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62年合成的第一代萘啶酸药物以来。现已相继合成了各类含氟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第四代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按其化学结构、抗菌作用和体内代谢过程等几方面的特点去划分的。由于结构中的氟原子使该类药物对细胞、组织穿透力增强,有些新品种的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增高,药物吸收后在体内组织、体液中广泛分布。以及半衰期延长,只需用药一次。  相似文献   

2.
赵子敏 《甘肃医药》2014,(7):552-553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门诊的140例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对不良反应及其累及系统、器官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结果:本组患者中,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0.71%),洛美沙星及依诺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4.29%);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变态反应、神经、消化以及呼吸等。结论:患者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降低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术辉  李柱 《湖南医学》1997,14(6):369-370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应用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20世纪60年代初)萘啶酸在体内血药浓度低.对于许多全身感染治疗无效。而第二代(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西诺沙星、吡吸热哌酸的抗菌活性虽然比萘啶酸高,但临床疗效并没有明显改善,现临床上已少用。新一代的喹诺酮类药物已完成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有6种.进行过Ⅰ期临床试验的有9种,其余30余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根据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实际,实行汇总、分析,并加以阐述。结果 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若能根据此确定给药方案,注意配伍禁忌,既可提高疗效,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梁朋 《医学综述》2001,7(3):176-177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抗菌药 ,该类药物按照骨架结构的不同 ,大体可分为吡啶并吡啶酮酸 ,嘧啶并吡啶酮酸 ,缯啉酸类和喹啉酸四大类。 80年代以来 ,以喹啉酸为母核骨架的氟喹诺酮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其主要优点有 :口服吸收好 ,不必做过敏试验 ,应用方便 ,抗菌谱较广 ,组织浓度高 ,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药源丰富 ,由于引进品种增多及快速国产化 ,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已很普遍 ,但是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 ,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 ,某些副作用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纵观国内近 1 0年来有关喹诺酮类的临床报…  相似文献   

9.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NS)是化学合成抗菌药物。自1962年首次人工合成喹诺酮类(quinolones QNS)药物奈啶酸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目前FQNS类药物已批准进入临床应用,或验证者已有50个,并且一批新的FQNS类药物正在研制中。由于FQNS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体内分布广、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及价格便宜等特点,已成为10余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化学合成抗菌药。目前FQNS类在国内临床迅速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对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愈率的提高,危重感染病死率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喹诺酮类(quinolone,QNS)抗菌药目前已成为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感染化疗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对大多数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作用尤强,体外杀菌作用比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迅速,与氨基甙类抗生素相似。自80年代后期以来,仅氟喹诺酮类已有几十个品种经过临床验证。其中诺氟沙星(NFLX)、培氟沙星(PFLX)、氧氟沙星(OFLX)、依诺沙星(ENX)、环丙沙星(CPLX)、洛美沙星(LMLX)、托舒沙星(TFLX)、氟罗沙星(FLX)、芦氟沙星(RFLX)、斯帕沙星(SP…  相似文献   

11.
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杰 《中原医刊》1992,19(1):39-41
新喹诺酮(氟喹诺酮)如氟哌酸、氟嗪酸、甲氟碾酸、环丙氟派酸和氟啶酸等。是一类新型强效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抗菌机制与吡哌酸相似。药理作用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特点:其抗菌作用强,抗菌活性比吡哌酸强10—100倍,抗菌谱也扩大,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和葡萄球菌抗菌谱较广,对布什杆菌、军团菌、砂眼衣原体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将临床上遇到的病例,结合文献资料,作为药学讲座。结果:按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表现,总结了8个方面,如消化系、神经系、泌尿系、过敏、心血管系、血液系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停药后多可消失。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禁止滥用。药名极不统一,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规范统一药名,以利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4.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万衡 《广西医学》2002,24(6):829-833
自 196 2年美国sterling winthrop研究所Lesher等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 (nalidixicAcid)以来 ,喹诺酮类 (quinolones)抗菌药发展迅猛 ,引人注目。其中氟喹诺酮 (fluoroquinolone)已逐渐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 ,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强、药代动力学优良、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简单回顾其发展过程 ,对近年来的研究发展状况作一综述。1 分类概况〔1~ 3〕1.1 从化学结构看 ,喹诺酮类药物大体分为萘啶酸类 (萘啶酸 )、吡啶并嘧啶酸类 (吡哌酸 )、…  相似文献   

15.
临床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许多感染性疾病中疗效与抗生素相当。由于其使用简便、血中浓度高、细菌不易耐药,远为传统抗生素所不及,近年用于控制一些特殊的难治性感染更显示出卓著效果。概述: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  相似文献   

16.
17.
18.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回顾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康年 《湖南医学》1997,14(6):367-368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FQNL)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调查我院1191例FQNL治疗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ADRs)情况。结果:常用剂量下FQNL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8%,其中84.1%发生在用药后1-5d,15.9%发生在第2-第3周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神经精神系统10.3%,,消化系统4.3%,心血管系统1.1%,泌尿系统1.3%,血液系统1.3%,过敏反应1.8%,发生率≥1.0%的ADRs有:过敏性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泄、失眠、焦虑等。严重ADRs有:过敏性休克、喉痉挛、上消化道出血,室上速、房颤、粒细胞缺乏,精神错乱,剧烈头痛,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病、癫痫发作和共济失调等。结论:FQNL的ADRs极易漏诊,大多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或伴发症,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喹诺酮类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和细菌对其耐用性(耐药菌株的产生)呈逐年的上升趋势。国内细菌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已经或超过70%,各类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报告呈上升态势。为了能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本类药物,就其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进行探讨,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