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海马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现象,研究其凋亡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HIE的动物模型,应用DNA电泳、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等手段,分别对缺氧3h完成后1、4、18、24、40、72h及7d组和对照组海马凋亡细胞形态、密度、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光镜、电镜显示细胞皱缩、染色质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电泳图谱显示梯状形态,原位标记显示海马各区标记阳性的细胞,定量比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脑细胞凋亡在缺氧缺血脑病(HI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HE染色、电镜、原位末端标记(Tunel)手段,分别对缺氧3小时后缺血1、4、18、24、40及72小时和7天组大鼠的脑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形态、出现时间及密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光、电镜下显示实验侧脑皮质、海马及丘脑神经元皱缩、染色质凝集并出现凋亡小体;Tunel方法证实有裂解DNA存在;缺氧缺血后18小时皮质凋亡最明显。结论在HIE大鼠,脑细胞凋亡出现不但早于坏死,而且与坏死存在着诱导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结扎新生7d龄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吸8%浓度氧2h制成HIBD模型,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DNA电泳分析综合研究新生大鼠HIBD后脑细胞的死亡形式。结果:缺氧缺血(HI)后0hHE染色即发现左侧纹状体有一些神经元呈凋亡早期的改变;HI后18hTUNEL染色在左脑皮质及纹状体见到阳性凋亡细胞;HI后2dDNA电泳见到DNA梯形带;HI后2~3d凋亡达高峰;持续至少21d。结论:3种方法均表明细胞凋亡为HIBD后神经元的主要死亡形式,也是加重脑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惠  曾祥龙 《医学争鸣》1997,18(3):263-265
观察大鼠完全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的另一种形式-细胞凋亡。采用琼酯糖凝胶电泳及原位缺口翻译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是否有凋亡特征性改变。结果;脑缺血损伤后5d,从海马CA1区神经元提取DNA,其琼酯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梯状结构。而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发现缺血损伤后3d,海马CA1区开始出现胞核染色体阳性的凋亡细胞,缺血损伤后5d,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结论:海马CA1区尽管  相似文献   

5.
脑活素防治新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在制成HIE模型前后给予腹腔注射脑活素各一次,在HIE后48h处死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NOS免疫组化及细胞凋亡,并与正常对照组HIE组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HIE组NO含量,NOS活性及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值,NOS阳性神经元的阳性强度及数量也较正常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6.
大鼠宫内缺血缺氧后c-f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围产期缺血缺氧脑损伤发病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孕鼠子宫血管,建立胎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及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剖宫产后存活不同时间鼠大脑cfosmRNA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缺血后即刻大脑皮层和海马出现cfosmRNA的表达,缺血后1~2h和24hcfosmRNA出现两次高表达;而对照组仅在生后1h海马有较少量的表达。缺血后2d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缺血缺氧引起了cfosmRNA的表达增强,cfos的改变可能导致其后续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使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在制成HIE模型前后给予腹腔注射脑活素各一次,在HIE后48h处死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NOS免疫组化及细胞凋亡,并与正常对照组及HIE组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HIE组NO含量、NOS活性及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值,NOS阳性神经元的阳性强度及数量也较正常对照组高。而脑活素干预组的测定值均明显低于HIE组的测定值。结论:脑活素对HIE具有防治作用,其机理与阻断NO异常代谢、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四种检测细胞凋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4种细胞凋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以bufalin诱导HL60细胞凋亡为例,选择4例方法即电镜(EM)、DNA电泳、原位缺口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并对凋亡率进行了比较。结果:EM和DNA电泳技术是定性说明凋亡的可靠方法,而TUNEL和FCM擅长于定量检测凋亡细胞,EM、TUNEL和FCM检测的凋亡率具有显相关性。结论:研究细胞凋亡时宜选用既特异、灵敏  相似文献   

