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口腔医学》2017,(2):106-109
目的检测SMAD4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石蜡标本8例、舌鳞癌组织石蜡标本3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SMAD4表达水平。结果 SMAD4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P<0.05)。SMAD4蛋白在癌细胞中的整体表达水平在高分化鳞癌与中低分化鳞癌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核表达量在高分化鳞癌组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伴淋巴结转移鳞癌组中SMAD4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量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鳞癌组(P<0.05)。结论SMAD4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尤其是核表达水平与舌鳞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舌鳞癌组织、舌癌旁组织及正常舌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30例舌鳞癌组织、13例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PUMA的表达水平,分析PUMA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UMA在舌鳞癌组织、舌癌旁组织及正常舌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7%、53.85%和80.00%,3组之间PUMA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PUMA的阳性表达率为18.18%,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PUMA的阳性表达率为47.37%,2组差异显著(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临床与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舌鳞癌组织中,PUM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UMA蛋白表达降低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判断舌鳞癌的预后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KIP在舌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KIP在60例舌癌组和癌旁组织表达情况,比较舌癌分化良好组和分化不良组RKIP表达,将舌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无转移组RKIP表达进行比较。结果:舌癌组和癌旁组织相比,RKI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舌癌分化良好组RKIP表达高,分化不良组表达低,RK1P与舌癌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转移淋巴结RKIP表达低。结论:RKIP具有抑制舌癌转移的作用,其表达的上调能促进舌癌的分化,抑制舌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癌组织中bF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探讨bFGF对口腔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标本42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4例)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探测bFGF和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口腔鳞癌中bFGF表达阳性率为69. 05% (29 /42),显著高于正常口腔组织30% (3 /10),口腔鳞癌中M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随病理分化不良而增高(P< 0. 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5),bFGF表达阳性组中MVD明显高于bFGF表达阴性组(P< 0. 05 ),bF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 0. 01 )。结论:bFGF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其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HGF/C-Met在舌部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蛋白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舌组织、14例舌癌前病变及63例舌鳞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的表达,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在舌癌、舌癌前病变及正常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1%、57.1%、40.0%和76.2%、35.7%、20.0%,其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低分化组(90.3%)及有淋巴结转移组(100%)舌鳞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78.1%)及无转移淋巴结组(76.7%);在Ⅲ、Ⅳ期(82.1%)及有淋巴结转移组(85.0%)的舌鳞癌中C-Me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71.4%)及无转移淋巴结组(72.1%),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舌癌组织切片中46例HGF及C-Met都有阳性表达,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度表达的HGF/C-Met可作为判断舌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恶性潜能和预测淋巴结转移趋势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Livin、Bcl-2在舌癌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癌与正常舌黏膜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9%和10%,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Livin的高表达与舌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舌癌与正常舌黏膜组织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0,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ivin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353,P=0.027)。结论:Livin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舌黏膜组织:Bcl-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舌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舌鳞癌组织中Livin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口腔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MMP-2对口腔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口腔鳞癌组织MMP—2表达和MVD,并分析MMP-2表达与MVD及它们与口腔鳞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MMP—2高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MMP—2低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高表达、MVD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中MMP—2高表达的MVD均显著高于MMP—2低表达者(P<0.01).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MMP-2高表达与MVD及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MMP—2可能是口腔鳞癌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MMP-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两步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MMP-1、MMP-2、uPA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MMP-1、MMP-2、uPA的表达明显高于口腔癌旁正常组织(P<0.05)。中低分化鳞癌中MMP-1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P<0.05),高分化鳞癌中MMP-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分化鳞癌与中低分化鳞癌中MMP-2、uP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分化鳞癌与中低分化鳞癌中MMP-2、uPA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P>0.05)。MMP-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T分期、生长部位无明显的相关性,与生长方式、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是0.363、0.375、0.479、0.506);MM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长方式、生长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与T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是0.300、0.552、0.626);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长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与T分期、生长方式、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是0.292、0.279、0.525、0.524)。结论:MMP-1、MMP-2、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有望在临床上成为判断侵袭、转移指标。MMP-1是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urvivin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45例舌鳞癌组织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VEGF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68.9%、64.4%,显著高于正常舌黏膜组(P〈0.01)。