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树明 《丝绸》2000,(7):43-44
1 潞绸的由来说起丝绸 ,人们不禁首先联想到苏、杭两地。然而 ,你可知道 ,山西长治地区的潞绸历史上也曾饮誉天下 ,称雄明、清两代。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关于潞绸的描写就有 17处之多。长治是一座历史古城 ,战国时便置上党郡 ,至今已有 2 4 0 0多年的历史 ,隋、唐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明朝万历年间 (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 ) ,潞绸已发展到鼎盛时期 ,潞州也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手工丝织业中心 ,潞绸就是因产地而得名的。  收稿日期 :1 998- 0 7- 1 6  作者简介 :岳树明 ,男 ,1 964年生 ,经济师 ,主要从事文秘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与传承逐渐消逝的潞绸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与研究现代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潞绸的保护策略。首先对潞绸的兴衰简史进行概述,深度挖掘传统潞绸的历史文化底蕴;然后提出了潞绸文物的数字化复原保护方法,包括潞绸文物的形制信息和色彩信息的数字化采集;最后结合潞绸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化技术分析了潞绸的数字化保护策略,包括建立潞绸传统文化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在科技时代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发展,潞绸文化推动潞绸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潞绸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4.
文章基于山西潞绸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提出可将潞绸文化与山西文化旅游结合发展。通过建立潞绸文化博物馆、开发潞绸商品等措施,推动山西潞绸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既可发扬潞绸文化,又可提高山西文化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毛纺科技》2021,49(10)
为了更好地研究潞绸的外观风格,针对潞绸风格描述过于笼统模糊的问题,结合可以查询考证的潞绸实例和文献记载,进行潞绸纹样与服装款式的深入分析。潞绸纹样可分为自然纹样、人文纹样、官职等级纹样3类,且多见植物纹样。以故宫博物院馆藏的3件潞绸织物为例,逐个分析其构成元素与布局特点。可以发现在纹样内涵上都讲究吉祥的寓意;在布局结构上,都富有均衡的美感。再者,以文学作品中的潞绸服装为例,结合明朝服饰形制规范,进行分析解读与款式再现,呈现明朝潞绸服装的艺术风格特征。潞绸服装不仅颜色丰富、款式众多,而且深受男女老少、各个阶层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贡绸,潞绸素有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之美誉。在系统梳理潞绸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色彩和图案的艺术风格,并从功能、形式、材质和工艺等方面对其技术美的特征进行了发掘和提炼。  相似文献   

7.
潞绸是明清时期山西潞泽地区所产的著名丝织品。文章从明清潞泽地区蚕桑业发展历程入手,对潞绸的兴衰过程和衰败主要表现,包括原料来源、上贡数额及商品流通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初步探析。认为潞绸最迟兴起于明初,明代中期正当潞绸发展兴盛之时,潞州蚕桑业却急速枯竭,导致其走上依靠他省蚕茧继续生产丝绸的道路,从而为潞绸日后衰败埋下伏笔。明末清初在战乱、织造之害、气候转冷、丝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潞绸迅速走下坡路并于清末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要说丝绸织品,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要是苏、杭二地。然而,你可知道,山西长治地区的潞绸历史上也曾美誉天下,称雄明、清两代,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关于潞绸的描写就有十七处之多呢!长治是一座历史古城,战国时便登上党郡,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隋、唐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潞绸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手工业丝织中心,潞绸就是因产地而得名的。据《隋书》云:“长平、上党、人多种农桑……”,可见蚕桑生产在高平、长治等地兴盛已久。又据河东人薛景石著…  相似文献   

9.
10.
人们谈论丝绸织品最多的地方恐怕是苏、杭二地。然而,山西长治地区的潞绸历史上也曾美誉天下。称雄明、清两代,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关于潞绸的描写就有十七处之多呢!长治是一座历史古城,战国时便置上党郡,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隋、唐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潞绸已发展为鼎盛时期,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手工丝织业中心,潞绸就是因产地而得名的。据《隋书》云:“长平、上党,人多种农桑……”,可见蚕桑生产在高平、长治等地兴盛已久。又据河东人薛景石著的《梓人遗制》…  相似文献   

11.
传统服饰图案的诞生,除了让服饰美观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一些传统民族服饰花纹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图案中容纳着相关的历史、信仰、习俗与情感。这些图案让服装不仅可以遮羞蔽体或是提高美感、突显个性,更体现了当时消费者的身份,成为人类回顾历史、归根溯源的通道。目前,传统服饰濒临绝迹,这些图案语言的保护和记录工作迫在眉睫。国家重视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本文在传承的定义及方式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说起丝绸织品,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要是苏、杭两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山西长治地区的潞绸历史上也曾美誉天下,称雄明、清两代,古典文字名著《金瓶梅》关于潞绸的描写就有十七处之多。 长治是一座历史古城、战国时便置上党郡,隋、唐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潞绸已发展为鼎盛时期,曾是我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展苗绣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综述苗绣数字化保护现状,揭示出适用于苗绣数字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分析表明,现有的数字化保护方式有采集与保存、处理与转化、展示与传播;鉴于目前苗绣的三维展示较少、批量化产品较多、经济赋能较弱与地域性较强等现状,指出苗绣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活态的、智能的、振兴乡村的与面向世界的;苗绣传承应带着中国意识,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将民族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相似文献   

14.
靳风霞 《造纸信息》2023,(12):121-122
纸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古籍、手稿、文献、绘画、照片等在内,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纸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坏和丢失的风险。因此,数字化建设对于纸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纸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纸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颜雪晨 《纺织报告》2022,(6):113-115
汉绣源于楚绣,以荆楚文化为背景,沿袭了楚人豪放自由的浪漫主义情怀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新创业精神。汉绣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采用历史考察、资料研究、比较分析和可行性方案预估法对汉绣的文化起源、文化特征、文化价值进行简要概述,梳理汉绣的发展历程,分析汉绣在传承中的困窘,借助数字化赋能,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汉绣文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具体策略,以期为大运河天津段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夏布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起草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和纲领的草案后,各个国家也都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但夏布织造技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里只有目录,没有具体内容。而本研究从分析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夏布具体织造技艺,提出了其数字化内容和相应的处理技术,完善对夏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对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也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吴仪  彭小伟 《西部皮革》2022,(16):39-41
湘西是我国著名的“蜡染之乡”。近年来,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湘西苗族蜡染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从湘西苗族蜡染传统制作工艺出发,根据湘西苗族蜡染的审美特征阐述其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究湘西苗族蜡染在数字化保护背景下保护和传承的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前剪纸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在深入分析剪纸艺术的现实困境后,应把握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探索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当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互联网环境持续盛行的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此同时,提倡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所以需要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重视,需要有效的提高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可以在数字化时代中逐渐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