镜、超声介人、放射介入等技术在腹部疾病中的实际应用,为腹部疾病的微创诊治和微创观念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简介腹部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在微创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开始了以微创医学为基础和追求、以微创理念为指导、以探索和创新为动力的全面变革,并更名为北京微创医院。其任务和使命在于:在微创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医院整体上的“推倒糊,重洗牌”机制变革,要实现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微创,而不仅仅是单纯地用微创技术去实现对患者生理单一微创的既有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徐林  顾树明 《中国医刊》2005,40(12):21-24
微创手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一种新技术,微创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有着比单用内镜、腔镜、介入、小切口、显微外科、定向引导等更为广泛的内涵.近年来,随着医学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内镜、腔镜、介入技术的问世,以及医生经验的成熟和配套器械的完善,使以人为本的微创手术方兴未艾.以下分别介绍创伤、关节、脊柱和导航辅助下骨科微创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微创医学理论体系的推广是发展和不断完善该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如何推广实践,将需要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在一家医院可以按照该理论全面、整体地进行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结构体系变革:如临床结构体系上,合并同一解剖系统的内外科病房与门诊进行全面“中心化整合”;医疗流程与管理上,实施新的“中心化阶段性重叠式医疗与管理模式”,从而在医疗上实现“医生围着病人转,方法根据病情选”的新模式,如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基础上建设北京微创医院。这是一种有效和全面验证与实践的途径之一。在目前情况下,绝大多数医院尚不具有在整体上进行医院全面变革的条件,不能全面实践微创医学理论和医院结构体系整体变革。此时,如何推广微创医学理论成为其扩大实践的一个问题。以设立“项目”为手段,通过建立区域内一种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疾病治疗模式,具体实践微创医学理论的“中心化阶段性重叠式医疗与管理模式”,从而寻找出一条验证微创医学理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新途径。本文系统介绍按建“项目”的思路所建立的以消化道出血为基本病,“中心化阶段性重叠式医疗与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新模式一北京消化道出血微创救治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