9.
王军  刘晓宁 《医学争鸣》1999,20(6):534-536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复苏机制和脑缺血后凋亡刺激因素。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WA4VO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观察海马脑区细胞凋亡的特征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20min再灌注6h,海马CA区可见少量细胞核呈蓝染颗粒,于再灌注12h,24h,48h,3d,5d蓝染阳性细胞明显增多,5d达高峰,7d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
雷米普利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细胞凋亡的作用,对雄性高血压大鼠(SHR),分别从3周龄和5周龄起按每日1mg/kg剂量,给予雷米普利口服治疗,至10周龄时停药,第16周龄时处死,并以年龄、性别配对的SHR以及WKY大鼠作对照。测定各组血压、心脏与体重比,并以定量DNA末端最大标记量(Lmax)的TdT法、电镜、原位DNA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放射自显影分析DNA梯形带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早期雷米普利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SHR血压、心脏与体重比,而且能抑制SHR年龄依赖性的细胞凋亡;SHR治疗组典型的DNA梯形带消失,TUNEL标记产物明显减少,其Lmax与WKY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1),但较未治疗SHR组减少70.7%。上述结果表明,雷米普利能抑制SHR高血压的形成和心肌肥厚,并可阻止高血压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凋亡,同时提示细胞凋亡可能与基因型高血压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生期脑缺氧缺血后c fos基因的表达及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扩增、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c fos基因转录、翻译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观察到脑缺氧缺血后海马组织中存在c fos选择性表达和迟发性细胞凋亡现象 ,且c fos基因表达以CA4、齿状回为主 ,而细胞凋亡以CA1区锥体细胞较明显。结论 围生期脑缺氧缺血后c fos基因表达参与调节了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表达与迟发性细胞死亡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纯  朱诚  卢亦成  江基尧  张光霁 《上海医学》2002,25(2):77-79,T00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 皮质细胞凋亡在伤后 2 4h已十分明显 ,伤后 7d到达顶峰。白质细胞凋亡发生最早 ,伤后 7d出现高峰。伤后第 2、3天海马CA3区凋亡细胞数目和密度最高 ,第 7天开始减少 ,但第 14天时凋亡细胞数仍在较高水平。伤侧丘脑凋亡细胞出现最晚 ,伤后 3d逐渐增多 ,伤后 2周出现高峰。伤后 2个月各脑区凋亡细胞数恢复到术前水平。损伤后 1d、3dDNA电泳出现了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各个脑区的细胞凋亡反应不同 ,这种差异表明细胞凋亡与急性和延迟性细胞死亡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Fas在海马区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机制和GM-1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给予GM-1治疗,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规律。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细胞过度地表达Fas蛋白,并且该区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GM-1能够使Fas蛋白的表达高峰及神经细胞凋亡高峰下调。结论Fas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GM-1可能通过抑制Fas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即刻早期基因c-jun的表达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49只7d龄SD大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 h,予低氧1 h,制备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并于再灌注3 h、6h、12 h、24 h、48 h、96 h、7 d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CA1、CA3区c-Jun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计数海马CA1、CA3区凋亡神经元.8只7 d龄SD大鼠仅手术不行HIBD及再灌注(对照组).结果:海马CA1、CA3区c-Jun的表达和凋亡细胞数于HIBD再灌注3 h、6 h、12 h、24 h、48 h、96 h均高于对照组(P<0.05),c-Jun的表达于再灌注6 h达高峰,锥体神经元凋亡于再灌注24 h达高峰.再灌注7 d组c-Jun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Jun可能参与轻度HIBD后神经元的凋亡与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生物素标记的发夹寡核苷酸探针(HPP)检测未成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DNA双链断裂(DSB)的短暂空间改变,并与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DNADSB比较。方法使7d龄幼鼠缺氧缺血,用HPP位点标记显示DNADSB短暂空间形式,用微管相关蛋白(MAP-2)双标记评价HPP标记和脑损伤的关系,用双标记的TUNEL评价HPP标记的灵敏度。结果HPP标记局限在同侧半球MAP-2染色阴性区域;阳性细胞数与再灌注时间有关,在缺氧缺血后24h,阳性细胞数上升达到高峰,但在松果体细胞核变化更早,而海马CA3区域细胞变化延迟。HPP和TUNEL双标记显示在再灌注早期HPP标记多于TUNEL标记。结论HPP标记显示出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凋亡细胞的典型变化,是检测凋亡改变的灵敏标记。  相似文献   

16.
窒息新生儿128例临床和头颅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与头颅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据Apgar评分和宫内窘迫及HIE诊断分度标准,用SPSS 11.0分析。结果: 窒息新生儿的HIE发生率为91.4%,HIE的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5),有宫内窘迫的HIE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5),颅内出血与HIE分度有一定关系(P<0.005)。结论: 凡有窒息者出生后有必要进行头颅CT检查。HIE的诊断不能完全依据临床,必须和头颅CT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细胞退行性变方式。方法 :对 7日龄 SD大鼠采用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联合 7.7%低氧吸入 1 h复制模型。分别在复氧后4h,2 4 h,72 h,1周取材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颈总动脉结扎侧海马皮质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神经元退行性变形式包括坏死、杂合体、凋亡、脂性退变及暗细胞。结论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退行性变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8.
缺氧缺血型脑病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7d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中脑细胞凋亡的规律。为寻求最佳治疗时间提供一定的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利用7d龄SD大鼠建立HIE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缺氧缺血(HI)后2h-7d内不同时间脑细胞凋亡率,结果:7d龄正常新生大鼠HI后48h细胞凋亡达高峰,结论:早期用药(24h-48h内)将是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