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TRAP PCR ELISA及TRAP PCR PAGE测定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TRAP PCR ELISA及TRAP PCR PAGE检测鼻咽癌端 酶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TRAP PCR ELISA及TRAP PCR PAGE检测了38例鼻咽癌(NPC)、15例癌旁组织、19例慢性鼻咽炎和鼻咽癌HNE1细胞株、其它2种癌细胞株及3种正常细胞的端粒酶表达,并探讨了在不同数量的HNE1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灵敏度及HNE1细胞株、5例NPC活检组织经热灭活后端粒酶检测的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玉  吴秋良  郜红艺 《广东医学》2002,23(4):328-330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是鼻咽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 ,但自从 1966年Old等[1] 应用免疫扩散试验首次发现Epstein -Barr病毒 (EBV)和NPC有血清学关系以来 ,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2 0世纪 70年代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各国的研究已从NPC患者EBV的血清学检查逐步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有关NPC与EBV关系的研究现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 NPC与EBV的血清学研究NPC在世界各地发病率差异很大 ,高发区为中…  相似文献   

3.
观察EB病毒BHRF1反义寡核苷酸片段对鼻咽癌SUNE-1细胞侏增殖的影响。方法;PCR,^3H-TdR的掺入法及电泳等。结果:PCR从SUNE-1细胞DNA中扩增了EB病毒的4种全基因片段;适当浓度BHRF1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能引起无血清培养的SUNE-1细胞株增殖受抑制;透射电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发现与SUNE-1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鼻咽癌细胞株和组织中Kappa样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球蛋白Kappa基因在鼻咽癌(NPC)细胞中的表达,对NPC细胞株CNE2,NPC活检标本及石蜡切片中的Kapa样蛋白进行了检测。方法:从NPC细胞株、NPC活检标本得到蛋白抽提物,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进行纱-抗生物素蛋白与生物素-辣根过氧物酶系统放大,然后再用ECL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检测,NPC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进行检测。结果:NPC株CNE2中检测到和31Kd的Ka  相似文献   

5.
EB病毒原位杂交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EB病毒原位杂交的表达与鼻咽癌各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用EB病毒原位杂交方法对NPC69例、NPC淋巴结转移11例、非NPC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0例进行研究,结果: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2例全部阴性,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4例全部阳性,腺癌3 例阴性。  相似文献   

