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采用桥跨布置为(92+258+730+258+92) m的双人字形塔双索面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通过深入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总体稳定分析,对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的结构体系选择、提高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结构的可施工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对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的总体结构性能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拉索缠绕螺旋线对斜拉桥横桥向受力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在拉索表面涂聚脲涂层的风雨激振抑制措施.采用风洞节段模型测振、测力试验,研究聚脲涂层表面处理措施对拉索风雨激振和风荷载的影响,并与不采用措施拉索以及采用传统的缠绕螺旋线措施拉索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聚脲涂层表面处理措施能有效抑制拉索风雨激振;在无措施拉索临界区...  相似文献   

3.
禹争华 《中外公路》2023,(4):131-136
双边箱钢主梁在大跨双索面斜拉桥中应用广泛。此类桥梁具有频率低、阻尼小、质量相对较轻的特点,其抗风稳定性是桥梁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在建平容高速公路上主跨636 m平南特大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有限元空间模型并分析结构模态特征,开展了主梁节段模型弹性悬挂涡振和颤振风洞试验,研究悬挑人行道对双边箱主梁抗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平南特大桥双边箱主梁具有良好的涡振性能,试验中未观测到涡激振动现象;(2)悬挑人行道提高了桥梁的颤振稳定性,有利于桥梁抗风安全。  相似文献   

4.
嘉绍大桥为多跨斜拉桥,其分体式钢箱梁可能在常遇风速下发生涡激振动.为消除可能的涡激振动对桥梁运营安全的影响,详细开展了嘉绍大桥主梁涡激振动特性及制振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在开展1∶60常规节段模型试验研究,把握大桥主梁涡振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主梁的气动敏感区域开展了涡振制振措施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抑制涡振的梁底导流板和桥面抑振板.通过1∶20大尺度节段风洞试验更详细地把握了该桥的涡振特性,并验证了导流板和抑振板的制振效果.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当两者单独使用时,可在0.5%的阻尼比下将涡振振幅降低50%以上,以满足规范要求;当两者联合使用时,可基本消除涡激振动.该两种制振措施为同类型主梁的涡激振动控制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斜拉桥跨度大、拉索长、刚度小,使得斜拉桥极易受各种外界激励而发生振动。拉索更是因为其质量小、柔度大、结构阻尼低的特点,极易发生振动。并且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加大,拉索越来越长,拉索的振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抖振、涡激振动、干索驰振、风雨激振等拉索主要振动形式对大跨桥斜拉索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应的临界风速与阻尼比要求。对比分析了CIP规范、FIB规范、PTI规范以及我国规范《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 D65-01-2007),研究了拉索最低阻尼比的取值要求,详细分析了各种拉索振动及其减振措施,以供拉索阻尼器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某山区双塔斜拉桥成桥和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的结构动力特性为基础,分别进行了颤振稳定性试验、涡激共振性能研究试验等风振稳定性和静气动力系数试验,并进行了结构风荷载分析和风荷载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成桥和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均具有良好的颤振和涡振稳定性,但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风荷载响应远大于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7.
主塔的风致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新  鲍卫刚 《公路》2003,(2):39-42
针对高耸的主塔施工架设期和成桥之后都可能出现的驰振和涡激共振问题,介绍近年来日本在修建大跨度悬索桥和斜拉桥主塔时的振动控制措施以及涡激共振反应的推算方法和允许振幅。  相似文献   

8.
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是主跨620 m的五跨连续半漂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阐述了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的工程总体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控制原则,介绍了世界首创的钢锚梁和钢牛腿组合结构的设计,最后就跨海桥梁设计中若干焦点问题进行讨论,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桥址区的气象、水文、地质、地震、通航等建设条件,在金塘大桥主通航孔采用主跨为620 m的钢箱梁斜拉桥.文中主要介绍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0.
基于Allan Larsen广义单自由度涡激振动模型,借鉴Wilkinson沿跨向涡激力相关性函数试验结果,建立大跨度桥梁主梁沿跨向涡激振动描述体系,并探讨节段模型试验识别气动参数方法。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在考虑了振型、涡激力相关性和阻尼作用后,根据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识别气动参数,并计算其沿跨向竖向涡振响应。  相似文献   

1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荷载验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98+196+504+196+98)m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上层6车道公路、下层4线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主跨跨度、设计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大桥的荷载验收工作突破常规,采用科研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内容有静力试验、动载试验和前期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实桥验证,首次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车辆、桥梁和轨道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系统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新型结构公铁两用桥梁荷载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一期试验结果表明:大桥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试验速度80 km/h下,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和主桥结构的动力性能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上海长江大桥斜拉索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为双塔双索面五跨钢箱梁斜拉桥,其跨径布置为(92+258+730+258+92) m.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扇形布置,每个索面23对(全桥另有4对0号索),全桥共192根.介绍超长、大直径斜拉索塔端牵引、张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北京至广州客运专线在武汉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其主桥为主跨504 m的双塔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铁路、公路分上下2层布置。重点介绍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结构体系、主桁结构、基础选型和基础施工等关键技术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98 196 504 196 98)m双塔三索面钢桁斜拉桥,主梁为3片主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上层为6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客运专线、双线Ⅰ级铁路。其中铁路桥面采用纵横梁体系的混凝土板结合道碴桥面。介绍铁路混凝土板结合桥面系模型试验的结构设计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与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采用(190+552+190)m中承式连续钢桁系杆拱桥结构,为双层桥面布置的公轨两用大桥。主桁拱肋为变高度N形桁式,中跨布置双层系杆。主桁构件选用3种不同材质,部分采用了变宽(高)度杆件。中间支承节点采用整体节点,其余均采用拼装式节点构造。上层系杆采用钢制杆件,下层系杆采用组合式系杆,吊杆采用高强度平行钢丝索。桥面系采用公路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轻轨为纵横梁体系的组合式桥面结构。主梁边跨采用临时墩辅助的伸臂法架设,中跨采用扣索塔架辅助全伸臂安装,先拱后梁,在跨中合龙。  相似文献   

16.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是主跨330 m的世界第一大跨径梁桥,大桥主跨跨中103m梁段采用了钢箱梁结构,这样有效地降低了主梁的弯矩和剪力,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才使得如此大跨径的桥梁在技术和造价上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处自然环境条件,主桥采用主跨816 m双塔双索面六跨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桥塔为双柱H形,北塔采用双圆形分离式基础,南塔采用矩形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梁结构,中跨和北边跨采用扁平钢箱梁结构,南边跨采用PC箱梁结构,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带钢格室的部分连接填充混凝土方案;斜拉索采用外缠PVF氟化膜的高强平行钢丝索,除桥塔附近几对大倾角斜拉索直接锚固在混凝土塔壁齿块上外,其余均采用钢锚梁锚固型式。  相似文献   

18.
倪勇 《世界桥梁》2007,(4):25-27,69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组合为(383 197 63 62)m。介绍该桥主塔的施工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吴青峰  邓青儿   《上海公路》2010,(1):22-25,37
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闵浦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双层公路特大桥,主桥为主跨708m的双层双索面双塔斜拉桥。大桥主跨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为大型双层钢结构,如果下层发生车辆火灾,将对大桥钢结构安全形成威胁,提出了双层大桥特殊的抗火安全性问题。因此,闵浦大桥双层钢结构在火灾下的安全性评估与抗火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介绍了闵浦大桥抗火研究与设计,相关结论可供国内类似大型钢结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