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由于城市更新的对象是涉及多方利益的已建成环境,往往会面临再开发建设量过高、与法定规划难以衔接以及公共环境品质缺少关注等问题。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编制中重要的方法,不仅能够为以上城市更新所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能够协助城市更新从政策性走向实施性,并达到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目的。在此认识基础上,从结果导向、规划管理、组织方式和具体设计4个方面提出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以期能够缓解城市更新问题,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21,37(8)
城市设计是塑造和干预城市空间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正在成为引导城市更新有序发展的重要治理手段,对提高城市更新成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引入城市设计治理理论,构建城市设计治理工具化应对城市更新不同目标层级的理论框架,探索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结合的正式路径之外的,以治理主体创新与半正式治理工具来助力城市更新的策略。同时,结合北京近年来的城市更新实践,综合评判新的城市设计治理路径应对现实挑战的适用性和优势,尝试为我国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更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但大多数地方的城市更新都被简单地理解为"旧屋区改造",推倒重建等。实际上,城市更新的本质应该是功能上的迭代,是适应性的不断发展。基于此,以福州市城市更新为例,论述了设计创作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城市更新的不同模式,厘清城市更新的内容及本质,即: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城市肌理、建筑空间、设备设施到功能需求甚至精神内涵,全方位融入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7,(10)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解决我国城市更新问题不应仅从编制技术入手,还应该对城市更新的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进行深入讨论,并对更新规划编制的空间策略进行思考。针对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现状存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强调公共政策的制度设计与城市空间策略相结合的更新思路:采用"微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对更新对象进行空间指引与预研预控;针对城市更新实施的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与空间策略,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政策,促进更新活动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之后,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城市设计作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公共政策,面临新的挑战与需求.回顾了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挑战:去工业化与内城衰败、郊区化与边缘城市、全球化与城市竞争;城市设计作为英国的国家政策之一,通过推动消费及创意产业发展、内城再美化、郊区产业及形态多样化、塑造建筑与场所标志性及促进城市营销等策略,对英国的城市更新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动.中国城市正面临迫切的城市更新的挑战,既有的城市设计实践范式也面临深刻的危机.英国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批判性的镜鉴:城市设计应该成为综合性的城市更新战略的一部分、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政策框架、城市设计对城市更新具有两面性等.  相似文献   

6.
赵宇 《城市住宅》2022,29(2):153-154
我国目前许多城市都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现象,从而引发各种城市问题.城市设计须整合城市更新的中心思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有根据的设计和实施策略.从城市更新中引入城市设计的意义分析入手,总结当前城市更新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更新中有效引入城市设计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城市不断地发展,城市规划不再是以前单纯的大修大造,而是面临着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城市空间重构等一系列问题。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更新设计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民生与子孙的发展空间预留。城市更新设计必然会向功能、环保、宜居、宜业方向发展。更新的本意也变为在充分利用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重新赋予新的功能和特定的用处。因此,研究后工业化时代城市更新设计的问题具有提升城市功能、扩大城市再利用空间,并为未来预留更多城市发展空间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世丁 《福建建筑》2023,(12):13-19
城市更新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顺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活化利用与再生,提高了城市品位,增加了居民幸福感。文章探讨城市更新视域下,以人为本的都市实践情感化设计。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来分析城市更新主要目标,剖析情感化设计三大层级和三大要点。以福州鼓楼区屏山片区华林路段城市更新实践为例,塑造山、水、人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规划设计新旧空间融合的城市飘带,打造红绿飘带交叉链接的独特城市景观结构,实施点-线-面的分布实施和成片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新的设计依据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模式难以为继,城市未来发展形势趋向于精细化的存量规划。该文以城市存量社区空间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城市更新理念转型背景下,自下而上式城市微更新设计方法在存量规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以及社区空间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策略方法。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社区空间的更新中,为社区空间微更新提供新的方法及可能。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10)
随着城市更新时代的到来及风貌保护要求的提高,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上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章探讨了城市设计在不同规划层面的特点,提出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城市设计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城市旧区及历史街区、郊区老城及古镇、风貌道路及滨水廊道等线性公共空间、工业区转型更新四种城市更新类型的实践案例来诠释基于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城市设计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性,以及规划师如何运用城市设计方法搭建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和市民等多方协调平台,以实现共治共赢的城市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吴晨 《城市规划》2003,27(3):58-62
在城市复兴 (UrbanRe generation)的理论框架下对有关城市设计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从基本的概念入手 ,对城市设计在城市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设计的要素 ,国家城市设计框架 ,城市设计的评估与管理 ,城市设计与空间总体规划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明确城市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定义,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进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增长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从城乡规划层面,提出要使城市增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关键是确定切合实际的城市定位和目标,启用人才,建立城市自主增长的积累机制、自觉投入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创新机制、法制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设计的沿革及其内涵经历“学科交叉”“多学科渗透”和“学科融贯”的演变过程,在阐述当代城市设计“二次订单设计”的概念后,提出当代城市设计思潮所体现出的多元的设计集群、动态的设计成果和理性的行动计划这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无形结构"是城市空间的一个装置。通过应用非确定性过程去设计算法。最终,这个复杂的结构使公众能够步行进入一个自由轨迹的迷宫,体验各种各样的空间密度。该设计根据结构网格确定多重结构体验,并使用加强编织芳纶纤维编造。  相似文献   

15.
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对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的概念、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认为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即城市特色是“真”,城市形象是“美”;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之“流”,最后,提出“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形象塑造”命题。  相似文献   

16.
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建军 《城市规划》2004,28(12):33-36
通过对现行城市规划制度与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存在与新城市时代发展相悖的深层问题评析,指出现有城市规划制度的异化与混乱、城市规划管理的“失灵”与“失败”,提出必须加快城市规划全方位适应性、战略性调整,并从宏观层面提出对新城市时代来临中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方面应把握的思路、方向和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两种我国当前典型的城市低收入住区,分别以深圳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案例地域,分析其特征、性质、问题与传统改造模式的不足,从改造途径、空间区位、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管理事权等角度,提出治理城市低收入住区、克服城市贫困的创新要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空间本身的复杂性,"城市空间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未被真正理解,这限制了我们理解城市的深度及对城市问题的判断。因而,认识和把握城市空间绩效,探讨城市建设用地的完整性、边际替代、空间距离和空间分割与垄断等内在机理,对于理解和改善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规划作为,尤其是处理当下住房等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用地及其功能用途的基本常识为出发点,分析探讨城市空间绩效的内在机理及与经济社会运行的关联性。在梳理内在机理基础上,进而以空间思维和推论方式进一步分析包括规划在内的公共政策作为。  相似文献   

19.
<正>王学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处长,博士):第一、城市更新的范围在不断拓展,不少新建地区被列入更新改造范围。早期旧城改造主要是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2007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强调"旧城区的改建,应当……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法》规定,"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对招商引资的支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晓文 《城市规划》2001,1(2):64-66
分析了现阶段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招商引资的条件 ,提出了城市规划对于招商引资的支持方法 ,并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本身方法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