6.
用已构建的含有HPV16的早期蛋白的质粒载体;pME6SN、pMI7SN和pME6 E7SN和pNE6E7SN经脂质体介导,转入正常的人成纤维细胞。经G418选择筛 选及监定后证实,E6、E7、E6E7转化的细胞细胞寿命延长;E6、E6E7表达的细胞中有端粒酶的表达,E7表达的细胞中未能检测到端粒酶的表达。提示端粒酶的表达是细胞转化后原一个后续事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ISEL)DNA 片断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鼻咽癌(NPC) 及其癌旁粘膜上皮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结果显示:①NPC 中可见片状分布的ISEL 阳性细胞,其形态不表现凋亡特征,以泡状核细胞癌更常见。②NPC 的ISEL 阳性率及ISEL 染色强度指数(SII) 高于癌旁粘膜( P < 0 .05) ;NPC 的ISEL SII 与PCNA SII 呈正相关( r = 0 .341 , P < 0 .05) ,但其ISEL 阳性率及SII均低于PCNA( P < 0 .01) 。③泡状核细胞癌ISELSII和PCNASII均高于低分化鳞癌( 分别为P < 0 .01 , P < 0 .05) ,前者5 年生存率相对较高。提示NPC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变态反应神经炎(EAN)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动物模型。T细胞的活化和克隆扩增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在EAN及GBS中起重要作用[1]。T细胞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为:(1)由T细胞表面的TCR/CD3复合物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类抗原相互作用,赋予免疫应答的特异性;(2)由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APC表面的配体结合所提供[2]。已发现,阻断CD28/CTLA4:B7的结合后可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或减轻其发病程度[3]。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CD28/CTLA4:B7及CT…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方面综述了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强调早期防治的重要性。[方法]检索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全面总结传统危险因素以及最新发现的危险因素。贯彻中医“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方面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结果]对尚未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并及时给予干预,能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对已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能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危重病的发生率。[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控制及干预,贯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思想,能有效的减少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早期诊断的技术及指标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鼻咽癌(NPC)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曾用EB病毒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的NPC标本再进行bcl-2检测。结果: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4例,阳性51例,阴性3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2例,阳性3例,阴性9例;腺癌3例,阳性1例,阴性2例;NPC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1例,阳性9例,阴性2例;非NPC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0例,阳性2例,阴性8例。NPC各组织学类型中bcl-2的表达与EB病毒原位杂交表达的结果相似。提示bcl-2基因表达与NPC组织学类型关系密切,非角化型大部分为阳性表达,角化型大部分为阴性表达,并提示EB病毒在NPC的发生机制上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EB病毒BHRF1反义寡核苷酸片段对鼻咽癌SUNE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PCR、3HTdR的掺入法及电泳等。结果:PCR从SUNE1细胞DNA中扩增出EB病毒的4种(BHRF1、DNA酶、胸苷激酶及核抗原1)全基因片段;适当浓度BHRF1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能引起无血清培养的SUNE1细胞株增殖受抑制;透射电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发现与SUNE1细胞发生凋亡有关。结论:适当浓度BHRF1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能抑制无血清培养的SUNE1细胞株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方润权  邱伟  陆正齐 《右江医学》2001,29(6):479-480
鼻咽癌 (NPC)是一种恶性肿瘤 ,我国广东省为高发区 ,发病率达 8/ 10万~ 10 / 10万 ,素有“广东瘤”之称。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使鼻咽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4 9.5 % )明显提高 ,但随着患者寿命的延长及CT、MRI等影像技术的进步 ,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 (REP)的发病率 (1.2 5 %~ 10 % )也随之提高。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我院收治 45例NPC放疗后REP患者 ,笔者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 ,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45例 ,男 38例 ,女 7例 ;年龄 3…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鼻咽癌肿瘤细胞增殖与产凋亡的关系及bcl-2表达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5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CNA;HE染色中作核分裂计数,并将后两者合并为增殖指数;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法)显示44例鼻咽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 ①鼻咽癌PCNA、核分裂像数、凋亡细胞数均高于癌旁上皮组织,但与组织分型无关;增殖指数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②b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鼻咽癌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曾用EB病毒探针进行了原位杂交的NPC标本再进行bcl-2检测。结果: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4例,阳性51例,阴性3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2例,阳性3例,阴性9例;腺癌3例,阳性1例,阴性2例;NPC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1例,阳性9例,阴性2例,非NPC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0例,阳性2例,阴性8例。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患者SCE与G带定位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染色体标本上同时显示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G带带型的方法,对20例鼻咽癌(NPC)患者SCE频率、细胞动力学、SCE交换点的扮布以及高发交换点与脆性部位、原癌基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PC患者的SCE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细胞增殖率指数在患者和健康人间无明显差异(P〉0.05)。NPC患者中的1,2,3,4,5,7,8,12,13,14,16,17号染色体的交换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5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15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鼻咽癌中转移组41例,非转移组24例。结果:NPC组织VEGF表达显著高于鼻咽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转移组又较非转移组的表达高,差不有显著性;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结论:NPC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生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细胞中MDM2基因扩增与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斑点杂交和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对32例鼻咽癌(NPC)标本,10例慢性鼻咽炎症粘膜(CINE)标本,NPC细胞株进行MDM2基因扩增与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1例NPC有MDM2基因的扩增,NPC细胞株HONE1和10例NPC有MDM2 mRNA高表达,CINE无MDM2基因的扩增及mRNA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鼻咽癌患者(NPC)62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同时用免疫酶法测定NPC患者血清EBVCA-IgA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结果发现NPC患者血清TNF水平明显降低;愈近晚期,下降愈显著;且与EBVCA-IgA滴度呈负相关。分析表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降低有关。测定血清TNF水平,对鼻咽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估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鼻咽癌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及bcl2表达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5例癌旁组织,65例鼻咽癌用免疫组化技术标记bcl2、PCNA,HE染色中作核分裂像计数,并将后两者合并为增殖指数;用ISEL法显示44例鼻咽癌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①鼻咽癌PCNA、核分裂像、凋亡细胞数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但均与组织分型无关。增殖指数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②bcl2在鼻咽癌中高表达,与组织分型有关,与凋亡细胞数呈负相关。结论①鼻咽癌肿瘤细胞具有高水平增殖的同时也具有高水平的凋亡,其肿瘤本身是高水平基础上增殖与凋亡失衡的结果。②bcl2不是调控肿瘤细胞凋亡的唯一因素,但其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甲信  阮展鸿 《微创医学》2001,20(3):362-364
多年以来,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癌症是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但近年研究发现有可能改变这一观点,即细胞凋亡主要是受到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长度的控制,而这个端粒是由端粒酶调控的。因此,端粒、端粒酶与肿瘤有密切相关性,并有学者[1]提出利用抑制端粒酶治疗肿瘤,端粒酶已成为当今肿瘤防治领域最受重视的新靶点之一。 本文将就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活性调节以及影响鼻咽癌端粒酶活性调节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