Survivin表达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相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EGF表达与舌鳞癌TNM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舌鳞癌组织中Survivin、VEGF共同表达率为53.3%,其表达阳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urvivin、VEGF的表达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Survivin、VEGF在舌鳞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 CCND1、ORAOV1、ERCC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ND1、ORAOV1、ERCC1与舌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8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及4例正常舌组织芯片中CCND1,ORAOV1,ERCC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舌癌组织中CC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舌组织(P<0.05),但其过表达水平与正常舌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CND1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ORAOV1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P<0.05);ORAOV1在舌癌中的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ORAOV1的过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ERCC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舌组织(P<0.05),并均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P<0.05);且与高、中分化组相比,低分化组ERCC1蛋白过表达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CND1和ORAOV1显著高表达,ERCC1表达显著降低,三者的检测对早期诊断舌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开  朱炎  刘玲珍  康非吾 《口腔医学》2009,29(7):337-339,347
目的探讨舌鳞癌组织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10例舌慢性炎症标本、45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及20例癌旁舌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舌鳞癌组织中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82.22%,舌鳞癌组织中Bax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62.22%,与炎症组织和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舌鳞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蛋白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324,P<0.01)。结论舌鳞癌组织中Bcl-2和Bax协同作用参与了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的指标或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转酮醇酶样蛋白1(transketolase-like protein 1,TKTL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舌正常上皮组织中TKTL1的表达,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TKTL1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KTL1的阳性表达率(68.89%)高于舌正常上皮组织(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5,P <0.01)。 TKTL1的高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通过log-rank检验发现TKTL1高表达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显著低于TKTL1低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TL1的高表达可能与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舌癌组织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40例手术切除的舌癌原发病灶蜡块标本常规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标本VEGF表达及MVD.结果:VEGF阳性表达的舌癌组织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p<0.01);VEGF表达和MVD在淋巴结转移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分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原发病灶临床分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表达和MVD与舌癌病理分型及淋巴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性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1(MTU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TSCC、27例舌白斑和13例正常舌黏膜中MTUS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舌黏膜与TSCC中MTUS1亚型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alan-Meier法分析TSCC患者生存率,并统计分析MTUS1在TSCC中的表达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在正常舌黏膜上皮中MTUS1主要表达于棘层细胞胞浆内,部分位于胞核。正常舌黏膜中MTU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舌白斑(t = 5.876,P=0.037)和TSCC(t = 7.638,P=0.000 83);舌白斑中MTUS1的表达明显高于TSCC,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81,P=0.0042)。MTUS1在高分化T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者,但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873,P=0.071)。定量RT-PCR检测显示,ATIP1、ATIP3a和ATIP3b是舌黏膜组织中MTUS1/ATIP的主要亚型;与正常舌黏膜相比,TSCC组织中MTUS1/ATIP亚型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627,P=0.0153)。高表达MTUS1的TSCC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F = 5.876,P=0.0286)。结论 MTUS1在T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舌鳞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OSI、NOSI和NOSII在55例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OSI、NOSI和NOSII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400%和382%。在有颈淋巴转移组与无淋巴转移组之间、5年生存组与5年内死亡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NOSI在G1、G2和G3之间,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舌鳞癌组织中NOSI、NOSI和NOSIII的表达与其预后有关,NOSI对肿瘤的生长、分化、淋巴转移和预后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内透明质酸结合受体(RHAMM )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4例口腔高分化鳞癌和4例口腔中分化鳞癌,并取自身的癌旁黏膜和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技术分别检测上述标本RHAMM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RHAMM基因在口腔高分化鳞癌的癌组织、癌旁黏膜及正常黏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癌组织表达量高于正常黏膜和癌旁黏膜(P <0 .0 5 ) ,正常黏膜和癌旁黏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RHAMM基因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形成、进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38例口腔鳞癌组织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11例转移淋巴结中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FasL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不表达,在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5);FasL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32/38例(84.2%)鳞癌组织TIL细胞FasL表达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 FasL的上调表达是口腔鳞癌组织免疫反攻击的体现,对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舌鳞状细胞癌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9例正常舌黏膜、80例舌鳞癌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检测SOD2的表达,同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舌黏膜上皮中SOD2主要表达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胞浆。与正常舌黏膜比较,舌鳞癌组织中SOD2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SOD2的表达高于未转移者(P〈0.05);分化程度不同的患者间SOD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分化组织中SOD2表达水平最高,低分化表达水平最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T分期患者SOD2的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与SOD2表达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在舌鳞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1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颈淋巴结中MT和Cu/Zn-SOD的表达、定位,并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MT和Cu/Zn-SOD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和Cu/Zn-SOD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